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真财经

盘前早餐帮助大家在15分钟内完成:信息过滤→机会识别→策略制定→预案准备的全流程,

盘前早参阅读的黄金法则:

  • 数据交叉验证:政策利好+资金流入+技术突破=高确定性机会

  • 时间价值排序:9:00前重点看盘前早参→9:30紧盯定盘价→9:45开盘八法检验→10:30最终确认策略

  • 反共识思维:当所有人讨论同一热点时,警惕日内兑现风险


一。A股开盘预判逻辑-定盘价:3581 


1. 美股昨夜发生了什么:     

(1)昨夜美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标普 500 和纳指继续创历史新高,但市场热情不算高。道指跌 0.14%,收 44837.56 点;标普 500 微涨 0.02%,收 6389.77 点,已连涨 6 天创新高;纳指涨 0.33%,收 21178.58 点,7 月已 14 次刷新纪录,是 1999 年 12 月以来单月创新高最多的月份。

(2)科技股分化明显

  • ●英伟达涨 1.87%,市值突破 4.3 万亿美元(利好 AI 算力板块);特斯拉涨 3.02%,亚马逊涨 0.58%,Meta 涨 0.62%,但微软跌 0.24%,谷歌跌 0.31%。

  • ●阿斯麦美股涨超 2%(利好半导体设备板块),因欧盟将半导体设备纳入 “零关税” 范围。

  • ●高盛数据显示,对冲基金以 2024 年 7 月以来最快速度抛售美国科技、媒体和电信股(利空 TMT 板块),多头仓位抛得比空头回补快。

(4)贸易协议与汇率影响

  • ●美欧达成 15% 基准关税协议,欧洲经济或受拖累,但标普 500 盘中最大涨幅仅 0.2%,显示投资者热情有限(对美股整体中性,短期无显著板块影响)。

  • ●欧元兑美元跌超 1%,间接反映市场对欧洲经济的担忧。

(5)中概股与腾讯动态

  • ●纳斯达克金龙指数跌 0.69%,阿里巴巴涨 1.77%,但拼多多跌 1.43%,蔚来跌 1.83%,网易跌 2.66%。

  • ●腾讯大股东 Prosus 连续两天减持:7 月 24 日卖 72.69 万股,25 日卖 40.52 万股,持股比例降至 22.99%(短期利空腾讯及相关板块)。

(6)商品市场波动

  • ●WTI 原油涨 2.38% 至 66.71 美元 / 桶,布伦特原油涨 2.34% 至 70.04 美元 / 桶(利好能源板块)。

  • ●COMEX 黄金跌 0.65% 至 3314 美元 / 盎司(利空贵金属板块),白银微跌 0.09% 至 38.33 美元 / 盎司(影响中性)。



2. 寛基的资金动向:  连续两天大额赎回,仅科创 50 获资金青睐

(1)上证指数微涨 0.12%,但上交所 ETF 合计净赎回 35.03 亿元,这是连续第二天净赎回超 30 亿,资金整体偏谨慎。

(2)唯一获净申购的宽指是科创 50 指数,获 12.15 亿(利好科创板板块);

(3)其他宽指均被赎回,具体数据未披露,但连续大额赎回显示市场对多数宽基短期信心不足。

 


3. 期指的资金动向:   合计减空3201手,共持有净空单97889手 ,减空信号积极,蓝筹股更受资金认可

(1)期指合计减空 3201 手,净空单降至 97889 手,释放偏积极信号。

(2)机构操作细节:

  • ●某信减空 69 手,对 IC 减空 1514 手(显著看多中小盘),但对 IH、IF、IM 加空合计 1445 手;

  • ●其他主要玩家减空 3132 手(力度更大),对 IH、IF 减空合计 3440 手(看多大盘蓝筹),对 IC、IM 仅加空 308 手(对中小盘态度中性)。

(3)结构特征:长期以来资金倾向 “多 IH、IF(大盘蓝筹),空 IC、IM(中小盘)”。对比 “9.24” 前数据,当时大盘蓝筹净空单是中小盘的 2.9 倍,如今这一差距缩小,显示蓝筹股风险降低,资金更愿配置。



4.  钱流向机会:  通信电子受捧,计算机有色遭抛,南向资金持续发力

(1)ETF 成交与份额变化:

  • ●成交额前十:香港证券 ETF(513090)、港股创新药 ETF(513120)依旧活跃;

  • ●环比增长:农业 ETF(159825)涨 176% 居首(短期利好农业板块);

  • ●份额增长:港股通互联网 ETF(159792)上周增 47.91 亿份(利好港股互联网);

  • ●份额减少:中证 A500ETF 景顺(159353)减 18.75 亿份(利空中小盘)。

(2)申购与赎回榜:

  • ●申购:科创芯片指数(6.71 亿)(利好科创芯片);

  • ●赎回:半导体指数(-1.32 亿)、建筑材料(-3.49 亿)、中证基建(-0.86 亿)、国防军工(-0.85 亿)、军工龙头(-0.81 亿)(利空半导体、基建、军工板块)。

(3)行业资金流向:

  • ●流入:通信(超 25 亿)、电子(超 25 亿)(利好通信、电子板块);国防军工、公用事业等超 1 亿;

  • ●流出:计算机(56.85 亿)、有色金属(35.77 亿)(利空计算机、有色板块);非银金融、基础化工等超 10 亿。

(4)南向资金:

年内净流入 8200.28 亿港元,超去年全年(8078.69 亿),本周净流入 323.51 亿(环比增 50.78%),占港股通成交 40%,中资定价权显著提升(利好港股)。

  • (5)封单资金:

    拓山重工(6.53 亿)、天永智能(2.2 亿)、兴森科技(2.13 亿)封单超亿,短期受资金追捧。




 二。新闻早餐的解读?

1.  事件:证监会放大招,慢牛真能稳了?周末证监会放了两个信号,挺让人琢磨的:一是说要 “巩固市场回稳向好”,给慢牛吃定心丸;二是成立中国资本市场学会,要增强 “资本市场叙事能力”。有人问:这是要给 A 股攒 “长牛剧本” 了?

两个动作藏着啥心思?先看第一个,证监会部署下半年工作,核心词还是 “稳定”“活跃”。这意思很明白:3600 点虽然有人觉得高,但对比全球股市,咱们这点涨幅真不算啥 —— 很多人刚解套,甚至还套着,这时候急着跌回去可不行。毕竟慢牛得走 2-3 年,现在才刚起步,急不得。

第二个更有意思,成立资本市场学会,还要 “增强叙事传播力”。说白了,就是要学会对外讲好 “A 股故事”。现在全球都在打资本战,你总不能跟外资说 “我们长期在 3000 点晃悠” 吧?人家凭啥来买?所以这步是为了吸引全球资金,让更多人相信 A 股有潜力。

为啥现在非要搞 “慢牛”?道理不复杂。对内,股市好了,大家手里有钱才敢消费,企业融资也方便,能拉动经济;对外,外资、韩国股民这些 “外人” 开始买 A 股了 ——5、6 月外资买了 1000 多亿,韩国股民买中国股市(主要是港股)都买到全球第二了,仅次于美股,这说明咱们的市场开始有吸引力了。

但 A 股历来有个毛病:要么疯涨要么疯跌,慢牛很难做。2015 年那波快牛之后就是暴跌,教训太深刻。所以这次监管层反复提 “稳定”,就是怕重蹈覆辙。

慢牛路上的 “甜蜜烦恼”。这里的矛盾很现实:大家既盼着涨,又怕涨太快砸下来。有人觉得 3600 点该回调了,有人觉得全球资金都在来,还能涨。其实外资和韩国股民的买入已经说明,外面的人比咱们自己更看好 —— 他们买的不是短期波动,是长期逻辑。

不过也得警惕:“叙事能力” 不是吹牛皮,得有真东西撑着。要是企业盈利跟不上,光靠讲故事,外资也会跑。就像交朋友,你说得再好,做事不靠谱,人家也不会跟你深交。

别纠结点位,跟着 “真金白银” 走。对普通人来说,不用天天盯 3600 点纠结。慢牛的关键不是涨多快,是涨得稳不稳。现在外资买的板块(比如高股息、优质科技股),韩国股民重仓的港股互联网,都是有基本面支撑的,这些方向可以多看看。

证监会的动作已经很明确:既要稳,又要吸引全球资金。咱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别追热点瞎折腾,找那些业绩靠谱、外资在悄悄买的票,跟着慢慢走。毕竟,长牛不是一天跑出来的,能跟上节奏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2. 事件: 资源股突然大跌,反内卷行情凉了?今天煤炭钢铁这些资源股跌得有点惨,不少人慌了:是不是之前的 “反内卷” 行情要结束了?其实这事跟周五晚上期货被限仓有关 —— 期货价格一暴跌,股市就跟着往下踩,但仔细想想,这反应可能有点过头了。

期货限仓为啥能砸懵资源股?上周五交易所突然对期货品种限仓,结果煤炭、钢铁期货直接跳水,今天 A 股相关板块就被带崩了,尤其是煤炭跌得最狠。但这事儿得掰开看:当初反内卷政策出来时,期货疯涨,现在限仓了又疯跌,本质上都是市场在 “抢跑”。

就像 2015 年供给侧改革,去库存、提价格用了五六年,现货价格是慢慢回暖的。这次反内卷才刚开始,期货就把几年的预期全炒完了,连生产企业想做套保都没法做 —— 这种情况下,限仓其实是给市场降温,让节奏慢下来,不是要打压这个方向。

企业利润下滑,才是反内卷的真原因。比股价波动更值得注意的是一组数据:1-6 月全国工业企业利润跌了 1.8%,6 月单月跌超 4%。说白了,企业赚钱越来越难了,这才是反内卷政策推得这么快的核心原因。

就像一个家庭,要是收入连续下滑,哪怕平时再和睦,矛盾也会冒出来。企业利润上不去,就业、消费都会受影响,所以才要通过反内卷(限产、稳价格)慢慢改善盈利。期货的暴涨暴跌只是短期情绪,真正的主线是企业利润能不能慢慢爬上来。

短期波动 vs 长期逻辑。这里的冲突很明显:期货短期砸盘带崩股市,但反内卷的长期逻辑没破。比如煤炭,现在现货价格其实没怎么跌,只是期货把泡沫挤了挤;钢铁企业的订单也还在,只是市场被情绪带着瞎跑。

但也要警惕:如果企业利润一直下滑,反内卷政策的效果可能打折扣。就像治病,光退烧不行,还得找到病根 —— 资源股能不能稳住,最终看的是三季度企业利润能不能止跌回升。

别被短期波动带偏,盯紧利润拐点。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不用跟着期货瞎紧张。资源股这波下跌,更像 “抢跑后的回调”,不是趋势反转。与其慌着割肉,不如看看手里的票:如果企业订单还在、现货价格稳得住,回调反而是机会;要是纯靠期货炒作起来的,确实该撤。

反内卷是场持久战,就像 2015 年供给侧改革,中间也跌过好几次,但最后真正受益的,是那些能熬到利润改善的企业。现在要做的,就是耐心等三季度的利润数据 —— 那才是决定资源股能不能重新走强的关键。



3. 事件:创新药突然走强,恒瑞涨停、微创换股东,这信号不一般。今天创新药概念挺热闹,恒瑞医药午后直接涨停,微创医疗也跟着走强。有人问:这是创新药要翻身了?其实这背后藏着两个实打实的变化,比单纯的概念炒作靠谱多了。

恒瑞签了个 “天价协议”,微创换了 “靠山”。先看恒瑞医药。周一早上它公告,把一个叫 HRS-9821 的项目全球独家权利,还有 11 个项目的优先授权权,卖给了跨国药企 GSK。光首付就拿了 5 亿美元,后续如果项目达标,最多还能拿 120 亿美元。更关键的是,恒瑞手里有 90 多个创新药在临床,按这节奏,每年可能有 2-3 个项目出海 —— 这意味着不仅能靠首付增厚利润,未来海外销售分成更是笔长期收入。

微创医疗则是换了 “靠山”。原来第一大股东是日本大冢(持股 20.74%),现在把 15.72% 的股份转给了上海上实资本、张江集团这些国资,变成 “上海国资 + 管理层持股”。这可不是简单的股权变更,以后产品进医院、跟银行借钱,都能更顺,经营安全性一下子提上去了。

创新药的 “破局点” 来了?。之前创新药总被吐槽 “研发烧钱、出海难”,但这次不一样。恒瑞的协议证明,中国创新药的 “硬实力” 被国际认可了 ——GSK 这种巨头愿意砸钱买授权,说明项目真有市场潜力。恒瑞手里 90 多个在研项目,相当于 “弹药库充足”,以后每年 2-3 个项目出海,现金流会越来越稳。

微创更典型。以前外资持股时,多少受点海外政策影响,现在有上海国资撑腰,跟国内医院、产业链的合作会更顺,融资成本也能降。它手里的心脏支架、手术机器人这些产品,本来就有技术优势,换了 “靠山” 后,商业化可能提速。

别只看涨停,得看 “真东西”。这里的矛盾很明显:过去创新药炒概念的多,不少企业光有研发新闻,没实际产出。但恒瑞有实打实的项目卖出高价,微创有具体的产品管线和股东资源加持,这跟单纯的题材炒作不一样。

不过也得清醒:创新药研发风险高,不是每个项目都能达标拿尾款;微创的估值修复也得看后续订单能不能跟上,不能光凭 “换股东” 就盲目追。

盯着这两类企业更靠谱。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不用追所有创新药股。重点看两类:一是像恒瑞这样,有真管线(90 多个在研)、能实实在在出海赚钱(每年 2-3 个授权)的,这种企业的收入增长看得见;二是像微创这样,股东变更能真带来经营改善(销售、融资更顺),且产品有技术壁垒的,估值修复有底气。

创新药的春天可能不是普涨,而是 “有真东西的才能跑出来”。盯着那些研发落地、能赚钱的,比跟风炒概念踏实多了



4. 事件: AI 大会热翻天,科技股能成牛市发动机吗?周末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火得不行,AI、机器人、无人驾驶这些热门题材全亮相了,连中国都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打算把总部放上海。不少人琢磨:这是不是意味着,科技股要接过牛市的大旗了?

AI 大会藏着哪些真机会?会上亮点真不少:阿里的夸克 AI 眼镜能刷脸付款,百度的数字人技术更逼真了,华为的昇腾 384 超节点算力超强,阶跃星辰的机器人也让人眼前一亮。但最关键的是那个合作组织 —— 中国要帮各国建 AI 能力,这可不是喊口号,等于把中国的 AI 方案推向全球,背后的企业说不定能拿到更多订单。

机构都在说 “AI 出海” 的故事,华为超节点、阶跃星辰这些方向热度最高,就看资金先炒哪个了。其实这场景有点像 2013-2015 年的互联网 +,当时东方财富从底部涨了近 100 倍,现在 AI 领域也出了几只 10 倍、20 倍的算力股,创新药、新消费里也有翻倍股,这主线已经很明显了。

为啥说科技股是牛市发动机?牛市要能撑起来,得有 “宏大叙事”,也就是能带动一大批产业的主线。2013 年靠互联网 +,现在看来就是人工智能 +—— 它能渗透到各行各业,比如 AI + 医疗(智能诊断)、AI + 制造(工业机器人)、AI + 消费(智能眼镜),拉动的产业链比传统周期股长多了。

反观反内卷的钢铁、铝,还有困境反转的光伏、老消费,这些只能算 “分支”。就像一辆车,科技股是发动机,它们顶多是备胎或后视镜,能帮忙但没法决定方向。这次 AI 大会上,从硬件到应用全产业链都有进展,说明这个发动机 “零件齐全”,能持续发力。

别瞎追热点,得看 “真东西”。这里的冲突很现实:AI 题材多,但不少公司只是蹭概念,真正有技术和订单的不多。比如华为昇腾 384 超节点,是真能提升算力效率;阿里夸克 AI 眼镜,已经有了支付场景,这些是 “有料的”;但有些公司光发个合作公告,没实际产品,追进去容易被套。

另外,传统周期股虽然是辅助,但也不是不能碰 —— 只是别指望它们当龙头。就像 2015 年互联网 + 涨的时候,煤炭也有反弹,但主线始终是科技,现在也一样。

盯紧这三个方向更靠谱。普通投资者不用慌,重点看三类:一是 AI 应用(比如能落地的智能诊断、工业软件),二是算力配套(华为超节点相关的服务器、芯片),三是半导体芯片里的优质低位股(之前没怎么涨,有业绩支撑的)。阿里的 AI 眼镜、阶跃星辰这些,要是能挖出真正的供应链公司,也值得留意。

记住,牛市里主线能涨最久,但得挑 “有真东西” 的。别被五花八门的概念晃花眼,跟着产业链里有订单、有技术的公司走,比瞎追热点踏实多了。



三。谷神指标的心法-第44章:


身边的人里面,谈论股票的渐渐多了起来。


有回本的“苦尽甘来”,有短期盈利的惊喜,还有没判断好短期轮动的遗憾。


慢慢发酵酝酿吧,不会一蹴而就,也必然会有回调,但人气在一点点往上顶,这个直接看量能即可。


有时候等一个崩盘要几年,等一个泡沫也一样,那都需要惊人的耐心。


行情涨到一定程度,会形成一种“情绪吸力”。


当身边的人天天叫唤着日化周化收益率的时候,你会不自觉的“裹挟其中”。


即便挺贵了,也无所谓,因为认为自己做个波动就走,另外不要辜负一轮牛市的到来,所谓的顺势而为。


现在的“市场人气值,是恢复阶段,并没有到达“爆点”。


只要不是很贵,我就会一直在这个市场里面。


这种“贴着的黏性”,其实很考验人。


便宜买,拿得住,高了跑。


这几个字,基本可以勾勒出投资的要点。


“既不那么短期,也并不那么长期”,有些随缘,因为高低才是核心。



文章为记录个人思考,是作为反省操作失误的积累,文中个股不构成参考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投资有逻辑,交易有方法,持续关注阅读,时间会给你最真实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