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前早餐帮助大家在15分钟内完成:信息过滤→机会识别→策略制定→预案准备的全流程,
盘前早参阅读的黄金法则:
数据交叉验证:政策利好+资金流入+技术突破=高确定性机会
时间价值排序:9:00前重点看盘前早参→9:30紧盯定盘价→9:45开盘八法检验→10:30最终确认策略
反共识思维:当所有人讨论同一热点时,警惕日内兑现风险
一。A股开盘预判逻辑-定盘价:3583
1. 美股昨夜发生了什么:
(1) 美东时间周一,美股三大指数集体走高,收复上周五大部分跌幅。道琼斯指数涨 1.34%,报 44,173.64 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 1.95%,报 21,053.58 点;标普 500 指数涨 1.47%,报 6,329.94 点,这是 5 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2)从个股看,30 只道指成分股中 28 家上涨,仅亚马逊和雪佛龙下跌;标普成分股涨跌比超 6:1。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英伟达涨 3.62%,报 180 美元,刷新上周三收盘纪录;微软涨 2.2%,谷歌 C 涨 3.05%,Meta 涨 3.51%,特斯拉涨 2.19%,苹果涨 0.48%,亚马逊则跌 1.44%。伯克希尔哈撒韦 B 类股跌 2.9%,收于 1 月以来最低,其财报显示现金储备 3440.9 亿美元,较上季度降 1%,为三年来首次下降。
(3)中概股普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 1.33%。小马智行涨 7.82%,富途控股涨 6.54%,小鹏汽车涨 4.49%,但蔚来跌 8.18%。
(4)商品方面,WTI 原油期货跌 1.54%,报 66.29 美元 / 桶;布伦特原油期货跌 1.31%,报 68.76 美元 / 桶(利空能源板块)。COMEX 黄金期货涨 0.85%,报 3428.6 美元 / 盎司;COMEX 白银期货涨 1.4%,报 37.445 美元 / 盎司(利好贵金属板块)。
(5)其他动态:特朗普称将提高印度对美关税;欧盟暂停对美贸易反制措施 6 个月;高盛预计美联储 9 月起连续三次降息 25 个基点,若失业率上升可能降 50 个基点。
2. 寛基的资金动向:多数宽指遭赎回,科创 50 赎回最多
(1)上证指数涨 0.66%,但上交所 ETF 合计净赎回 18.61 亿元,为近 7 日第 6 天赎回。
(2)获净申购的宽指:中证 1000(4.28 亿)、中证 A500(1.22 亿),幅度较小;
(3)净赎回主力:科创 50(-11.45 亿),赎回超 10 亿(利空科创板块);其他如上证 50(-3.07 亿)、沪深 300(-0.8 亿)等均被小幅赎回(利空大盘蓝筹及中盘股板块)。
3. 期指的资金动向: 合计加空5438手,共持有净空单98000手,合计加空超 5000 手,净空单升至 9.8 万手
(1)期指合计加空 5438 手,净空单达 98000 手,信号偏空。
(2)机构操作细节:
●某信减空 2155 手,对四大品种均减空,IC、IM 减空较多;
●其他主要玩家加空 7593 手,四大品种全加空,IC、IM 加空超 3000 手。
(3)整体偏向加空中小盘:对 IC、IM 合计加空 4122 手,远超 IH、IF 的 1316 手(利空中小盘成长股板块)。
(4)上周五加空 5167 手,两日累计加空 10605 手,力度较大。若大盘继续上涨,期指空头可能面临更大亏损。
4. 钱所流向机会:黄金、券商受捧,医药、光伏遭抛售
(1)申购与资金流入(利好相关板块):
●券商:证券公司指数(6.13 亿)、300 非银(1.56 亿)获申购;UC 券商 ETF 上周份额增 213 亿份(利好券商板块);
●高股息:中证银行(3.14 亿)、红利低波(2.06 亿)等获申购(利好银行及高股息板块);
●行业资金:国防军工、机械设备净流入超 20 亿(利好军工及机械板块);家用电器、电力设备等净流入超 3 亿。
(2)赎回与资金流出(利空相关板块):
●科技:科创芯片(-5.33 亿)、半导体(-3.45 亿)遭赎回(利空半导体板块);
●医药、光伏:医药 ETF 上周份额减 43.69 亿,光伏 ETF 减 23.6 亿(利空医药及光伏板块);
●行业资金:计算机、电子净流出超 19 亿(利空计算机及电子板块)。
(3)其他动向:
●黄金 ETF 活跃,黄金股 ETF 成交额环比增 211%(利好贵金属板块);
●北向资金:翰宇药业获净买入 2.33 亿,巨人网络遭净卖出 1.76 亿;
●机构动向:巨人网络被净卖出 1.5 亿(居首)。
二。新闻早餐的解读?
1. 事件:国债要收增值税了,钱会冲进股市吗?国债突然要恢复征增值税,这事儿挺新鲜,好多人第一反应是:这是逼着钱进股市?毕竟现在海外炒股要征利得税,银行存款利息不到 1%,这么一看,A 股的性价比好像确实高了点。但真会像大家想的那样,资金一窝蜂涌进来吗?
征税影响有限,别想太多。其实不用太激动。这次征税是 “新老划断”,8 月 8 日后新发的国债才收,手里持有的老债不受影响,对债市冲击没那么大。而且买国债的人大多求稳,就算多交这点税,也不太可能突然跑去炒股 —— 他们宁愿少赚点,也怕股市波动,毕竟风险偏好差太远。
要说影响,对债券本身是小利空,银行、券商、保险的利润可能受点牵连(也算小利空),但对 A 股长期是好事,毕竟慢慢会有资金觉得 “其他地方不划算,不如试试股市”。
资产荒下,A 股成了相对优选。现在市场缺好资产,这是事实。海外投资要交税,债券收益被削薄,存款利息低得可怜。这种时候,A 股的吸引力就显出来了。高盛说未来 12 个月 A 股还有 10%-15% 空间,按现在沪指 3559 点算,能到 3915-4092 点。机构更直接,说 A 股市盈率 15.6 倍,美股标普都 28.5 倍了,要是估值对标,沪指能涨 83%。
这些话听着夸张,但反映了一个逻辑:在其他地方赚不到钱的时候,A 股就算不是 “金矿”,也算是 “相对安全的洼地”。
长期资金会来,但别指望一蹴而就。这里的冲突很明显:政策想引导资金进股市,但短期难见效。保守资金不会突然变激进,A 股要真能吸引他们,得靠稳定的赚钱效应,而不是 “别的地方更差”。
就像菜市场,一家菜摊涨价了,大家可能先观望,不会立刻跑到另一家 —— 除非那家菜又好又便宜,还能保证每天都有。A 股现在需要的就是这种 “持续靠谱” 的形象。
盯着高股息和核心资产,别追热点。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不用纠结短期资金会不会来,不如关注政策真正利好的方向。高股息股、核心资产这些,最可能吸引从债市慢慢转过来的资金,因为它们风险低,跟国债投资者的偏好更贴近。
至于那些炒概念的热点,就算短期蹦得欢,也留不住保守资金。长期看,A 股要走慢牛,靠的还是这些 “稳当股” 打底。现在与其猜资金会不会来,不如先把这些标的放进自选股 —— 等资金真来了,它们才是最先被抢的。
2. 事件:7 月新开户 196 万,股市咋还没热起来?7 月 A 股新开户 196 万,比去年同期多了 81 万,看着挺热闹。但对比今年 2 月的 284 万、3 月的 300 万,这增速其实挺一般。更奇怪的是,7 月指数涨得是今年最多的,新人进场反而慢了,这到底咋回事?
指数涨了,散户却没赚到钱。关键问题在 “赚钱效应”。2、3 月那会儿,AI、机器人行情火得很,随便买只沾边的票都可能涨,散户最爱这种热闹。但 7 月不一样,指数看着涨,其实是少数大盘股在撑场面,多数散户手里的票没动静,甚至还亏着。这种 “赚指数不赚钱” 的行情,新人哪有动力进来?
而且这轮行情缺了个重要角色 —— 年轻人。股市要真热起来,得靠新鲜血液进场,但现在进来的多是老面孔,市场自然少了点激情。
场外资金还在观望,场内资金自己玩。现在 A 股就像个半开的派对,只有场内的人在嗨,门口的人还在犹豫。3600 点看着不低,但场外增量资金根本没大规模进来,说明大家还没形成 “股市必涨” 的共识。
为啥观望?说白了,还是怕套牢。熬了这么多年熊市,散户变谨慎了,没看到实实在在的赚钱机会,不会轻易下场。就像去餐馆吃饭,得看到别人吃得香,自己才愿意推门进。
政策托底,但还缺个 “引爆点”。这里的冲突很明显:政策想扶持股市,方向是明确的,但市场情绪没跟上。就算有好政策,要是散户还是赚不到钱,照样没人来。
现在缺的是一个 “引爆点”—— 可能是一波普涨行情,也可能是某个热门板块持续走强,让所有人都看到 “炒股能赚钱”。到那时候,不用喊,场外资金自己就会涌进来。
别急着割肉,也别瞎追高。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眼下最该做的是 “等” 和 “选”。等赚钱效应扩散,等场外资金进场的信号;选那些真正有业绩、没被炒太高的票,别去追已经涨上天的大盘股。
3600 点真不用怕,只要后面出现普涨,新人肯定会来,到时候行情才能真正热起来。现在就像黎明前的微光,熬过去了,天亮就不远了。与其焦虑涨跌,不如耐心选好标的,等风来。
3. 事件:美国 2025 年二季度 GDP 实现反弹增长,年化率达 3%,远超市场预期,上半年中美 GDP 差距有所扩大,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美国二季度进口暴跌 30%,贸易逆差缩小,对其 GDP 增长贡献近 5 个百分点,懂王的关税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美国 GDP 增速和总量,但这只是表象的 “虚假繁荣”。从数据看,2025 年上半年美国 GDP 同比实际增长 1.9%,名义增速 4.4%,而中国上半年实际增速 5.4%,但因通缩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名义增速仅 3.1%,导致换算为美元后,中美 GDP 差距扩大。
这种差距扩大可能会让一些人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担忧,也可能使美国在经济竞争方面更具 “底气”。但实际上,中国实际增速高于美国,差距扩大主要是通胀和汇率因素,并非经济发展动能的实质转变。而且美国靠关税提升 GDP 存在风险,中国经济也面临产业升级、内需不足等问题。
中美经济竞争关键在于解决各自结构性问题。美国要应对债务、赤字和关税风险,中国则需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内需、化解地产和债务问题。中国已采取如 “反内卷”、去产能等措施,下半年还有国补及育儿补贴等,这些对经济发展有正向作用,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不必因短期数据变化而过度焦虑。
4. 事件: 机器人大会要开了,这板块能抄底吗?下礼拜北京亦庄要开世界机器人大会,5 万平米展区、200 多家公司、1500 件产品,还有 100 多款首发新品,规模是史上最大的。宇树、智元这些国内头部厂商都会带重磅产品来,按理说人形机器人板块该热起来了,但之前这板块跌得挺惨,现在能上车吗?
大会是催化剂,但特斯拉的坑还没填。之前板块大跌,主要因为特斯拉 “掉链子”—— 新领导上任后调整了机器人团队,把 25 年出货量从数万台砍到几千台,量产进度直接延后。这一下把整个产业链的预期都打下去了,毕竟特斯拉是行业标杆,它慢了,大家都跟着慌。
但这次大会不一样,国内厂商憋着劲要露脸。宇树和智元都公布了上市计划,拿到融资后就能加速搞研发。更关键的是,特斯拉下半年可能重新发布调整后的样机,说不定会给量产计划定新调子,这两个点都是潜在利好。
国内在加速,特斯拉可能 “纠错”。国内这边确实在发力,宇树、智元不光要参展,还在筹钱扩产,融资到位后产品迭代会更快。而特斯拉虽然砍了短期计划,但毕竟是巨头,技术底子还在,重新梳理路线后,说不定能拿出更靠谱的方案 —— 之前是步子迈太大,现在慢下来调整,未必是坏事。
这就像两个跑步的:国内选手在稳步加速,特斯拉摔了一跤正在爬起来,后面能不能追上来不好说,但赛道本身的热度没减。
产业链分化,别乱追概念。这里的冲突很明显:大会带来情绪炒作,但真能受益的公司没那么多。特斯拉产业链里,做执行器的拓普集团、三花智控,搞谐波减速器的绿的谐波,这些是直接供货的,特斯拉一旦重启计划,它们先受益。
国内产业链则要看技术落地,比如中大力德的减速器、兆威机电的灵巧手,这些是国内厂商的核心供应商,大会上要是有产品突破,股价可能有反应。但要是只蹭概念没真东西,就算大会热闹,过后该跌还是跌。
盯紧两个信号,别光看大会热闹。普通投资者别盲目跟风,重点看两点:一是大会上国内厂商有没有真进展,比如灵巧手、电子皮肤这些关键技术是不是更成熟了;二是特斯拉的新样机到底咋样,量产计划有没有明确时间表。
具体到公司,特斯拉链可以看拓普集团、绿的谐波,国内链关注中大力德、兆威机电,这些都是有实际产品的。至于那些只靠概念炒起来的,大会再热闹也别碰 —— 毕竟机器人不是靠展会炒起来的,得看真产能、真订单。这波行情,踏实的比虚的靠谱。
三。谷神指标的心法-第48章:
行情走牛之后,人的情绪会充满魔性。
反常成为常态。
因为不再是价值决定价格,而是投机决定价格,
很多反常识的东西会出现。
比如,随着板块轮动,可能一段时间内会出现“炒小+炒差”的情况。
绩差也是优势啊,因为敢买的人少,所以炒起来盘子轻。
因此有可能st股,或者连续亏损股会因为“重组预期”连续涨停。
而那些roe超过20%的白马股却可能不怎么涨。
同时对于机构而言,他们可能还会抱团(尤其公募),
比如有些明星股,被基金抱团持有
但随着股价越来越高,早晚会出现预期分化,这个时候一部分机构买,一部分机构卖。
就会在量能上会出现“放量滞涨”。
市场风气会“重视概念,轻视业绩”,
会“重视故事,轻视价值”。
另外,IPO会加速发行,也包括定向增发,
以及大股东减仓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