盘前早餐帮助大家在15分钟内完成:信息过滤→机会识别→策略制定→预案准备的全流程,
盘前早参阅读的黄金法则:
数据交叉验证:政策利好+资金流入+技术突破=高确定性机会
时间价值排序:9:00前重点看盘前早参→9:30紧盯定盘价→9:45开盘八法检验→10:30最终确认策略
反共识思维:当所有人讨论同一热点时,警惕日内兑现风险
一。A股开盘预判逻辑-定盘价:3595
1. 美股昨夜发生了什么:
(1) 昨夜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涨,标普 500 与纳指再创历史新高。道指涨 1.14% 至 45010.29 点,纳指涨 0.61% 至 21020.02 点,标普 500 涨 0.78% 至 6358.91 点。核心驱动因素是美日达成 15% 关税协议,且美欧谈判接近达成同类税率,市场对贸易不确定性缓解的预期升温。
(2)贸易协议关键数据与板块影响
●美日协议细节:
○美国对日本汽车关税从 27.5% 降至 15%,但钢铁、铝维持 50% 税率。日本承诺在半导体、钢铁、能源等领域对美投资 5500 亿美元,其中 90% 利润归美国。这对"美国○半导体设备商"(如应用材料)和"钢铁企业"(如纽柯钢铁)构成直接利好,日本车企(如丰田)需消化关税成本但市场准入改善。
○日本增加进口美国大米,可能推高全球农产品贸易预期,但对"美国农业股"(如 ADM)影响有限,因日本大米进口基数较小。
●美欧谈判进展:
○欧盟拟接受 15% 关税框架,涵盖汽车等行业,但排除飞机、医疗器械等产品。若协议达成,"欧洲车企"(如大众)关税成本将下降,但美国车企(如通用)担忧日本车企竞争优势扩大。目前谈判仍存变数,欧盟准备了 930 亿欧元报复性关税清单。
(3)科技股表现:
●英伟达涨 2.25%,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营收增 14%、净利润增 19%,推动"AI 算力板块"延续强势。但苹果跌 0.12%,特斯拉 Q2 营收降 12%、净利润降 16%,反映消费电子需求疲软与汽车降价压力。
●GE Vernova 因上调营收预期且电力需求增长,股价飙升 14.6%,年内涨幅达 91%,"电力设备与数据中心基建板块"持续受益于 AI 算力需求。
(4)半导体行业冰火两重天:
●德州仪器因模拟芯片需求低于预期,股价重挫 13%,管理层明确提到关税不确定性导致客户囤货行为结束。这对"模拟芯片板块"构成利空,供应链调整压力显现。
●台积电涨 2.3%,中概半导体股普遍上涨,反映"全球半导体产能向亚洲转移"的长期趋势未改。
(5)能源与贵金属:
●WTI 原油微跌 0.09% 至 65.25 美元 / 桶,布伦特原油跌 0.13% 至 68.51 美元 / 桶,贸易协议未显著改变供需预期。
●黄金期货跌 1.34% 至 3397.5 美元 / 盎司,避险需求因市场风险偏好回升而下降。
(6)中概股分化:
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涨 0.75%,腾讯、拼多多涨幅居前,政策支持与低估值推动中国科技股修复。但新能源汽车股承压,蔚来跌 2.1%,反映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与出口关税风险。
2. 寛基的资金动向: 上证 50 遭大额赎回,科创 50 小幅获配
(1)上证指数微涨 0.01%,上交所 ETF 合计净申购 14.29 亿元(近三周净申购居多,显示资金整体偏积极)。
(2)具体来看:科创 50 指数获净申购 1.19 亿,上证指数获 0.39 亿(均为小幅流入);但上证 50 指数被净赎回 5.15 亿(金额超 5 亿,利空大盘蓝筹板块)。
3. 期指的资金动向: 加空935手, 共持有净空单93726手。加空信号显现,中小盘分歧加大
(1)期指合计加空 935 手,净空单增至 93726 手(处于 “9.24” 以来中位数偏下区域,整体无大碍,但短期信号偏谨慎)。
(2)机构操作细节:
●某信大幅加空 2996 手(主要对 IM 合约加空 1420 手,IH、IF 各加空 744 手、944 手);其他主要玩家减空 2061 手(对 IM 减空 1596 手,IH、IF 各减空 748 手、831 手)。
●结构分化:IH、IF 合计加空 109 手,IC、IM 合计加空 826 手,显示空头更倾向押注中小盘波动(今日上证指数摸高 3613 点后回落,与加空信号呼应)。
4. 钱流向机会: 科创板交易升温,金融、半导体遭抛售
(1)成交额与增长:
●前十 ETF:香港证券 ETF(513090)、港股创新药 ETF(513120)交易最活跃。
●环比增长:科创板 ETF(588090)成交额暴增 254%(首位),短期科创板小票关注度骤升。
(2)申购榜(利好相关板块):
●军工龙头指数获净申购 3.7 亿,中证基建指数获 1.31 亿(利好军工、基建板块)。
(3)赎回榜(利空相关板块):
●证券公司指数(-5.86 亿)、中证银行指数(-5.54 亿)均被净赎回超 5 亿(利空金融板块)。
●科创芯片指数(-2.72 亿)、半导体指数(-1.83 亿)同步被赎回(利空半导体板块)。
●红利低波指数(-2.71 亿)、红利指数(-1.37 亿)遭抛售(利空高股息板块)。
二。新闻早餐的解读?
1. 事件: 3600 点上上下下,这行情到底在闹啥?今天 A 股像坐了趟过山车,沪指冲到 3600 点又掉下来,午后还集体大跳水。有人纳闷:刚热起来的情绪,咋说变就变?其实这背后,藏着资金的小心思和市场的大逻辑。
冲高又跳水,资金在忙啥?早盘大基建还冲了一波,没多久就跳水,看着像 “分歧”,其实是筹码在换手 —— 真看好的人,跌下来反而觉得更划算。非银、银行、家电涨在前头,建材、军工掉在后头,分化挺明显。但有意思的是,券商在牛市氛围里冲高,半导体补涨,连银行红利都跟着修复,这说明资金没在撤,反而在加仓:有人追高弹性,有人偷偷搞防御,手里的钱都想找地方搁。
雅江工程不只是建电站,是发信号。为啥资金敢这么折腾?得看雅江水电站这个 “大招”。之前上游资源品(动力煤、螺纹钢这些)靠 “反内卷” 涨价,但没下游需求撑着,涨不长久。而雅江工程 1.2 万亿的规模,不只是建电站,更是在扩大总需求 —— 这是变相的财政发力信号,告诉市场 “需求有托底”。加上国家队托底、低利率下场外资金没处去,热点又一个接一个,资金自然坐不住。
结构性牛市里,有人笑有人愁但矛盾就在这:指数晃晃悠悠,可有人在券商、半导体里赚得欢,有人追高跳水亏得懵。所谓 “结构性牛市”,说白了就是 “你涨你的,我亏我的”。资金越躁动,越容易有人乱追热点,最后亏得比熊市还多 —— 毕竟热点轮得比翻书快,昨天的基建今天可能就歇菜。
别被情绪带着跑,先想清楚自己要啥。其实不用慌,现在的资金环境挺好:上有国家队护着,下有场外资金等着进场,中间热点不断。但关键是别瞎跟风。想搏一把的,盯着雅江产业链、半导体这些有逻辑的;想稳当的,银行红利、低估值蓝筹也在修复。
记住,结构性牛市里,赚不赚钱不在行情多火,在你能不能守住自己的节奏。情绪越躁,越得按住性子 —— 毕竟机会多的是,急着梭哈,反而容易踩坑。
2. 事件: 这波行情里,到底是谁在偷偷托底?最近总有人问:“这算牛市吗?该咋买?” 其实不用纠结名字,看看资金动向就明白 —— 这波结构性行情,背后早有真金白银在撑着。
谁在给市场 “输血”?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国家队是第一个下场的。今年 4 月市场暴跌时,中央汇金买了 9 只宽基 ETF,砸了 2100 亿,而且买完就没动过 —— 这可不是短期炒作,是实打实的托底。光这还不够,中国人寿一家险资,上半年就在权益市场买了 900 亿,银行这些高股息股能涨,多亏了他们天天扫货。
外资也来了。上半年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 101 亿美元(约 700 亿人民币),看着不多,但要知道前两年他们可是天天往外跑,现在掉头买入,这拐点比研报吹一万遍都管用。还有南向资金,今年买港股快 8000 亿港元了,快追上去年全年的量,港股能先走出牛市,他们功不可没。
资金为啥敢进场?核心是 “安全感”。国家队 2100 亿砸下去,等于告诉市场 “跌深了有人接”,之前 924 之后就说过底部确认,现在看确实跌不动。险资买高股息,是因为这些股分红稳,符合他们 “求稳” 的需求。外资回头,是觉得 A 股估值够低,终于愿意真金白银下注了。
有人狂欢有人愁。但问题也在这:结构性行情里,有人抱着高股息赚得盆满钵满,有人追着热点来回割肉。宽基指数看着温吞,可细分板块轮得比谁都快,昨天涨的半导体,今天可能就让位给消费,没点定力,很容易白忙活。
别瞎梭哈,机会多的是。其实不用怕踏空。国家队托底在,险资、外资还在买,中期趋势没坏。但大涨时更得绷着根弦 —— 别看到谁涨就追,高股息、港股这些资金持续流入的地方,机会比乱炒概念靠谱。
说到底,这市场不缺机会,缺的是稳住心态的本事。中期看好归看好,真下手时,还是得看看钱往哪流,别让 “牛市” 成了自己的 “套牢记”。
3. 事件: 美日突然签协议,这波利好能信吗?特朗普突然扔出个大消息:美日达成贸易协议了。关税定在 15%,比之前放话的 25% 低了不少,还说日本要往美国投 5500 亿美元,90% 的利润得归美国。这事儿来得挺意外 —— 毕竟日本首相石破茂据说下个月就要辞职,政局乱糟糟的,居然还能谈成,不少人都看懵了。
协议背后的门道。特朗普这招 “威逼恐吓” 又奏效了。之前发函说要征 25% 关税,现在压到 15%,表面看是 “让利”,实则把日本的投资绑死了 ——5500 亿可不是小数,而且利润大头归美,日本到底赚了啥好处?特朗普没说,日媒也没动静,就日经 225 指数涨了点,权当是 “喜事” 先消化着。
更关键的是美股还没反应 —— 这消息是盘后出的,今晚美股大概率会借势涨一波。另一边,美中第三轮磋商下周要开,据说重点是把 8 月 12 日的关税截止日往后推。别看预期不高,能多拖一阵,对两边股市来说也算 “喘口气” 的短期利好。
热闹背后藏着糊涂账。但这里有个矛盾点:美日协议看着热闹,可日本的实际好处不明朗,更像被 “逼着签” 的;中美磋商也只是 “推迟截止日”,真要谈出实质内容,难。这种情况下,市场很可能先炒一波情绪,但能不能持续,得看后续细节 —— 比如日本的投资具体投啥,中美有没有真的在关税上松口。
短期别乱追,长期看真章。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今晚美股可能借利好冲高,但别跟着瞎激动。美日协议的 5500 亿投资要落地还早,中美磋商也只是 “休战” 不是 “和解”。与其追这种短期消息,不如盯着两个点:一是日本投资会不会带动美国基建、制造业股,二是中美推迟截止日能不能让出口股喘口气。
说到底,这种 “协议式利好” 往往先甜后淡,热闹过后还得看真金白银的落地。市场短期可能嗨一下,但别把短期情绪当成长期趋势,手里的票该拿稳拿稳,别被消息牵着鼻子跑。
4. 事件: 长江存储搞出全国产线,半导体设备要翻身了?今天半导体设备板块炸了个好消息:长江存储的首条全国产化产线基本建成,明年下半年就能量产。这事儿看着简单,其实藏着不少门道 —— 咱们的存储芯片,终于要用上 “纯国产装备” 了?
一条产线背后的差距与潜力。先看产能:长江存储现在每月能产 13 万片,听着不少,但跟全球前三比还差得远 —— 三星 66 万、SK 海力士 50 万、美光 30 万,加起来是长江的 11 倍多,咱们只占 9%。但反过来想,这意味着未来几年还有 3-4 倍的扩产空间,潜力不小。
再看设备市场:全球一年要花 1200 亿美金买半导体设备,咱们中国占了 500 亿,差不多 45% 的份额。但这些设备里,自家产的有多少?刻蚀、抛光清洗设备能到 30%,沉积设备 20%,涂胶显影、量测才 10%,最关键的光刻机,国产化率才 1%。整体算下来,自家设备的使用率也就 20%-25%,说难听点,大半还得靠进口。
一条线跑通,后面就快了。这里的矛盾很明显:咱们市场需求大(占全球近一半),但自家设备用得少,太依赖别人。现在长江存储这条线跑通了,意义不在于产多少芯片,而在于证明 “全国产设备能攒出一条能用的产线”。接下来第二条、第三条线,肯定跑得更快 —— 就像搭积木,第一次费劲儿,后面熟了就快了。
这对设备厂商来说,等于拿到了 “入场券”。以前可能只是小批量试产,现在有了稳定订单,技术迭代、产能爬坡都会加速,国产化率从 20% 提到 60%、80%,不是没可能。
别只盯 “卡脖子”,先抓能落地的。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不用天天喊 “攻克光刻机”,更该看实际能受益的环节。刻蚀、抛光清洗设备已经有 30% 的国产化率,离规模化最近;沉积设备 20%,跟着扩产潮也能起来。长江存储、中芯国际这些头部厂商扩产,直接利好的就是这些 “已经能打” 的设备商。
说白了,这条全国产线就像个 “样板间”,证明路能走通。接下来 1-2 年,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会肉眼可见地加速,那些踏踏实实做设备、已经有订单的公司,大概率会吃到这波红利。
三。谷神指标的心法-第41章:
在这个市场中,不是看的书越多,就越能挣钱。
也不是在市场待得越久,越明白。
那些都是表象,核心是一种思维。
随时进行比较和审视,一边盯着价格变化,一边盯着趋势。
面对k线的波动,总有人会颤抖。
不要总是“仰争”,而要学会“低拾”。
买的不便宜,买的不多,是难以挣大钱的2个大忌。
核心是找到,能低点下重仓的机会。所以要利用“坏事情发生”的时点
对于量价的评估,对于价格的预判,对于趋势的跟踪,都是些基本功。
但要想持续盈利,还需要思维有所提升。
需要一种“触类旁通”的灵动,快速归纳出一些本质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所谓的“确定性因子”。
同时,在思考角度上,需要“全视角+善换位”,选取的观察角度,考验一个人的阅历和想象力
前者需要沉淀感,后者需要松弛感。
驾驭这种“厚重与轻盈”,并不简单。
同时,还需要一种“概率思维”,因为投资是概率的游戏,
所以拒赌是不行的,要“理性的参赌”,
只在大概率时候“狠玩”,其他时候“基本不动”。
在动静之间,在赌性的勃然,与纪律的刚性之间,
似乎横亘着一种古老的敌意,
在这种矛盾中,自如丝滑的切换节奏感也是不容易的。
文章为记录个人思考,是作为反省操作失误的积累,文中个股不构成参考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投资有逻辑,交易有方法,持续关注阅读,时间会给你最真实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