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真财经

今天08/01运哥即时盘中小叮咛教学如下:


2025年8月1日盘中分析

一、大盘指数:政策预期与技术支撑的博弈平衡

今日市场呈现震荡整理格局,沪指围绕3550-3580点核心区间展开多空争夺,早盘多次试探3550点支撑位后企稳回升,技术面显示短期超跌反弹需求逐步释放。创业板指受科技成长板块调整拖累,在2300点整数关口附近波动,市场对高估值领域的谨慎情绪仍未完全消散。值得注意的是,早盘半小时成交额超5000亿元,量能维持活跃,显示资金在政策预期与技术修复的双重驱动下存在博弈空间。

从资金动向看,主力资金呈现明显的结构性调仓特征:半导体设备、光通信等政策受益板块获得增量资金关注,而部分前期涨幅较大的消费电子细分领域出现资金流出。市场情绪层面,投资者对发改委发布会释放的政策信号高度敏感,若特别国债、消费补贴等超预期刺激落地,或成为午后市场方向选择的关键催化剂。

二、板块轮动:国产替代与技术突破的主线延续

1. 半导体设备与材料:
美国对华半导体零部件出口管制升级的背景下,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刻蚀设备与薄膜沉积设备厂商受益于内资晶圆厂扩产需求,部分企业已进入国际一线客户供应链。第三代半导体领域,世界氮化镓大会释放的技术突破信号,推动快充、新能源车等应用场景的商业化进程加速,相关材料与器件供应商获得资金青睐。


2. 鸿蒙生态与智能终端:
华为鸿蒙操作系统5终端数量突破千万,开发者社区活跃度显著提升,工业物联网、智能汽车等场景的解决方案落地加速。随着华为新款耳机与平板产品的发布,多设备协同办公与AI交互技术的升级,进一步打开软硬件一体化企业的增长空间。


3. 新能源与储能: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迎来关键节点,宁德时代宣布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设备商整线交付能力成为竞争壁垒。同时,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头部企业的技术优势与产能整合逻辑进一步强化,叠加储能项目对长时安全性的需求,相关材料与系统集成商订单能见度提升。

三、热点聚焦:国产替代加速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

1. 半导体设备:从材料到整机的全链条突破
今日半导体设备板块表现强势,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 美国新增半导体零部件出口管制,倒逼国产设备商加速技术突破,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等关键环节的国产化率快速提升。


- 中微公司等企业的5nm刻蚀设备已进入台积电供应链,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设备验证周期缩短至6-12个月,订单转化效率显著提高。


- 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器件在快充、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应用渗透率超30%,相关材料与设备供应商的业绩兑现确定性增强。

2. 鸿蒙生态:从消费端到政企端的场景扩容
鸿蒙系统的价值重估逻辑持续深化:

- 华为鸿蒙平板搭载HarmonyOS 5系统,实现工业级多设备协同办公,直接带动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订单预期。


- 开发者社区新增注册企业超2000家,开源工具链的完善吸引更多第三方接入,鸿蒙生态的“朋友圈”持续扩容至政务、金融等领域。


- 鸿蒙系统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取得突破,多家企业发布基于鸿蒙的具身智能解决方案,推动AI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效率提升。

四、潜力股挖掘:技术卡位与国产替代的中型科技标的

1. 中科创达:智能操作系统与AIoT的跨界先锋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技术厂商,深度参与鸿蒙生态建设,在智能汽车、工业物联网等领域构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体系。其自主研发的AIoT芯片集成边缘计算单元,支持手势识别、语音唤醒等10余种AI功能,已进入小米、华为等头部客户供应链。随着鸿蒙系统在智能驾驶场景的渗透率提升,公司的软硬一体化能力有望打开新的增长极。

2. 芯动联科:MEMS传感器的国产替代标杆
作为国产MEMS惯性传感器“隐形冠军”,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军工与自动驾驶领域,高精度IMU芯片精度达0.01°/h,打破霍尼韦尔长期垄断。2025年Q1净利润增速超28倍,军工订单占比超40%,同时成功切入比亚迪仰望U9自动驾驶供应链,技术壁垒与市场空间兼具。

3. 泰凌微:低功耗AIoT芯片的创新者
公司基于RISC-V架构开发的TLSR9510芯片,集成Dynamic Power Gating技术,待机功耗降至0.5μA,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其支持Matter协议的高集成芯片在智能家居领域市占率提升至12%,并与华为合作开发星闪技术,未来有望在智能汽车、工业互联网等场景实现突破。2025年Q1净利润同比激增894%,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五、操作策略:把握政策红利与技术迭代的交集

当前市场处于“政策底”向“盈利底”过渡的关键阶段,建议投资者聚焦以下方向:

1. 国产替代核心标的:优先选择在半导体设备、鸿蒙生态等领域具备核心专利与量产能力的企业,规避纯概念炒作标的。


2. 技术迭代明确的细分龙头:关注固态电池设备、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的技术突破,重点跟踪设备商订单转化与材料成本下降的拐点。


3. 防御与成长的动态平衡:在持仓结构中配置一定比例的消费蓝筹对冲波动,同时保留科技成长仓位捕捉政策催化机会。

午后需重点关注两大信号:一是沪指能否放量突破3580点压力位,二是创业板指在2350点附近的资金承接力度。若市场量能维持在1.5万亿以上,可适当增加半导体、鸿蒙生态等科技板块配置;反之则需向消费与公用事业等防御性板块切换。


(有课程指标的可参考指标,没指标的请自行设定5%-10%或是自行运用布林线BOC战法判断支撑压力止盈止损)。风险警语:投资有风险,股市瞬息万变资料难免滞后,故以上仅供教学,无买卖点与时间点建议敬请理解。风险应自担,盈亏须自负。合法投顾证编号A0690622060001周代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