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真财经

一。指数复盘:宁王独撑创业板,3800 点上震荡藏隐忧,8 月三大指数集体大涨

今日 A 股三大指数集体收红,但盘面分化明显。沪深两市成交额 27983 亿元,较昨日缩量 1725 亿。大盘全天强势震荡,上证指数几次回落到 0 轴附近都被拉起,最终小幅上涨;创业板指在宁德时代(宁王)暴涨带动下领涨两市,涨幅达 2.23%,但个股上涨率仅 47%,近乎是宁王 “一己之力扛旗”。

板块与指数表现呈现鲜明结构特征。前期滞涨的新能源、消费、保险等板块同步走强,大盘股表现显著优于小盘股:中证 A50、上证 50、沪深 300 分别上涨 1.73%、0.53%、0.74%;而中证 1000、非成分股则分别下跌 0.11%、0.82%,持有微盘股的投资者近期大多跑输市场。科创 50 指数今日回调 1.71%,个股上涨率 41%,主要因昨日在寒武纪(寒王)、中芯国际带动下大涨超 7%,短期涨幅过快后的休整属正常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指数红盘背后藏着个股亏钱效应。盘面明显能感受到 “无形大手” 维护指数红盘,但个股却越弹越低,流动性不断被抽走。若后续持续呈现 “指数红、个股跌” 的组合,这种 “折磨式” 行情可能还会延续。

回顾本周与 8 月整体表现,周三沪指曾出现瀑布式跳水,大跌 1.76%,但最低点 3761 点精准触及支撑,随后企稳回升。8 月收官之际,三大指数均交出亮眼成绩单:创业板指月涨超 24%,沪指涨 7.97% 并站上 3800 点创 10 年新高,科创 50 指数月涨 28%。当前大盘整体在 3800 点上方震荡,走势偏强,但个股分化下,操作难度仍在加大。




二。板块轮动复盘:科技高潮后高低切换,9 月盯紧端侧、半导体与消费补涨

8 月 A 股三大指数全线收涨,沪指突破 3800 点创 10 年新高,算力、芯片是绝对主线 —— 易中天等算力标的刷新历史新高,工业富联市值破万亿;寒武纪月内翻倍并超越茅台成 “股王”。进入月末,科技板块退潮后,电池、保险、消费、医药等板块接棒上涨,市场开启 “隔日强弱切换” 模式,盘面略显混乱,9 月大概率进入科技高位震荡、低位补涨的阶段。

1. 当前盘面:切换频繁且混乱,固态电池与大消费暂领涨

(1)近期板块轮动节奏快到 “让人摸不着头脑”:昨天强势的板块今天基本沉寂,昨天没动静的反而冒头。周五早盘资金先拉金融权重、白酒消费,导致黄白线大幅劈叉;随后又转向固态电池、创新药、金属等久未活跃的方向,题材分散且无序,亏钱效应明显。

(2)从涨停分布看,仅固态电池(5 个)和大消费(9 个)相对突出,但大消费内部细分领域各占 1-2 个涨停,分散度高;机器人(5 个)、算力(4 个)、消费电子(4 个)、稀土有色(4 个)等虽有涨停,但均未形成合力。这种 “一日一换” 的高低切换,持续性尚难判断,需等周末发酵后再看方向。

2. AI 科技:达链承压、国产链受刺激,下周一或 “神仙打架”

科技板块已处高潮阶段,核心逻辑是 “达链出口 + 国产 AI 替代”,但周五因监管降温出现分化,叠加周末消息面复杂,下周一大概率多空博弈激烈:

  • (1)达链:英伟达回调带来压力周五晚英伟达股价大幅调整,周一 CPO、PCB、液冷等达链相关板块可能承压。且阿里等国产芯片性能提升,填补了部分技术空白,英伟达重获中国市场难度加大,短期需警惕达链标的回落。

  • 2()国产链:阿里概念成新热点周末阿里 AI 概念发酵最猛 —— 阿里 AI 业务增长 + 平头哥芯片消息刺激,周一相关标的可能一字板或高开。但需注意 “好票买不到,能买到的可能高开低走”,追涨需谨慎。 国产 AI 芯片方向则看寒武纪表现:若 “寒王” 周一修复,板块或跟随回暖;若继续回调,可能带动板块分化。

  • (3)9 月科技内部切换方向明确科技大概率进入高位震荡,高低切是核心思路:优先看 AI 端侧(结合消费电子,9 月预期强)、半导体 + 电子元件(算力与高端制造上游,景气度高),以及算力板块内的低位补涨标的。

3 其他题材:补涨预期存,但难成主线

若 9 月科技高位滞涨,部分资金可能流向其他题材,但暂难出现新主线,以轮动补涨为主:

  • (1)有补涨潜力的方向商业航天、地产大消费、消费电子、稀土有色小金属这四个方向,前期反复提及且逻辑清晰,若科技资金流出,它们有承接机会,但能否成阶段性主线需看市场选择。 新能源方面,固态电池周五异动(宁德时代大涨带动),可能是资金高低切的体现,其产业逻辑扎实,周一可观察涨停大票反馈,判断是否为 “一日游” 行情。

  • (2)难成气候的方向军工、机器人、创新药维持 “减频轮动” 判断:军工周五虽异动但缺乏板块效应,除非 9 月 3 日相关事件超预期,否则大概率是兑现节点;机器人、创新药则难形成持续合力,仅能把握短期节点套利。





三。情绪与资金复盘:科技大票分化不落幕,2.8 万亿成交下 “大而美” 仍是王道

今日科技板块虽现分歧 —— 寒武纪因业绩预告低于预期回调,算力小票如淳中科技、华胜天成等跌停,但市场成交仍达 2.8 万亿,资金并未撤离,而是转向科技内部消费电子及其他行业大票,“大票风格” 依旧稳固。只要成交量维持 2.5 万亿以上,这种 “拥抱龙头、冷落小票” 的格局就难改变。

1. 科技线:分化中强者恒强,富联创万亿市值新纪录

(1)科技板块并非全面退潮,而是 “内部分化、强者恒强”:

(2)分歧端:除寒武纪回调外,算力小票集体走弱,多股跌停,主要因前期涨幅过大、短期情绪降温;

(3)强势端:消费电子方向的工业富联涨停并突破万亿市值,歌尔股份、瑞芯微、传音控股等大票表现稳健;天孚通信、胜宏科技等算力核心标的逆势走强,长飞光纤即便辟谣与 “达链” 无关,仍以 T 板涨停,可见优质大票的资金粘性有多强。

(4)整体来看,科技大票只是分化而非结束,资金更倾向于流向有业绩、有辨识度的龙头,而非跟风小票。

2. 资金切换:从科技外溢至多行业大票,“大而美” 成共识

(1)2.8 万亿的成交量支撑下,流出科技的资金并未流向小票,而是转向其他行业的大票白马,形成 “多巨头并行” 格局:

(2)新能源:固态电池方向的璞泰来、国轩高科涨停,宁德时代大涨 10%,带动板块热度;

(3)金融与医药:东方财富、中信证券放量脉冲,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等医药巨头大幅拉升,虽未带动板块批量涨停,但大票独立行情明显;

(4)卫星、机器人:卫星板块早盘修复后回落,但中国卫通等大票表现稳健;机器人领域的拓普集团也维持强势。

(5)无论是科技还是其他行业,资金都在扎堆 “大而美” 的龙头,小票则因缺乏资金关注,分时黄线全天弱势,个股普跌分化。

3。 小票与 20cm:情绪票分歧大,新龙头正在酝酿

(1)小票风格今日分歧显著,随机性更强,仅 20cm 赛道有新动向:

(2)小票情绪:非龙头小票受市场情绪影响大,走势混乱,赚钱效应差,仅少数主升情绪龙头走势流畅,但触及 100% 异动阈值后,大概率转为震荡或回落;

(3)20cm 领域:开普信息、豪恩汽电等新一批龙头正在形成,而长芯科技、科德教育等老龙头则进入调整,新旧交替节奏快,参与难度较高。




四。技术面解析与后市展望:8 月科技狂赚后,9 月震荡为主,4000 点能否摸到看这 3 天

8 月收官,踩中科技主线的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从技术面和资金信号看,主力对后市仍有期待,但 9 月大盘难续单边大涨,大概率以震荡为主;4000 点能否在 9 月上旬摸到,未来 2-3 个交易日的表现是关键。

1. 资金信号:主力连续减空,对后市不悲观

今日主力大幅减空 8062 手,累计四天减空超 1.4 万手,多空比小幅上涨至 0.91。这一信号很明确:主力资金并未看空市场,虽然不认为会继续猛涨,但对震荡上行的格局有期待。尤其若 9 月 3 日前主力持续减空,3900 点的突破难度会大幅降低。

2. 8 月回顾:科技驱动大涨,涨幅基本达标

8 月三大指数全线收涨,核心动力是机构抱团科技 —— 沪指单月涨 7.97%,突破 3800 点创 10 年新高,最高触及 3888.60 点;创业板指涨超 24%,科创 50 涨 28%。

“慢牛” 逻辑看,以上证为例,若全年按日均涨 2 点、250 个交易日涨 500 点计算,2024 年目标约 3851 点,当前高点 3888.60 点已基本符合预期。这意味着,今年内指数向上的涨幅空间已不大,后续更多是震荡巩固。

3。 9 月展望:科技震荡主导大盘,4000 点看短期表现

(1)9 月大盘的核心矛盾在 “科技抱团是否松动”:机构抱团科技短期难彻底退潮,但继续大涨的可能性小,大概率进入震荡阶段;而科技若震荡,资金不会大量流出,其他板块也难有普涨机会,因此大盘整体将以震荡为主。

(2)至于市场关注的 4000 点,关键看未来 2-3 个交易日:

  • 若能在 3888 点上方震荡甚至反包创新高,9 月上旬摸 4000 点概率大,但冲高后会有调整

  • 若整体回落,则继续围绕 3766点弱震荡,短期与 4000 点无缘。

4. 中期趋势:主升浪未结束,9.3 后明确方向

从大趋势看,指数仍在 3040 点以来的主升浪 3 浪中,时间和空间都较充分。目前大盘处于高位横盘震荡,最理想的走势是继续放量突破前高 3888 点。

不过,当前还无法判断是 “3 浪延伸” 还是 “3 浪末期”,9 月 3 日前大概率难有明确结果,需等 3 号之后才能看清后续方向。但中期看,长期牛市格局未变,近期周三跳水、周四探底回升、周五巩固的走势,也印证了市场韧性较强。




五。9 月操作策略与重点事件解析:仓位灵活调,盯紧低位补涨与科技主线

9 月 A 股操作核心在于 “灵活控仓 + 抓板块切换”:既要警惕高位科技风险,也要布局低位补涨机会,同时紧盯周末科技重磅消息及政策动向,避免追涨杀跌踩错节奏。

1. 9 月仓位管理:跟着大盘位置动,灵活调整不僵化

(1)9 月仓位需根据大盘点位动态调整,核心思路是 “跌加涨守、震荡适度加”:

  • (2)若大盘回调,低位布局更安全;

  • (3)若持续上涨,维持仓位不变,不追高冒进;

  • (4)若区间震荡,仓位加,把握轮动机会。 背后逻辑是 9 月存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叠加主力对后市仍有期待,整体有上涨基础,但需结合主力持仓和多空比灵活调整,不卡死点位。

2. 板块策略:科技高位不碰,聚焦低位补涨与轮动机会

(1)科技:主线未断但需谨慎,盯紧整合与技术突破

•周末科技圈重磅消息不断,确认主线地位仍在,但高位风险需警惕:

•利好驱动:阿里巴巴美股大涨 12.9%,因研发出兼容英伟达的 AI 新芯片且阿里云收入增速创三年新高;中芯国际停牌拟 200 亿收购中芯北方 49% 股权,华虹、芯原等也跟进停牌整合资产,国产自主可控链产能将扩张

•操作建议:科技已处高位,不盲目追涨,但主线未结束 —— 可关注低位新启动的科技标的,或通过人工智能ETF 把握整体机会,避开前期暴涨的高位小票。

低位补涨:消费、红利等成洼地,等待科技退潮接力

(2)后知后觉资金不愿追科技,开始涌入低位板块,9 月重点关注这些方向:

  • •优先布局:消费(政策提振 + 严重滞涨)、红利、农业、猪肉、煤炭等缩量至支撑位的板块。但消费目前仅脉冲式上涨,需等科技走完、资金高低切后才会有持续性。

  • •备选方向:券商(牛市必配)、资源股(降息预期利好),若市场下跌可布局;机构持仓的中盘成长股(比价效应 + 维系市场热度需求)固态电池、创新药、商业航天、AI 眼镜等已获资金试探,有望轮动走强。

3。 关键提醒:避开两大误区,把握趋势股与事件驱动

(1) 策略误区要避开

  • •别死抱旧策略:8 月 “哑铃策略”(高股息 + 成长小盘)跑输,中盘成长大票崛起,9 月极致抱团或熄火,需转向低位补涨;

  • •别追涨杀跌:牛市也不是所有策略都赚钱,短期亏损正常,掌握板块轮动节奏比瞎操作重要。

(2)赚钱机会抓两点

  • 趋势股低吸:建立股票池,选择调整几天后趋势不变的标的(如工业富联调整 7 天后涨停),结合成交量上车;

  • 事件驱动布局:9 月消费电子事件密集 ——4 日华为三折屏手机发布会、10 日苹果秋季发布会、19 日华为全球新品会,可提前关注相关产业链标的。

4. 大环境定心丸:政策稳预期,无需过度担心大盘

证监会召开 “十五五” 资本市场规划座谈会,强调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加上 9 月 3 日前维稳需求,大盘短期难大跌。当前无需过度担心指数,重点放在板块切换上 —— 只要成交维持 2.5 万亿以上,市场热度就不会退,机会仍在 “大而美” 的龙头及低位补涨标的中。

5. 总结:9 月操作 “稳” 字当头,低吸为主不追高

9 月核心是 “仓位灵活、板块抓低”:科技主线虽在但不追高,重点布局消费、中盘成长等低位板块;盯紧科技整合进展与消费电子事件,通过趋势股低吸把握机会,避开抱团高位股和追涨杀跌的坑。只要节奏踩对,震荡市也能赚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