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公司跟踪】
亚钾国际:2025 年以来,俄罗斯、白俄罗斯海外钾肥大厂减产而需求稳步增长,海内外钾肥价格触底回升,共振上行,2025H1,国内青海盐湖出厂均价为 2763 元 / 吨,同比 + 8.06%,温哥华 FOB 均价 1995 元 / 吨,同比 + 19.81%,西北欧 FOB 均价 2225 元 / 吨,同比 + 8.51%。
亚钾国际是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钾肥生产商,拥有老挝甘蒙省 263.3 平方公里钾盐矿权,折纯氯化钾资源储量约 10 亿吨。目前公司拥有 300 万吨 / 年氯化钾选厂产能装置,第二个、第三个 100 万吨 / 年钾肥项目均已进入矿建工程后期阶段,公司将全力推进项目的建设工作,力争尽快实现投产。公司产能的扩张将有利于反哺国内市场,缓解国内钾肥供需矛盾。
新品发布不断,机构称 9 月将迈入该行业传统旺季,AI 落地有望加速换机周期,这家企业客户包括华为、苹果
财联社资讯获悉,媒体报道,2025 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 5 日至 9 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 1900 家展商参展。众多中国企业携创新产品与技术亮相,展示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最新成果,引起广泛关注。
一、9 月进入消费电子新品密集发布期
9 月进入消费电子新品密集发布期。华为于 9 月 4 推出三折叠手机 MateXTs 非凡大师。9 月 5 日,小米集团总经理卢伟冰转发网友提问 “小米 16 真的提档了?” 并回答 “嗯,快了”;这意味着小米 16 发布或提档。此外,2025 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将于太平洋时间 9 月 9 日(北京时间 9 月 10 日凌晨)举办。Meta 有望于 9 月 17 日 MetaConnect 大会上发布全新 AI 眼镜。
世纪证券研报指出,9 月将迈入消费电子传统旺季,AI 手机及 AI 眼镜的新品发布有望带动消费电子产业链景气度上行,建议关注国内的消费电子相关的细分环节,如 SOC、指纹电子、面板、摄像头相关细分领域。
国盛证券认为,消费电子板块中长期成长逻辑依然稳固,AI 创新产业趋势明确,端侧 AI 落地有望加速手机等终端换机周期,并将驱动对硬件的升级,看好板块修复弹性。
二、相关上市公司:智动力、德赛电池
智动力主要从事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结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客户提供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产品及新能源汽车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耕耘消费电子数十载,与包括三星、谷歌、OPPO 在内的各大消费电子终端保持多年良好的合作关系。
德赛电池主要从事锂电池相关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上。公司客户智能手机类客户已覆盖国内外一线厂商,包括苹果、华为、OPPO、VIVO、荣耀、小米等。
杭州设立年度 2.5 亿元规模的算力券,机构指出算力全产业链仍处于行业早期成长阶段,这家公司已在杭州等地进行了算力相关布局
【杭州:设立年度 2.5 亿元规模的算力券 对采购智能算力服务和模型服务的终端企业给予不超过 30% 的补贴】财联社 9 月 9 日电,杭州市经信局就《杭州市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终端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强化数据、算力、算法等基础要素供给。每年评选不超过 5 个高质量开放数据集,按照不超过实际投入的 30% 给予奖励,同一单位年度最高奖励 100 万元,高质量多模态开放数据集奖励最高可提升至 200 万元。加快新型算力体系建设,对符合要求的算力设施项目按规定给予贴息支持。设立年度 2.5 亿元规模的杭州算力券,对采购智能算力服务和模型服务的终端企业,一般按不超过合同实际发生金额的 30% 给予补贴。到 2027 年,形成高质量数据集 20 个以上,投入市场的智算规模达到 100EFlops,培育具有行业重大影响力的垂直应用大模型 10 个以上。
一、阿里云营收超预期,AI 需求高速增长
8 月 29 日阿里巴巴发布 2026 财年 Q1 财报,该季度,阿里巴巴总收入 2476.5 亿元,同比增长 2%。其中阿里云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26% 至 334.0 亿元,增速创三年新高,阿里云增长主要由公共云业务收入增长所带动,其中包括 AI 相关产品采用量的提升。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的同比增长。
在 AI 需求高速增长的同时,公司看到计算、存储以及其他公共云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以支持 AI 应用。阿里云表示将继续对客户增长与技术创新进行投入,包括 AI 产品和服务,以提升 AI 领域的云采用量。该季度 AI + 云的 Capex 投资达 386 亿元,过去四个季度 AI 基础设施及 AI 产品研发上累计投入超过 1000 亿元。
二、算力全产业链仍处于行业早期成长阶段
华西证券认为,AI 在海外算力链持续业绩高增与指引抬高的背景下保持高位,中短期存在筹码切换的波动压力,国产算力链受国内需求拉动陆续补涨。长期看,在推理算力及模型迭代升级驱动下,算力全产业链仍处于行业早期成长阶段。其次,在算力平权、AI 应用推广进程中,包括国产算力、私有云、政企云一体机部署等需求有望加速落地。
三、相关上市公司:浙数文化、协创数据
浙数文化:子公司富春云科技目前已布局杭州、北京两地 3 个数据中心,目前已建成投产杭州富阳数据中心,北京四季青数据中心共计约 1 万组机柜,筹建杭州大江东富栖云数据中心。
协创数据:公司已在上海、北京和杭州等地搭建了算力研发体系,并将继续增加算力研发相关的人力和资源投入,为公司算力数据中心持续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关联个股 协创数据 +1.02% 浙数文化 -1.67%
这类资源品价格上涨,机构指出产业链已进入长景气周期,这家公司相关产品产能规模领先
盘中宝
财联社资讯获悉,行业媒体报道,9 月 9 日内蒙地区萤石市场行情价格上涨,目前 97% 萤石粉湿粉出厂含税价格主流报 3100 - 3200 元 / 吨,原料萤石矿资源仍显紧张,下游按需采购为主,后期萤石价格震荡上涨为主。
一、氟化工产业链已进入长景气周期
萤石(Fluorite),又称氟石,其主要成分是氟化钙(CaF2)。萤石上游原材料为萤石矿,下游主要用于冶金、建材、制备氟氢酸和氟化铝等。在化学工业中,萤石是制备氟化氢、氟化铝和氟化钠等氟化物化学品的关键原料。2024 年(估计数)全球萤石总储量为 3.2 亿吨,我国储量 8600 万吨占比 27%;2024 年全球萤石产量 950 万吨,我国产量 590 万吨占比 62%,我国是萤石全球储量、产量的第一大国。
信达证券认为,萤石供给受到储量、安全环保政策等的限制,下游制冷剂更新迭代和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发展支撑萤石需求,未来萤石价格在中长期有望高位运行。开源证券表示,氟化工产业链已进入长景气周期,从资源端的萤石,到碳中和最为彻底的行业之一制冷剂,以及受益于需求进发的高端氟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等化工子行业均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国内企业将乘产业东风赶超国际先进,全产业链未来可期,建议长期重点关注。
二、相关上市公司:金石资源、中欣氟材、永和股份
金石资源以萤石矿山采选为主业,拥有国内单一萤石矿山 8 个采矿权、2 个探矿权,采矿证规模 112 万吨 / 年;在海外布局蒙古国萤石资源;在内蒙古与包钢股份等合作萤石资源综合利用 “选化一体” 项目,产能规模领先。
中欣氟材拥有基础配套原料萤石、氢氟酸、氟制冷剂、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新材料等在内的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
永和股份共有 3 个采矿权和 2 个探矿权,已经探明萤石保有资源储量达到 485.27 万吨矿石量,目前正在进行矿山开采相关建设与开发工作。
这家 PCB 供应商进入 Nvidia 及 AMD 供应链体系实现量产交付
调研要点:
①这家 PCB 供应商进入 Nvidia 及 AMD 供应链体系实现量产交付,在人形机器人等产品领域推进项目定点和转量产准备,公司泰国工厂预计年内正式投产;
②风险提示:调研内容仅为机构与上市公司间的业务交流,不构成投研观点,信息以上市公司公告和分析师公开报告为准。
世运电路近期接待机构调研时表示,在 AI 浪潮下,当前 PCB 行业主要沿技术路径与材料升级的二维平面持续迭代,未来 PCB 行业将向以 PCB 为主体,结合先进封装技术与工艺的三维平面进行拓展。
目前,公司已探索出二维向三维增长行业拓展路径,立足汽车电子等高可靠性场景提供硬件集成方案,并希望用 “科技驱动电子电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 “技术协同 + 产业链整合” 双轮驱动,构建 “PCB - 半导体 - 封装” 一体化能力。
上半年,公司总营收达 25.79 亿元,同比增长 7.64%,归母净利润为 3.64 亿元,同比增长 26.89%。经营现金流规模超过净利润,且同比增长 29.93%。公司毛利率同比基本持平。
上半年,老客户需求进一步挖掘,并新增多个重量级客户。在 AI 业务方面,通过 OEM 方式进入 Nvidia 和 AMD 的供应链体系实现量产交付及持续参与新一代产品研发。新兴领域布局方面,在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等产品领域推进项目定点和转量产准备,人形机器人相关技术储备丰富。
公司现有硬板产能集中于江门鹤山总部,新建产能规划分布于泰国及江门两地。泰国正在建设先进制程产业园,今年 6 月厂房已封顶,正处于机电设备安装阶段,预计 2025 年 12 月正式投产。
下半年,公司拟投资 15 亿元建设 “芯创智载” 新一代 PCB 制造基地,生产芯片内嵌式 PCB(埋芯产品)和提升高阶 HD 产品产能。高阶 HD 结合芯片封装,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在 PCB 制造及半导体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风险提示:调研内容仅为机构与上市公司间的业务交流,不构成投研观点,信息以上市公司公告和分析师公开报告为准。
高温超导材料 + 激光核心部件,下游覆盖可控核聚变、激光武器等高爆发赛道,这家公司产业转型逐步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
联创光电(600363)精要:
①公司产业结构调整卓有成效,其中激光、高温超导等高科技壁垒产业逐步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
②参股子公司联创超导承担高温超导业务,可控核聚变领域磁体等总订单达 50 亿元左右,其中,用于关键技术验证的产品订单预计约 4 - 5 亿元,计划在 2024 - 2026 年形成销售收入;
③高能激光武器是反无人机的核心装备,公司与某院所强强联合,业务涵盖泵浦源器件、激光器、激光反无整机系统;
④中邮证券马强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72、7.11、8.69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46、37、30 倍,首次覆盖;
⑤风险提示:高温超导业务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高温超导材料 + 激光核心部件,下游覆盖可控核聚变、激光武器等高爆发赛道,这家公司产业转型逐步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
中邮证券马强最新跟踪覆盖联创光电,公司高温超导和激光新业迈入快速成长期。
公司布局大功率激光器件及装备、高温超导磁体及应用、智能控制部件、背光源及应用、电线电缆等产业板块。
高温超导:参股子公司联创超导承担高温超导业务,以高温超导磁体技术为核心,涵盖高温超导可控核聚变、高温超导电磁弹射、高温超导感应加热、高温超导磁控硅单晶生长四大应用领域。
可控核聚变领域,公司深度参与 “星火一号” 项目,磁体等总订单达 50 亿元左右,其中,用于关键技术验证的产品订单预计约 4 - 5 亿元,计划在 2024 - 2026 年形成销售收入。
激光业务:高能激光武器是反无人机的核心装备,公司与某院所强强联合,业务涵盖泵浦源器件、激光器、激光反无整机系统。
自 2020 年以来,公司激光产业板块陆续定型量产了 140W、400W 泵浦源产品。2025H1,子公司中久光电实现营业收入 1.14 亿元,同比增长 265%。
马强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72、7.11、8.69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46、37、30 倍,首次覆盖。
项目 \ 年度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3104 | 3527 | 3890 | 4323 |
增长率 (%) | -4.17 | 13.60 | 10.31 | 11.13 |
EBITDA(百万元) | 142.29 | 831.78 | 1009.52 | 1209.34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 241.19 | 572.01 | 710.50 | 869.43 |
增长率 (%) | -27.86 | 137.16 | 24.21 | 22.37 |
EPS(元 / 股) | 0.53 | 1.26 | 1.57 | 1.92 |
市盈率(P/E) | 109.10 | 46.00 | 37.03 | 30.26 |
市净率(P/B) | 6.34 | 5.75 | 5.05 | 4.39 |
EV/EBITDA | 149.48 | 30.98 | 25.38 | 21.09 |
工信部将研究出台人工智能 + 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机构称 AI 将赋予工业智能化制造更大发展潜力、更强劲增长动能,这家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工业能效管理业务的企业之一
电报解读
2025.09.09 10:52 星期二
// 电报内容
【工信部:将研究出台人工智能 + 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财联社 9 月 9 日电,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研究出台人工智能 + 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部署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任务,制定人工智能 + 制造转型路线,发布实施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南。
// 电报解读
一、人工智能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技术,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加速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刻改变工业生产模式和经济发展形态,将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2024 年 7 月 2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 版)》。《建设指南》提出,到 2026 年,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50 项以上,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 100 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凸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20 项以上,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化发展。
在此之后,今年 6 月 3 日,工信部主持召开会议,研究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思路举措。会议强调,要夯实产业基础。强化算力供给,统筹布局通用大模型和行业专用大模型,注重软硬件适配,加快建立高质量行业数据集,提升重点产品装备的智能化水平。要塑造应用优势。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署,加快凝练应用场景需求,加快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升级,变革生产管理模式。
二、AI 将赋予工业智能化制造更大发展潜力、更强劲增长动能
信达证券指出,在工业领域,传统 AI 模型(如数据分析预测、工业视觉等)应用已经相对成熟,但大语言模型(LLM)应用方兴未艾。LLM 应用正按照经营管理侧、生产控制侧、研发设计侧的顺序逐步落地,早期落地以企业知识库应用和数据分析应用等业务支持系统为主,尚未涉及核心设计和生产环节。
华泰证券认为,生成式 AI 将赋予工业智能化制造更大发展潜力、更强劲增长动能、更广阔应用场景。看好:1)研发设计,AI 有望增进用户使用 EDA/CAD 设计及 CAE 仿真优化等软件的效率;2)生产制造,AI 有望强化工业机器人的信息处理、感知执行等能力;3)管理服务,AI 已经被用于基本办公领域,预计未来将进一步扩展至供应链管理、客服服务和市场营销等其他应用场景。
三、相关上市公司:能科科技、智微智能
能科科技:公司主要从事以智能配电技术、传动电控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为基础,通过系统集成完成工业节能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是国内最早从事工业能效管理业务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的产品包括工业电气节能系统集成、能源管理系统平台两大类。
智微智能:“智微工业” 为公司旗下自主品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行业研究,深度挖掘应用终端的需求和痛点,提供系列产品矩阵,包括:工业计算机系列、嵌入式单板系列、Box PC 系列、工业显示系列、工业 ARM 系列、AI 边缘网关系列、工业交换机系列、工业服务器系列等。
关联个股 能科科技 +2.71% 智微智能 -2.01%
光通信技术迎来重大突破,国内外大厂加速布局该产品,这家公司拥有全套关键原材料自研能力
财联社资讯获悉,近日,由微软支持的 Lumenisity 研究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新型空芯光纤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低的信号衰减水平。这一成果于 9 月 1 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上,标志着光通信技术迎来重大突破。
一、空芯光纤将为光纤光缆市场带来可观的结构性增量
空芯光纤以空气为传输介质,其具备更低时延和更低损耗两种主要特性,是未来 AI 数据中心互联的主要品种。空芯光纤的导光原理是以特殊微结构形成的光子禁带或反谐振效应来抑制纤芯中光的横向泄漏,实现低折射率纤芯中的轴向光传输。空芯光纤中绝大部分光能量(95% 以上)在空气芯中传输,非线性效应和延迟较小,损伤阈值高,热稳定性好,且其超低时延(较传统光纤降低 30%)和超低损耗(0.1dB/km 以下)特性,可支撑金融高频交易、AI 算力集群跨地域互联等时延敏感场景。
随着 AI 驱动数据中心互联需求的增加,光纤产业加速演进,微软以及国内外大厂也在加速布局空芯光纤。银河证券指出,空芯光纤在金融高频交易、分布式智算中心等时延敏感场景,IDC 互联、长距离大容量长距离传输场景,工业与医疗激光、量子通信等高功率特殊场景中应用广阔。空芯光纤商用再加码将为光纤光缆市场带来可观的结构性增量,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加速打开。
二、相关上市公司:长飞光纤、亨通光电、长盈通
长飞光纤已拥有空芯光纤全套关键原材料自研能力,技术水平全球领先。
亨通光电在空芯光纤领域,公司已突破关键技术。2025 年 7 月,公司空芯反谐振光纤亮相;在特定波段实现≤0.2dB/km 国际先进水平损耗值,自主创新突破了全链条核心制备技术体系,具备批量交付能力,为未来多场景应用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长盈通表示,在空芯光纤方面,公司进一步优化了空芯反谐振光纤与空芯光子带隙光纤的性能,在空芯光子带隙光纤中引入了保偏特性,并通过实验验证达到预期效果,为公司未来在大数据、AI、大带宽等领域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涨超 20%,QuantumScape 演示固态电池 “上车”,机构称固态电池行业正迎来产业化关键期,这家公司客户包括 QuantumScape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纳指创收盘新高】财联社 9 月 9 日电,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琼斯指数涨 0.25%,标普 500 指数涨 0.2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 0.48%,创收盘新高。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亚马逊涨超 1%,苹果跌 0.74%。芯片股多数上涨,博通涨超 3%,阿斯麦、台积电、西部数据涨超 1%。
固态电池开发商 QuantumScape 周一在慕尼黑车展上完成其 QS 固态锂电池为真实车辆供电的首次现场演示。演示使用经过改装的杜卡迪摩托 V21L 赛车,配备使用 QuantumScape Cobra 工艺生产的 QSE-5 固态电池。公司表示,大众旗下奥迪的专家为这辆示范车以及 QS 固态电池电芯设计了首创的电池系统。QuantumScape 收涨 21.05%。
一、机构称固态电池行业市场空间巨大,正迎来产业化关键期
固态电池较传统液态电池的核心差异为电解质,相比而言存在安全性好、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好等优点。固态电池相比液态电池存在诸多优点:
第一,固态电池热稳定性好,传统液态电解质主要为易燃易挥发的六氟磷酸钠,漏液、碰撞起火等隐患始终难以解决,而固态电池在热失控初始温度能够达到 600℃以上,并且穿刺基本不起火,安全性大大提升;
第二,目前液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已达到 250-300Wh/kg,基本达到理论最高值,而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到 500Wh/kg 以上,得以提升的关键在于固态电解质适配更高能量密度的正负极材料;此外,固态电池在倍率性能、循环寿命方面均优于液态电池。
根据 EVTank 的预测数据,2030 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614GWh,2024-2030 年出货量 CAGR 超 80%,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亦有望持续扩大,2027 年为加速节点,到 2030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00 亿元。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固态电池行业市场空间巨大,正迎来产业化关键期。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市场需求升级和技术持续迭代,固态电池行业产业化节奏逐渐清晰、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技术路线逐步聚焦和应用场景逐渐扩展。产业化层面,2025-2026 年国内中试线密集落地,启动全固态装车验证,2027 年全固态电池将实现小批量装车,2028-2029 年有望先在低空经济、机器人等高价值量领域率先放量,2030 年进入中高端动力领域规模化应用阶段。
二、相关上市公司:天奈科技、上汽集团
天奈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QuantumScape 是公司的客户,对公司产品采购目前以单壁碳纳米管为主。
上汽集团:2020 年,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QuantumScape、SolidEnergy、清陶等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加快新一代锂电池、固态电池的国内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