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真财经


盘前早餐帮助大家在15分钟内完成:信息过滤→机会识别→策略制定→预案准备的全流程,

盘前早参阅读的黄金法则:

  • 数据交叉验证:政策利好+资金流入+技术突破=高确定性机会

  • 时间价值排序:9:00前重点看盘前早参→9:30紧盯定盘价→9:45开盘八法检验→10:30最终确认策略

  • 反共识思维:当所有人讨论同一热点时,警惕日内兑现风险


一。A股开盘预判逻辑-定盘价:3778  

1. 美股昨夜发生了什么:     

(1)美股三大指数表现(科技股拖累纳指 / 标普,道指微涨)

(2)热门个股与板块数据(利好 / 利空标注清晰)

(3)美联储政策与市场预期(影响美股整体走向)

●7 月会议纪要关键信息

○投票情况:仅 2 位官员主张降息(投反对票),未获其他官员支持,整体偏鹰。

○经济评估:关税已推高部分商品价格,但对整体经济、通胀影响待观察;若通胀高 + 劳动力市场恶化,将面临 “两难抉择”。

○市场预期:目前已计入 9 月降息 25 个基点的预期,但会议纪要与鲍威尔此前鹰派表态一致,投资者担忧杰克逊霍尔讲话(8.21-23)或 “泼冷水”(利空风险资产,利好避险资产)。

●其他政策动态

特朗普政府:考虑入股英特尔等半导体企业,此前已与英伟达、AMD 达成收入分成协议(利空相关科技企业自主性,或影响盈利预期);要求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辞职(理由:涉嫌抵押贷款欺诈,增加政策不确定性)。

(4)大宗商品数据(原油、黄金反弹,利好对应板块)

(5)欧洲股指表现(多数下跌,英国独涨)

下跌指数:欧洲斯托克 50 指数(-0.22%)、法国 CAC40 指数(-0.08%)、德国 DAX30 指数(-0.6%)、富时意大利 MIB 指数(-0.36%)。

上涨指数:英国富时 100 指数(+1.08%,或受低估值板块支撑,与美股资金轮动逻辑类似)。



2.  今日值得关注的新闻?

(1)机构抱团与市场轮动:机构抱团主线清晰,从光模块到 PCB,再到液冷、算力,以及果链、大消费,趋势资金主导市场。这意味着相关板块受资金关注,存在投资机会;如在光模块、算力等领域,有望因资金推动实现股价上涨,属于利好相关概念板块。

(2)雅下水电与川藏铁路:官方首次明确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西藏 60 周年庆典同步临近,区域基建关注度陡升。这对区域基建板块构成利好,相关基建企业或迎来业务增长契机,如参与川藏铁路建设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多项目订单。

(3)人民币稳定币传闻:外媒晚间爆料若属实,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与数字资产领域的重磅催化剂,沉寂已久的任泽平亦发文力挺。若传闻成真,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数字资产行业是重大利好,相关金融科技、数字货币概念板块或受资金追捧。

(4)万台人形机器人订单:全球首例具身智能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标志 “机器人进家庭” 迈出关键一步。这利好机器人及具身智能概念板块,相关企业订单增加,业绩有望提升,如生产人形机器人的企业,其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可能扩大。

(5)国产操作系统大会:openKyin 新版将于 8 月 26 日发布,国产替代再迎节点。对国产操作系统及相关产业链是利好,推动国产操作系统市场份额提升,如麒麟软件等相关企业有望受益,在政府、企业等领域的应用可能进一步拓展。

(6)阅兵新装备首秀:国新办确认新一代武器集中亮相并首次出现反无人装备方阵,军工题材催化明确。利好军工板块,尤其是涉及新型武器装备研发生产的企业,如中航成飞、光启技术等,或因市场预期提升,股价获得支撑。

(7)液冷生态标准化:英特尔牵头成立 “通用快接头互插互换联盟”,行业互操作性标准启动。这将规范液冷行业发展,利好液冷产业链,有助于提升产业链各环节协同效率,降低成本,如英维克等液冷设备生产企业有望受益。

(8)消费与影视:泡泡玛特 IP 持续变现、育儿补贴免税政策双轮驱动消费;《黑神话》新作《钟馗》空降热搜,影游 IP 热度再起。对消费板块中的玩具、影视、游戏等细分领域构成利好,相关企业如泡泡玛特、影视制作发行公司、游戏开发商等,有望凭借 IP 热度实现营收增长 。



3. 期指的资金动向:合计减空3591手,共持有净空单112259手。 

(1)总体情况:合计减空 3591 手,共持有净空单 112259 手。这表明市场空方力量有所减弱,但整体仍持有较大规模净空单,多空博弈激烈。

(2)主力合约加仓情况:四大期指主力合约多空双方均大幅加仓,多头加仓数量均较差,其中 IF 合约多头加仓数量大于空头。说明市场对不同期指合约看法有分歧,IF 合约相对受多头青睐。

(3)主要玩家操作:某信减空 2578 手,加仓买单 12225 手,加仓卖单 9647 手,对 IC 加空 395 手,分别对 IH、IF、IM 减空 168 手、1305 手、1500 手;其他主要玩家减空 1013 手,加仓买单 23196 手,加仓卖单 22183 手,对 IM 加空 1772 手,分别对 IH、IF、IC 减空 517 手、490 手、1778 手。不同机构对各期指合约操作不同,反映出市场观点分化。

(4)行情关联:昨天大盘调整时减空 687 手,今天大盘受外围影响低开后回落,后实现大反攻,减空力度在日内有所消化。说明期指资金操作与大盘走势相互影响,减空操作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资金对大盘后续走势的预期。



4.   资金流向的机会:  

(1)指数与 ETF 资金流向:上证指数涨幅 1.04%,上交所 ETF 合计净赎回 82.01 亿元。从成交额前十的 ETF 来看,香港证券 ETF(513090)成交额位居首位,港股创新药 ETF(513120)成交额位居次席;从成交额环比增长前十的 ETF 来看,芯片 ETF(512760)成交额环比增长 143% 位居首位。说明市场资金在不同 ETF 之间有流动,对港股证券、创新药及芯片等领域关注度较高。

(2)概念板块资金流出:机器人指数净赎回 -5.63 亿,军工龙头指数净赎回 -2.23 亿、中证军工指数净赎回 -1.26 亿。反映出资金从机器人、军工相关概念板块流出,短期内对这些板块有一定利空影响。

(3)沪深两市主力资金流向: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 335.7 亿元,其中创业板净流出 228.83 亿元,沪深 300 成份股净流出 5.03 亿元;尾盘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 22.31 亿元,其中创业板尾盘净流入 16.67 亿元,沪深 300 成份股尾盘净流入 12.54 亿元。说明市场整体资金流出后在尾盘有回流,创业板和沪深 300 成份股尾盘资金流入,可能预示着相关板块后续有一定表现机会。

(4)个股资金流向:98 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 1 亿元,其中 17 股净流入在 3 亿元以上,多只通信股受主力资金热捧浪潮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入 21.36 亿元居首,中兴通讯主力资金净流入 15.35 亿元居次席,光迅科技海能达、成飞集成和光启技术等涨停,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 5 亿元;3 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 10 亿元,东方财富净流出 14.06 亿元居首,利欧股份和润和软件分别净流出 13.87 亿元、11.53 亿元,四川长虹、指南针、中油资本、胜宏科技、中电鑫龙等热门股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居前。资金在个股间分化明显,流入通信等板块个股,流出部分互联网券商、热门题材股等。

(5)尾盘个股资金流向:22 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均超 4000 万元,其中 6 股尾盘净流出均超 6000 万元,恒宝股份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 1.45 亿元居首,四川长虹和中际旭创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 1.2 亿元。尾盘部分个股资金流出,对这些个股短期走势可能产生一定压力。

(6)封单资金情况:以封单金额计算,今日 32 股封单资金过亿元,浪潮信息、三安光电、科森科技排名前三,封单资金依次为 10.55 亿元、5.5 亿元、3.59 亿元,另有云南锗业、福耀玻璃、仁和药业、海能达、南方精工、泰豪科技 6 股封单资金在两亿元以上。封单资金较大,显示出市场对部分个股的看好程度较高,这些个股后续走势可能较强。

(7)体育产业上市公司业绩:多地足球联赛相继开幕,A 股市场涉及体育产业的上市公司超过 30 家。根据半年报业绩数据,9 家公司上半年有望盈利,其中华利集团、奥瑞金、健盛集团、双象股份盈利均超 1 亿元。体育产业部分公司业绩良好,对体育产业概念板块有一定利好支撑 。


  

 二。新闻早餐的解读?

1.  事件: 都说 A 股是慢牛,咋我没赚到钱?最近满屏都是 “A 股在走慢牛” 的说法,可不少人吐槽:根本没体验到啊!其实问题很实在 —— 热点轮动太快,波动还大。要是年初没买 AI、二季度没抱创新药或银行、中途还离场过,大概率感觉自己跟没在牛市似的,体感差得很。

这其实是牛二的正常节奏:低位板块早晚等资金来轮动,毕竟其他板块都涨高了,钱自然会往低处流。但牛市也会回调,想提高赚钱概率,有个原则得记牢:亢奋时别加仓,只在回调时加,越涨越不能猛冲。前期回调敢加仓甚至加杠杆都行,后期哪怕怕踏空,也别搞 “倒金字塔加仓”,风险太大。

冲突也在这:想跟上轮动赚快钱,又怕踩错节奏;守着一个板块,又看着别人的票暴涨心痒。尤其小票总创新高(牛市赚钱效应就靠中小票、小盘股,没哪轮不暴涨),但逆人性的策略又难坚持 —— 比如专做小盘股、轮动行业 ETF,没耐心根本扛不住。

其实不用纠结,固定一个策略最靠谱:要么拿上证 50、中证 1000 这些宽基 ETF,赚稳钱;要么做行业轮动,涨起来就换低位的,拼高收益;要么死磕科技股(弹性最大,涨不动就切防守,回调再买回来)。最怕看啥涨就追啥,来回换策略,最后牛市结束了,钱没赚到还亏了 —— 选个适合自己的,死磕到底比瞎折腾强。



2. 事件: 六部门出手救光伏,这波反内卷能让新能源翻身吗?最近光伏圈炸了 —— 工信部牵头,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一起开了座谈会,直接给光伏 “反内卷” 定了调:落后产能要退,低价竞争要打,还得管产品定价。这消息一出来,不少人问:新能源这是要从 “赔本赚吆喝” 变赚钱了?

其实新能源早就该管管了。咱们的光伏、锂电技术全球领先,可架不住国内企业疯狂扩产,你降价我更降,最后把利润卷没了不说,低价出口还遭国外抵制。就说光伏,前两年多晶硅价格跌得离谱,不少企业生产越多亏越多;锂电池也一样,中游材料厂卷到毛利率只剩个位数。这次六部门出手,就是要砍掉落后产能、管住低价,让企业能正经赚钱,尤其是头部龙头,日子肯定先好过。

但冲突也在这儿:去产能哪有那么容易?小厂可能直接关门,工人就业会受影响;就算产能减了,短期内产品价格会不会涨太多,反过来影响下游电站、车企?而且不光光伏,锂矿、新能源车这些新能源赛道都要反内卷,整个产业链得慢慢调,不是一天两天能好的。

想把握机会也简单,别觉得这是 “反转”,先当 “反弹” 看。下半年重点盯几个方向:光伏盯有技术优势的龙头,比如能做高效组件的;新能源汽车和电池看锂矿,毕竟上游产能清完后,锂价可能稳住;另外猪肉、化工也在反内卷,可以顺带关注。

记住,反内卷是慢活儿,别追着短期涨幅冲。选对板块后,拿住龙头比瞎折腾强 —— 等产能清得差不多,定价机制理顺了,新能源才真的能从 “卷王” 变 “赚钱王”。



3. 事件: 化工板块突然 “支棱” 起来,这波反内卷能让行业回血吗?今天市场简直像坐过山车,早盘还跌得稀里哗啦,下午突然暴力反弹,化工板块更是领涨全场。原来国家要出手整治石油炼化领域的 “内卷” 了 —— 这消息直接点燃了市场情绪。

事情得从十年前说起。2015 到 2020 年全球油价低迷,把石油里的石脑油加工成塑料、化纤等化工品特别赚钱,于是全国炼油厂疯狂扩产,产能像吹气球一样膨胀。可好日子到 2021 年戛然而止:油价一路飙升,国内经济又遇冷,化工品需求萎缩,行业瞬间从天堂掉进冰窟窿 —— 原材料涨价、产品卖不动,40% 的老旧工厂只能靠低价抢市场,整个行业利润薄得像纸。

现在国家终于看不下去了,直接甩出 “王炸”:淘汰 20 年以上的老旧装置(占总数 40%),关停改造低效产能。这招 “断舍离” 效果立竿见影 —— 供给减少,PTA、乙二醇等化工品价格已经开始反弹,比如乙二醇现货价最近涨到 4476 元 / 吨,较月初上涨近 1%。但冲突也来了:中小炼厂可能被迫退出,短期内会冲击就业;而龙头企业如恒力石化通过合并子公司优化资源,反而能抢占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已从 2020 年的 53% 提升到 65%。

这场变革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首先,行业格局要洗牌。落后产能出清后,剩下的企业能享受更高的产品溢价。比如云南石化通过智能化改造,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 2213 万元 / 人,是行业平均的 10 倍,这类高效企业将成为资金追逐的对象。

其次,高端化是关键。政策明确鼓励转向特种化学品,像电子级聚烯烃、可降解材料等缺口大的领域。预计到 2029 年,绿色石化产品市场规模将突破 2 万亿元,相关企业如万华化学、卫星化学的技术优势会更突出。

最后,短期波动别慌。虽然淘汰产能会阵痛,但长期看,行业从 “价格战” 转向 “价值战” 是必然趋势。建议关注两类机会:一是炼化一体化龙头,如荣盛石化、恒力石化,它们成本控制能力强;二是布局新材料的企业,如华鲁恒升,其煤化工路线在油价高位时更具优势。

一句话总结:化工行业正在经历 “刮骨疗毒”,熬过这波调整,真正有技术、有规模的企业将迎来春天。现在的市场波动,或许正是布局的好时机。



4. 事件: 外资突然 “爆买” 中国股,这波反内卷行情能持续吗?最近外资机构突然集体 “唱多” 中国股市,高盛、大摩、小摩等华尔街巨头纷纷上调评级,全球对冲基金更是以 6 月底以来最快速度加仓中国股票。与此同时,工信部等六部门刚开完光伏产业座谈会,明确要淘汰 20 年以上老旧产能、打击低价竞争。这两件事看似独立,实则指向同一个逻辑 —— 中国正在通过 “反内卷” 重塑产业格局,而外资正用真金白银押注这场变革。

事情得从市场的 “折价困境” 说起。MSCI 中国指数目前市盈率仅 12 倍,比标普 500 低 40%,这种估值差让外资坐不住了。高盛直接把目标点位上调到 90 点,相当于还有 11% 的上涨空间,理由直白:美股太贵,A 股太便宜,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和 AI 技术崛起,不买中国买谁?小摩更直接,盯上银行股的高股息 ——A 股银行平均股息率 4.3%,比债券高多了,保险公司等机构正排队入场。

但真正让外资兴奋的,是政策层面的 “刮骨疗毒”光伏行业就是典型例子:过去五年产能扩张 300%,导致多晶硅价格暴跌 90%,企业越生产越亏钱。现在政策直接 “一刀切”:41 家硅料企业要接受节能监察,电耗超标的直接关停;同时修订价格法,禁止低于成本销售。这招效果立竿见影,多晶硅价格两周内暴涨 40%,通威、协鑫等头部企业股价涨了 32%。

冲突点也来了:淘汰落后产能必然伴随阵痛。比如光伏行业 40% 的老旧工厂要关停,短期内可能影响就业;中小炼厂退出后,龙头企业如恒力石化通过合并子公司,市场份额从 53% 提升到 65%,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更关键的是,下游电站运营商对涨价接受度有限 —— 多晶硅每公斤涨 10 元,组件成本每瓦增加 0.02 元,这几乎是电站能承受的极限。

对投资者来说,这轮行情的机会藏在结构性变化里:

首先看光伏产业链。政策明确支持 “先进产能 + 高端产品”,像云南石化通过智能化改造,劳动生产率是行业平均的 10 倍,这类企业将成为资金宠儿。同时,多晶硅期货涨跌停板扩大到 9%,市场波动加大,短线交易者要注意风险。

其次是银行股的估值修复。小摩预测 A 股银行有 15% 上涨空间,核心逻辑是净息差企稳 + 财富管理爆发 —— 今年银行代销保险规模增长超 30%,手续费收入成新增长点。但要警惕房地产风险的长尾效应,优先选择零售业务占比高的银行。

最后是新能源全产业链。从锂矿到锂电池再到新能源车,反内卷政策正在重塑供需格局。比如锂云母提锂等高成本产能加速退出,碳酸锂价格已从底部反弹 20%。不过政策执行力度仍需观察,像光伏行业的尾部产能收购基金,具体操作细节还没落地。

一句话总结:外资这波 “爆买”,本质是押注中国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升级。短期看,反内卷可能引发市场波动(比如中小票抛售),但长期看,真正有技术、有规模的企业将迎来黄金期。对散户来说,与其追热点,不如抓住两个主线:一是光伏、银行等政策直接利好的板块;二是 AI、新材料等代表未来的硬科技。毕竟,在这场 “刮骨疗毒” 的变革中,能活下来的企业,才是真正的赢家。



三。谷神指标的心法-第55章:

 

有人说发财都是用了杠杆,比如开公司的,雇佣别人的时间,放大自己的收益。


比如写作的,只要写完一本书,就可以靠着“版权杠杆”,来放大自己的收益。


那利用泡沫来牟利算啥呢?其实是靠着“情绪杠杆”,来完成对于利益的收割。


在海德格尔这种玩哲学的眼里,认为“此在”(人的存在)的时间性是“向死而生”,


当下的存在意义由“未来的可能性”与“过去的被抛性”共同构成。


但在泡沫中,“未来”被简化为“无限增值的可能性”,


过去的本质价值(被抛性)被遗忘,


当下的行为完全被“对未来的狂热想象”所绑架。


所以,这种时间性的透支必然导致“时间的报复”。


当被透支的未来无法兑现,“未来的可能性”瞬间坍缩为“虚无”,


当下的价格符号也随之崩塌。


泡沫破裂的本质,是时间对“虚假未来想象”的清算。


但同时,“泡沫”既然存在,就有其客观性。


其本质也是人们用符号建构的“理想世界”(无限增值)与实在世界(有限价值)的碰撞。


它暴露了符号思维的脆弱性(符号可能脱离实在)、理性的局限性(个体理性可能导致集体疯狂)、


时间观的虚妄性(未来无法被强行透支),以及资本逻辑的强制性(增值冲动必然制造泡沫)。


它是周期的末端,是崩塌前的狂欢。


但持续时间未必很短,在坍缩前有时候会“矗立起来好一阵子”。


因此如果一个人如果过度理性。


很难做好投资的,


第一会本能的拒绝不确定性,也会不自觉的追求“完美时刻”,容易失去对于不确定机会的把握。


第二,过度理性的人容易忽视情绪的力量,这样的话,在牛市中他们容易“过早离场”。


投资其实需要“理性为基,弹性为辅”。


 

文章为记录个人思考,是作为反省操作失误的积累,文中个股不构成参考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投资有逻辑,交易有方法,持续关注阅读,时间会给你最真实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