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和兴:半导体设备+人形机器人,公司智能装备产品主要包括检测类和制程类,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数字能源、OLED柔性屏等显示器件等电子产品的检测、生产领域;MLCC产品定位上坚持差异化策略,重点开发高附加值的中高压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为逆变器、电源管理及充电控制模块等)、高频微波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为高频微波通信、各种5G终端设备及无线通信设备等)。
公司电子元器件领域的主要产品包括高频常规系列MLCC、高频中高压系列MLCC、X7R材料常规系列MLCC、X7R材料中高压系列MLCC、多芯组瓷介电容器、X2Y滤波器等。MLCC产品目前产能利用率较高,在手订单充足,公司与终端客户华为昇腾-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主要为其提供夹具和测试平台等产品,公司有为华为折叠屏手机提供折叠屏铰链检测、开合手感检测异响检测等设备。公司为海思提供测试设备和夹具等产品。
公司新增资的深圳市鹰富士机器人有限公司主要研发应用型机器人,包括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后续将联合客户开发。公司拟以简易程序募资1.675亿元投向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项目,紧抓国产替代需求,提升研发及产能。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生产能力,公司持有的阿根廷Cauchan-Olar0z项目的含锂卤水资源量为约合2458万吨LCE,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盐湖提锂项目之一,支持年产量超过4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并持续40年。公司在储能领域有技术储备,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已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发展储能业务。
孙公司新余赣锋电子研发生产的324Wh电池组,标称电压达72V,最高放电倍率可达7C,支持1C快充,达到IP67防水等级,且具备温度采集功能,保障各类场最下终端设备的正常使用,满产状态下,一天可生产600套机器人电池组,系统搭载囍锋自研BMS方案,SOC精度约3%-5%,每200毫秒进行一次数据采集,实现充放电过程中的自动校准,目前,该系列电池已被用于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产品中。
万向钱潮:公司正着力突破行星滚柱丝杠、关节精密轴及精密减速器等关键部件,相关产品已向行业头部客户送样。
公司计划于2025年建成年产能10万套人形机器人用滚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产线;并于2026年将微型圆锥滚子轴承、交叉滚子轴承等机器人专用轴承的产能提升至120万套,同时,公司持续加强研发能力建设,预计今年完成高速轴承试验能力建设,并推进精密减速器总成研发,系统构建在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的自主供应能力。有望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称国产 GPU 新兴企业成功上市,有望加速国内 AI 芯片产业链的国产化进程,快速整理摩尔线程相关标的(附表)
【摩尔线程科创板 IPO 将于 9 月 26 日上会】财联社 9 月 19 日电,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 2025 年 9 月 26 日召开 2025 年第 40 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议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摩尔线程 2020 年成立,专注研发设计全功能 GPU 芯片及相关产品。
上交所官网 9 月 19 日显示,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 9 月 26 日召开 2025 年第 40 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核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 IPO 事项。业内认为,这意味着,摩尔线程有望成为第一家完成 IPO 里程碑的国产 GPU 新贵。
一、摩尔线程以全功能 GPU 为核心,提供计算加速的基础设施和一站式解决方案
2024 年 11 月,摩尔线程与中信证券签订辅导协议并进行辅导备案登记。2025 年 6 月 18 日,证监会网站披露了摩尔线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完成报告。6 月 30 日,摩尔线程科创板 IPO 申请获上交所受理。9 月 5 日和 9 月 18 日,摩尔线程关于首轮和第二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挂网。
资料显示,摩尔线程成立于 2020 年 6 月,实际控制人张建中控制公司 44.07% 股份。摩尔线程成立后曾获得五源资本、红杉中国、联想创投、腾讯、深创投、字节跳动、小马智行、中国移动旗下产业基金等机构投资。
摩尔线程表示,公司以全功能 GPU 为核心,致力于向全球提供计算加速的基础设施和一站式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强大的 AI 计算支持。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 GPU 领军企业,为融合 AI 和数字孪生的数智世界打造先进的计算加速平台。
二、国产 GPU 新兴企业成功上市,有望加速国内 AI 芯片产业链的国产化进程
根据 IDC 数据,随着我国加速芯片市场规模增长,本土 AI 芯片品牌的出货量也在不断上升,2024 年出货超过 82 万张,份额约为 30%。根据 TrendForce,中国 AIServer 市场预计外购英伟达、AMD 等芯片比例会下降至 2025 年的 42%,而本土芯片供应商(如华为海思、寒武纪等)在国有 AI 芯片政策支持下,2025 年预计占比将提升至 40%。在中美科技博弈下,海外高端芯片断供,国内数据中心、大模型企业逐步转向国产方案,若国产 GPU 新兴企业成功上市,不仅验证了资本市场的长期信心,更有望加速国内 AI 芯片产业链的国产化进程。
上海证券章锋认为,国产 GPU 虽然还未到对标国外产品的水平,但已经能够满足部分对算力有一定要求的应用场景,目前国产 GPU 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将从 “可用” 阶段进入 “好用” 阶段。
三、相关上市公司:联美控股、科华数据
联美控股:公司通过全资下属公司拉萨联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了摩尔线程,投资总额为 10000 万元。
科华数据:公司与摩尔线程在数据中心业务(包括液冷)、算力业务积极开展合作。
利和兴:摩尔线程为公司客户。
摩尔线程相关标的
财联社电报解读、星矿数据联合策划
股票简称 | 题材信息 |
参股 | |
初灵信息 | 公司所认购的北京中移数字新经济产业基金为摩尔线程的参股方。 |
溢趣科技 | 公司基于战略布局和多元化发展的考虑投资摩尔线程。 |
联美控股 | 公司通过全资下属公司拉萨联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了摩尔线程,投资总额为 10000 万元。 |
和而泰 | 根据摩尔线程公开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公司持股比例为 1.0262%。 |
圣元环保 | 公司于 2021 年通过认购中原前海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的基金份额 3 亿元人民币间接参与了摩尔线程的投资。该基金投资摩尔线程金额为人民币 2973.5 万元,投资比例为 0.2423%。 |
算力 | |
铜牛信息 | 公司已与摩尔线程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各自资源、技术及市场优势,共同探索智能算力的新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在算力服务、智能算力中心建设、智算技术研发、DeepSeek 应用场景创新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
科华数据 | 公司与摩尔线程在数据中心业务(包括液冷)、算力业务积极开展合作。 |
光环新网 | 公司及子公司光环云数据有限公司与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约定三方将根据各自资源聚焦蓬勃发展的智能算力市场,共同打造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应用所需的算力网络。 |
东华软件 | 公司携手摩尔线程计划在高新区投资建设新一代全功能国产 GPU 服务器生产运营总部基地,打造国产 GPU 超算国产化产业生态。 |
威星智能 | 公司、摩尔线程及贵安新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同建设贵安摩尔算力中心,构建大数据、AI 训练与推理、图形渲染与物理仿真平台。 |
胜宏科技 | 公司已与摩尔线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
青云科技 | 公司与摩尔线程于 2024 年达成合作,双方以青云 AI 智算产品及服务、摩尔线程全功能 GPU 的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聚焦国产化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和数字化建设,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政企市场数字化应用深度融合,共建 AGI 时代的国产智能算力繁荣生态,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大局。 |
杰创智能 | 公司的子公司广州常青云科技有限公司与摩尔线程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摩尔线程基于全功能 GPU 与先进 MISA 架构,已经建立了从芯片、板卡、集群到软件的全栈 AI 产品线。常青云则以算力为核心,以平台为依托,全面支持国产芯片、操作系统,具备自主可控、一云多芯、轻量易用、稳定可靠、安全可信等核心能力,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共同为国产 AI 算力新生态建设赋能。 |
超图软件 | 超图软件与摩尔线程共同打造了 “摩尔线程全功能 GPU 加速三维 GIS 全国解决方案”。 |
合作 | |
弘信电子 | 公司在 2023 年与摩尔线程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利和兴 | 摩尔线程为公司客户。 |
南威软件 | 公司目前与摩尔线程建立了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公司软件已完成了对摩尔芯片的适配。 |
浙大网新 | 公司作为摩尔线程的代理商,主要代理其产品。 |
麦捷科技 | 公司目前已有部分电感产品供应摩尔线程。 |
平治信息 | 公司操作系统、云桌面产品已与摩尔线程公司产品开展研发适配,后续将持续推进适配优化工作。 |
工信部研究编制《“十五五” 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机构称固态电池在产业周期与技术进步共振下,设备环节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这家公司签署了 2Gwh 固态电池的 4 亿元量产订单
【工信部:研究编制《“十五五” 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财联社 9 月 19 日电,2025 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工信部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产业链优势。下一步,将加强产业统筹布局,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面向中长期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趋势,研究编制《“十五五” 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和系统布局。积极探索协同协调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差异化、特色化开展锂电池产业规划布局。(证券时报)
一、近期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持续推进
近期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持续推进,政策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 2025—2026 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领域重点专项,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基础研究。
产业端,固态电池技术在持续突破,多家电池头部企业明确量产计划。宁德时代计划于 2027 年小批量生产全固态,国轩高科表明公司已完成第一代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初步设计规划,产能规模确定为 2GWh,计划 2027 年前实现规模化量产。
亿纬锂能宣布其 “龙泉二号” 全固态电池研发成果成功下线,一期产线将于 2026 年 12 月建成,具备 60Ah 电池制造能力;二期计划于 2026 年 12 月实现 100MWh / 年产能交付。当升科技表示公司 2024 年年底建成全固态电池小试线,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建成设计产能达 0.2GWh 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向战略合作伙伴交付 60Ah 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并计划在 2026 年将全固态电池产能进一步放大至 GWh 级别。同时应用端,多家车企也纷纷布局固态电池项目,加速推进固态电池装车应用。
二、产业周期与技术进步共振,机构看好设备环节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
凭借高能量密度、卓越安全性及宽温域适应性等核心优势,固态电池不仅能够逐步替代现有液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应用,更有望开拓低空、机器人和数据中心等新兴市场。
兴业证券王帅认为,从设备角度来看,与液态电池相比,前道工序中的干法电极设备与中道的固态电解质等静压设备是最显性变化,因此在固态电池初期阶段,市场对最显性变化的环节关注度较高,然而随着固态电池产业化逐步清晰,后道工序的重要性也逐渐明确。固态电池在化成环节,对压力的要求与液态电池相比大幅提升,带动单件价值量提升,同时受限于固态电解质化成时的倍率较低,对高压化成分容设备的需求量预计也将提升。随着中试线的陆续落地以及锂电扩产周期的重启,设备环节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继续看好产业周期与技术进步共振。
三、相关上市公司:海目星、赢合科技
海目星: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具备较强的新设备技术开发能力,目前已与成羿能源签署了 2Gwh 固态电池的 4 亿元量产订单,这是行业内首个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设备的可量产商用订单。
赢合科技:向国内某头部电池企业发货的一批核心固态电池设备 —— 固态湿法涂布设备、固态辊压设备及固态电解质转印设备,已顺利到达客户现场。此次交付的设备将用于客户国内工厂中试线建设,标志着双方在固态电池制造工艺与装备协同创新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8 月招标创历史新高,该领域装机近五年增 20 倍,机构称国内外行业需求均呈现高景气,这家企业已为示范项目供货
财联社资讯获悉,近日,四川省成都市经信局印发通知,启动 2024 年储能项目运营补贴的申报工作,拟对 2023 年以来新建投运的储能项目(抽水蓄能项目除外),按年实际放电量给予 0.3 元 / 千瓦时的运营补贴,装机规模 5 万千瓦以下的,单个项目年度最高补贴为 500 万元;装机规模 5 万千瓦(含)至 10 万千瓦以下的,单个项目年度最高补贴为 800 万元;装机规模 10 万千瓦(含)以上,单个项目年度最高补贴为 1000 万元。
一、8 月国内储能招标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2024 年末中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突破 1 亿千瓦时,近五年累计增长了 20 倍,储能电池和系统出货量分别占全球市场的 90% 和 70% 以上。
浙商证券研报指出,8 月国内储能招标创历史新高,根据储能与电力市场,今年 6 月国内储能市场共计完成 25.8GW/69.4GWh 储能系统和含设备的 EPC 总承包招标工作,另外还有 13.3GWh 储能电芯和直流侧采购落地。从项目类型看,8 月独立储能 / 集采 / 可再生能源储能项目 / 用户侧储能项目分别占总规模的 55.5%/38.3%/4.5%/1.8%。1 - 8 月,国内储能招标规模达到 80GW/272GWh,同比增长 131%/191%。展望后续,随着各省 “136 号文” 承接方案逐步落地,大储盈利模式逐步明晰并优化,储能需求开始由政策导向转变为市场导向。后续若容量电价推广,经济性将更加显现。商业模式的边际改善推动国内储能需求超预期。此外,除了国内储能需求高景气以外,海外储能也呈现高景气。
二、相关上市公司:盛弘股份、艾罗能源
盛弘股份表示,在储能领域,相关产品适配交直一体系统,可优化大型储能电站能效。
艾罗能源是国际知名的光伏储能系统及产品提供商,向全球客户提供光伏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以及并网逆变器等产品,产品应用于家庭、工商业和大型电站场景等。在西藏的阿里结则茶卡盐湖示范项目中,采用了艾罗地面电站级并网逆变器 C3 - GRANDHV。
这类 AI 生产力工具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当前行业处在高成长性赛道的早期阶段,这家公司已推出相关 AI 产品
财联社资讯获悉,近日,多模态赛道明星创业公司生数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 A 轮融资。新一轮融资将用于模型研发和技术创新,探索多模态大模型的智能上限和应用广度,同时将持续加强产品拓展、用户服务、产业合作和全球商业布局。
一、视频生成已经初步进入影视、电商、广告场景成为生产力工具
生数科技融资负责人表示,多模态生成技术在数字内容产业的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但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多模态生成将重塑全球数字内容的生产方式,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内容生产与消费环节。文生视频领域,随着 Sora、Pika 等海外竞品的出现正在推动赛道进入 “争速赛段”,技术能力差距逐渐缩小,用户体验和商业化速度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在商业化上,生数科技透露,自 2023 年发布对标 Sora 的视频大模型 Vidu 以来,生数科技用 8 个月实现年度经常性收入突破 2000 万美元,业务覆盖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生成视频超 4 亿条。
中金公司指出,2024 年 OpenAI 发布 Sora,引发视频生成概念元年开启,数字孪生技术路径收敛,也开启了视频生成商业化元年。进入 2025 年,视频生成美学质量、角色一致性、清晰度、生成效率大幅进步,视频生成已经初步进入影视、电商、广告场景成为生产力工具,各家以垂类 SaaS 订阅制形成早期商业模式。根据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2024 年 AI 视频生成全球规模约 6 亿美元,根据中金公司测算,中期 P 端和 B 端生产力工具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00 亿美元,如下探到 C 端生产力市场则具备更广阔空间,当前处在高成长性赛道的早期阶段。
二、相关上市公司:昆仑万维、华策影视、中文在线
昆仑万维推出 Matrix - Zero 世界模型。该模型包含 3D 场景生成大模型与可交互视频生成大模型两部分,后者提供以用户输入为核心驱动的可交互空间智能视频生成方案,支持根据用户实时输入生成互动视频效果,具备更精准控制的 Action Model。
华策影视已经 A 能力融入从内容研发、评估到制作、分发的每个环节,大大提高了业务节点的效率。文生视频方面,依托于华策语料和知识库,在短剧空镜头、大场面远景制作、测试片和宣发等业务场景均已有使用。
中文在线表示,依托 “逍遥大模型” 文本生成及理解能力、结合业界领先的多模态 AI 视频生成技术,公司打造覆盖智能广告投放全流程的逍遥 AI Agent 系统。
同时受益先进制程 + 固态电池带动价值量大幅提升,分析师看好公司 “设备 + 耗材” 成长逻辑优秀,且在手订单饱满,是基本面稳健低估值标的
美埃科技(688376)概要:
①公司为国内洁净室设备龙头,截至二季度末,存货 / 合同负债为 7.21/3.06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3%/128%,在手订单饱满,收入端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②华西证券黄瑞连认为,除了半导体业务外,固态电池同样对生产环境洁净度提出更高要求,有望带动价值量大幅提升;
③随着技术迭代,无论是半导体还是固态电池均对生产环境洁净度提出更高要求,公司市占率超 30%,且今年出海加速,已进入海外半导体龙头供应链;
④黄瑞连认为公司 “设备 + 耗材” 成长逻辑优秀,是基本面稳健低估值标的,预计 20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2.55/3.53/4.44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3%/38%/26%,对应 PE 为 29/21/17 倍;
⑤风险因素:锂电新技术进展不及预期。
同时受益先进制程 + 固态电池带动价值量大幅提升,分析师看好公司 “设备 + 耗材” 成长逻辑优秀,且在手订单饱满,是基本面稳健低估值标的
国内半导体扩产提速,华西证券黄瑞连认为,美埃科技是基本面稳健低估值标的,公司为国内洁净室设备龙头,除了半导体业务外,固态电池同样对生产环境洁净度提出更高要求,有望带动价值量大幅提升。
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 9.35 亿元,同比增长 23.51%,并且截至二季度末,公司存货 / 合同负债为 7.21/3.06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3%/128%,在手订单饱满,收入端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此外,随着技术迭代,无论是半导体还是固态电池均对生产环境洁净度提出更高要求,公司市占率超 30%,且今年出海加速,已进入海外半导体龙头供应链。
黄瑞连看好公司业绩稳健增长,成长性较好,预计 20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2.55/3.53/4.44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3%/38%/26%,对应 PE 为 29/21/17 倍。
盈利预测与估值
财务指标 | 2023M | 2024M | 2025E | 2026E | 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1,505 | 1,723 | 2,257 | 2,931 | 3,592 |
yoy(%) | 22.7% | 14.5% | 31.0% | 29.9% | 22.5%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173 | 192 | 255 | 333 | 444 |
yoy(%) | 40.8% | 10.8% | 33% | 38% | 26% |
毛利率(%) | 26.7% | 29.6% | 29.3% | 29.9% | 30.4% |
每股收益(元) | 1.29 | 1.43 | 1.90 | 2.42 | 3.31 |
ROE | 10.6% | 10.7% | 12.6% | 15.2% | 16.4% |
市盈率 | 42.43 | 38.27 | 28.85 | 20.86 | 16.55 |
资料来源:Wind,华西证券研究所 |
一、“设备 + 耗材” 成长逻辑优秀
2025 年公司出海加速,进入海外半导体龙头供应链,叠加锂电客户突破,预计设备端订单持续向好。
此外,公司风机过滤单元具备出色耗材属性,2024 年耗材收入超 5 亿元,收入占比超 30%(最早仅占 5%),且盈利水平出色。
简单测算:2019 - 24 年公司收入合计超 70 亿元(主要为设备收入),假定每年耗材更换需求约占设备价值量的 10%,对应 2025 年耗材收入约在 7 亿元级别。随着存量设备增加,将持续贡献稳定利润。
二、深度受益半导体 / 新能源电池新技术产业趋势
随着技术迭代,无论是半导体还是固态电池均对生产环境洁净度提出更高要求,带动价值量大幅提升,公司深度受益。
(1)半导体:国内先进制程扩产需求广阔。
二季度台积电 7nm 以下收入为 223 亿美元,国内仅中芯国际拥有少量 n+2 产能,先进制程扩产将是确定的产业趋势。从整体资本开支来看,每万片 7nm 芯片的资本开支是 28nm 的翻倍,相应洁净室价值量也将显著提升。
(2)相较液态电池,新能源电池新技术对于洁净度要求进一步提高。
全球各大电池制造商和汽车厂商加速推进固态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公司和头部电池厂商均有多年合作,技术角度从半导体切入属于降维打击,后续将深度受益电池厂商的固态电池扩产浪潮。
这家精密电子元器件制造商数据中心订单显著突破,二季度营收创新高
调研要点:
①这家精密电子元器件制造商二季度营收创新高,数据中心订单上半年显著突破,公司在服务器领域布局持续兑现,为客户供应供电架构整套产品解决方案;
②风险提示:调研内容仅为机构与上市公司间的业务交流,不构成投研观点,信息以上市公司公告和分析师公开报告为准。
顺络电子于 9 月 15 - 16 日接待机构调研时表示,数据中心是公司战略布局新兴战略市场之一,从服务器整体供电架构出发,为客户供应从一次电源、二次电源、三次电源(各类 xPU 芯片、网卡、内存、SSD 周边)的一整套产品解决方案。一次电源以大型功率类的器件为主,应用于交直流电转换、高低电压转换等应用场景。公司从车规级大功率器件业务出发,为 AI 服务器的应用场景定制生产各类配套产品。二次电源为 48V 转 12V 直流供电,网络各类电感、变压器产品为客户解决供电难题。
三次电源中,公司提供的各类元器件产品为 xPU 芯片(CPU、GPU、ASIC)、网卡、内存、SSD 等应用场景供电,产品包括各类工艺的新型 AI 电感(组装 / 铜磁共烧 / 模压 / 一体成型工艺)、钽电容产品及多种类配套产品等,为功率半导体类客户及各类 AI 服务器类客户提供一站式元器件解决方案。
太平洋证券分析师表示,公司 Q2 创季度营收新高,主要由于公司在端侧 AI、数据中心、汽车电子领域实现放量,推动整体营收快速增长,其中数据中心订单在上半年显著突破。
全球算力基建爆发,公司在服务器领域布局成果持续兑现,产品覆盖 AI 服务器、DDR5、企业级 SSD 等高景气应用场景。2025 年上半年,公司应用于数据中心电源管理领域的各类模压平台功率电感销售增速明显提升,客户进展顺利。DDR5 进入大规模渗透阶段,由于 DDR5 供电架构变化,电感形态轻薄化且低损耗化,公司推出的低损耗系列产品,已经在多家海外 PMC 厂家测试认证并通过 JEDEC 效率标准。
风险提示:调研内容仅为机构与上市公司间的业务交流,不构成投研观点,信息以上市公司公告和分析师公开报告为准。
光刻胶 + 先进封装,ArF 光刻胶实现销售,并建成多条光刻胶研发生产线,存储芯片蚀刻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家公司先进封装材料持续迭代
9 月 17 日,工信部征集 2025 年度重点产品、工艺 “一条龙” 应用计划推进机构,以推动自主创新基础产品和工艺推广应用为目标,聚焦高性能一体化电动关节模组等 116 个重点方向,其中包括光刻胶(围绕芯片半导体高端光刻领域需求,开展 ArF、ArFi 光刻胶以及与之配套的光刻胶树脂、光产酸剂的研发,推动光刻胶的批量应用)技术等。
光刻胶是国际上技术门槛最高的微电子化学品之一,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中,光刻和刻蚀技术是精细线路图形加工中最重要的工艺,占芯片制造时间的 40%-50%,光刻胶是光刻工艺得以实现选择性刻蚀的关键材料。根据 Gartner 的预测,全球光刻胶市场未来几年将保持强劲增长,预计到 2028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75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 8.7%。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随着下游光刻胶国产化 0-1 的突破及部分 1-N 的放量,上游的关键原材料的国产化也正在进行时。同时,不同于早期的纯政策推动,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下,下游对材料国产化的需求愈发迫切,也将促使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协同,加速测试和认证步伐。产业链相关公司包括:
1、“1-N” 的材料:建议关注彤程新材、强力新材。高端干膜的产业化,主要关注容大感光的项目进程。
2、材料平台型企业:雅克科技、彤程新材。
3、产业链一体化:华懋科技。
图 21:主要上市公司情况
公司类型 | 公司名称 | 股票代码 | 产品矩阵 | 市值(亿元) | PE(TTM) | 23FY | ||
收(亿元) | 毛利率 | 净利率 | ||||||
材料 | 世名科技 | 300522.SZ | 色浆、添加剂等 | 43.1 | 226 | 6.8 | 26.0% | 2.6% |
材料 | 强力新材 | 300429.SZ | 电子材料、感光材料、半导体及显示材料 | 75.6 | -149 | 8.0 | 24.2% | -5.7% |
材料 | 容大感光 | 300576.SZ | 油墨、PCB 光刻胶 | 144.4 | 130 | 8.0 | 36.0% | 10.6% |
材料 | 八亿时空 | 688181.SH | 中间体、OLED 材料、KrF 树脂 | 47.1 | 65 | 8.0 | 41.5% | 13.3% |
平台型公司 | 雅克科技 | 002409.SZ | 新材料、新能源、电子材料等多种产品 | 293.6 | 35 | 47.4 | 31.3% | 12.7% |
平台型公司 | 彤程新材 | 603650.SH | 橡胶化学品、电子化学品、可降解材料等 | 204.9 | 41 | 29.4 | 23.7% | 13.7% |
产业链一体化 | 华懋科技 | 603306.SH | 光刻胶单体、树脂、光敏及成品 | 101.2 | 35 | 20.6 | 30.6% | 11.1% |
资料来源:wind,各公司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
龙头公司:上海新阳
1、存储芯片蚀刻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先进封装材料持续迭代
公司目前形成了拥有完整自主可控知识产权的电子电镀、电子清洗、电子光刻、电子研磨、电子蚀刻五大核心技术,用于晶圆电镀与晶圆清洗的第二代核心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用于存储芯片蚀刻的第五大核心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作为集成电路制造用关键工艺材料研发型企业,致力于加速关键工艺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及产品突破。在集成电路制造及先进封装材料领域,公司开发的用于芯片铜互连的电镀系列产品 —— 大马士革工艺材料、硅通孔工艺(TSV)等材料被广泛应用。经过多年的技术开发,公司集成电路制造用铜互连电镀材料,已经实现高效、均匀及结晶良好的电镀效果,并持续进行技术迭代中。
在集成电路制造用清洗及蚀刻技术方面,公司干法蚀刻后清洗液产品已经实现 14nm 及以上技术节点全覆盖,产品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广泛应用于逻辑电路、模拟电路、存储器件等集成电路制造客户。2024 年公司开发的先进制程干法刻蚀清洗液多款新产品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及验证工作正顺利推进,进一步扩展公司清洗液产品的应用市场,凭借卓越的技术优势与优质的市场服务体系,公司集成电路制造用铜 / 铝制程清洗系列产品地位持续巩固。公司原创开发的用于芯片制造的蚀刻液产品,目前已有三代技术产品实现规模化市场销售。
2、ArF 光刻胶实现销售,并建成多条光刻胶研发生产线
在集成电路制造用高端光刻胶开发方面,公司依托自身的技术实力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已建成包括 i 线、KrF、ArF 干法、ArF 浸没式各类光刻胶在内的完整的研发合成、配制生产、质量管控、分析测试平台,为国内芯片企业提供多品类光刻胶产品,部分品类已实现产业化,少数品类关键光学数据处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已成为国内光刻胶供应链中重要一环。
9 月 10 日,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ArF 浸没式光刻胶已有销售订单。截至 2025 年半年度,在国内已投入运行的集成电路生产线中,公司已成为 56 条 12 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和 23 条 8 寸集成电路生产线的 Baseline(基准材料),占比分别超过 70% 和 60%。
在集成电路制造用化学机械研磨液技术与产品开发方面,公司成熟的 STI slurry、Poly slurry、W slurry 等系列产品在客户端测试验证已完成,可覆盖 14nm 及以上技术节点,并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客户数量不断增加,销售额快速增长。
3、合肥产线提高产能规划并追加 10 亿元投资
为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国内半导体材料行业的领先地位,公司结合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及整体发展规划,通过调整合肥新阳产线布局,对项目原有规划产能进行优化,产能扩充至 4.35 万吨,并追加投资至 10.49 亿元。同时,稳步推进上海化学工业区项目建设。此外,为进一步扩大产品产能,公司计划在现有厂区旁,投资建设年产 50000 吨集成电路关键工艺材料及总部、研发中心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人民币 18.5 亿元。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97 亿元,同比增长 35.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3 亿元,同比增长 126.31%。半导体行业实现营业收入 7.09 亿元,同比增长 53.12%。报告期内,公司集成电路制造用关键工艺材料的销量实现了显著增长,晶圆制造用电镀液及添加剂系列产品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张,集成电路制造用清洗、蚀刻系列产品在客户端的应用进展顺利,销售额持续攀升。
以上信息是财联社由公司研报、公告、机构调研等公开信息综合整理,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端侧 AI 落地的重要应用场景,英伟达与英特尔合作有望加速这类产品发展,这家公司相关领域多款产品顺利完成开发与交付
财联社资讯获悉,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发文表示,英伟达与英特尔合作有望定义 AIPC 并加速其发展。对英伟达而言,自行开发 Windows on ARM 处理器的不确定性高;对英特尔而言,要在 GPU 领域快速提升竞争力难度高。两者合作(CPU+GPU)有望在 PC 生态中形成强综效与优势。服务器方面,英特尔拥有 x86 服务器企业客户与充足资源;英伟达拥有技术优势,若双方高度整合技术与销售优势,将有机会显著受惠于庞大的潜在需求。
一、AIPC 是端侧 AI 落地的重要应用场景,将推动 PC 产业生态加速迭代
市场分析机构 Canalys 发布最新报告显示,2025 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 PC(个人电脑,包括笔记本和台式机)市场表现强劲,出货量达 1020 万台,同比增长 12%;同时,平板电脑市场也迎来 18% 的同比增长,出货量达 910 万台。AI 和国产政策成为推动该季度销量大增的重要因素。在 AIPC 领域,中国大陆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 年第二季度,AIPC 出货量占整体 PC 市场的 28%,Canalys 预计 AIPC 渗透率 2026 年将进一步升至 52%。
中原证券指出,AIPC 是端侧 AI 落地的重要应用场景,将推动 PC 产业生态加速迭代。具备 AI 功能的个人电脑(AIPC)的问世有望重振市场并改变用户体验,将专用的 AI 加速硬件集成到 PC 中,可以在效率、生产力、协作和创造力方面实现惊人的创新。AIPC 是终端、边缘计算和云技术的颠覆性混合体,它不仅重新定义生产力,也将推动 PC 产业生态加速迭代。头部 PC 厂商视 AIPC 为重要的创新机会,PC 行业迎来 iPhone 时刻。
二、相关上市公司:龙旗科技、鹏鼎控股、春秋电子
龙旗科技 AIPC 方面,公司多款产品顺利完成开发与交付,其中与两家国内头部客户的产品分别实现了落地量产和研发工作圆满收官。
鹏鼎控股已构建覆盖 AI 手机、AI PC、AI 眼镜等 A 端侧消费品的全场景产品矩阵,并已成为全球 A 端侧产品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春秋电子是笔记本电脑结构件供应商中较少的拥有自主模具设计生产能力的生产企业。公司与联想、戴尔、惠普、三星电子、东芝、LG 等世界领先的笔记本电脑品牌商,与纬创、广达、华勤等行业内具备充足产能的代工厂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华为云公布具身智能细分环节首批合作伙伴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 2025 上,华为云计算 CEO 张平安介绍,华为云推出 Robot to Cloud 协议(简称 “R2C 协议”),以实现智能体的协同思考与高效执行。目前 R2C 协议的数据采集、数据生成、通讯接口三项国家标准已完成立项,首批 20 家合作伙伴包括华龙讯达、非夕、亿嘉和、拓斯达、博通和通泰等机构与企业,已加入到 R2C 协议的共建,将围绕制造、物流、巡检、康养等领域,共同开发云端一体化机器人解决方案。(记者 黄心怡)
灵巧手腱绳 + 微型丝杠方案推动丝杆用量提升,这家公司技术设备双布局,横向切入微型丝杠 + MiM 齿轮赛道,积极对接 tier1 客户开启研发送样
福立旺(688678)精要:
①公司于 2025 年正式切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战略采购华辰装备的内螺纹磨床,横向拓展至附加值更高的微型丝杠领域,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②灵巧手等核心关节越来越多地采用 “腱绳 + 微型丝杠” 的技术方案,显著提升了对高精度微型丝杠的需求,公司微型丝杠现处于研发送样阶段,也在对接 tier1 客户;
③公司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技术同样具备显著优势,该技术可用于制造人形机器人关节减速器中的微型、高精度齿轮,与微型丝杠业务形成良好协同;
④周尔双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62/2.49/3.01 亿元,同比增长 197.44%/53.62%/20.80%,对应 PE 分别为 47/30/25 倍;
⑤风险提示:灵巧手(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低于预期。
灵巧手腱绳 + 微型丝杠方案推动丝杆用量提升,这家公司技术设备双布局,横向切入微型丝杠 + MiM 齿轮赛道,积极对接 tier1 客户开启研发送样
作为精密金属零部件的领军企业,福立旺正乘人形机器人产业东风,开启全新的战略航向。公司在 2025 年通过战略采购华辰装备的精密磨床,正式布局微型丝杠的生产与研发,标志着其正式切入人形机器人这一高潜力赛道。
东吴证券周尔双指出,灵巧手等核心关节越来越多地采用 “腱绳 + 微型丝杠” 的技术方案,显著提升了对高精度微型丝杠的需求。
公司依托其在精密加工领域长期积累的技术与工艺优势,携手机床龙头华辰装备解决了核心设备瓶颈,并通过设立专门的子公司及投资新基地来确保项目落地,为其在新兴领域占据先机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公司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技术同样具备显著优势,该技术可用于制造人形机器人关节减速器中的微型、高精度齿轮,与微型丝杠业务形成良好协同,共同构成了公司在新兴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周尔双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62/2.49/3.01 亿元,同比增长 197.44%/53.62%/20.80%,对应 PE 分别为 47/30/25 倍。
盈利预测与估值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 | 991.63 | 1,285.18 | 1,792.51 | 2,444.92 | 3,010.91 |
同比(%) | 6.99 | 29.60 | 39.48 | 36.40 | 23.15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88.49 | 54.53 | 162.18 | 249.14 | 300.97 |
同比(%) | (45.36) | (38.38) | 197.44 | 53.62 | 20.80 |
EPS - 最新摊薄(元 / 股) | 0.34 | 0.21 | 0.63 | 0.96 | 1.16 |
P/E(现价 & 最新摊薄) | 85.32 | 138.46 | 46.55 | 30.30 | 25.09 |
行业龙头旗下公司宣布将致力于生产该新技术产品,机构称多重利好叠加下产业化进程有望提前加速,这家企业为多个客户提供产品
财联社资讯获悉,松下控股旗下的松下能源公司近日宣布,将致力于生产被视为新一代电池热门候选的 “全固态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起火风险低,且能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松下能源将运用这些特点,设想用于工业机械等,力争 2026 年度实现样品出货。
一、国内外产业化加速
凭借高能量密度、卓越安全性及宽温域适应性等核心优势,固态电池不仅能够逐步替代现有液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应用,更有望开拓低空、机器人和数据中心等新兴市场。
兴业证券表示,自 2024 年下半年以来,固态电池领域催化事件频发,推动锂电板块整体景气度回升,锂电板块盈利端修复与估值提升的预期愈发明确。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背景下,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密集发布全固态电池技术解决方案,同时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的需求催化持续释放,多重利好叠加下,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有望提前加速。目前初代全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已定型,材料性能和设备接近量产要求,预计 2H25 进入固态电池设备和材料企业定点的关键期。
二、相关上市公司:天赐材料、欣旺达、联赢激光
天赐材料在固态电池材料方面,目前公司主要布局硫化物和氧化物体系的相关材料,公司硫化物路线的固态电解质处于中试阶段,现阶段主要配合下游电池客户做材料技术验证。
欣旺达固态电池研发顺利,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商业化落地方案。
联赢激光高度重视固态电池生产设备的研发制造,已为包括头部电池厂在内的多家客户提供了中试线和量产装配线。宁德时代是公司重要客户,公司为其包括固态电池在内的多种产品生产线提供了设备。
微软将在美国投资 70 亿美元新建数据中心,北美科技巨头累计承诺 AI 投资金额超 1.5 万亿美元,这家公司已配套微软海外数据中心
【微软将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建第二座数据中心 累计投资超 70 亿美元】财联社 9 月 19 日电,微软当地时间 9 月 18 日发布美国威斯康星州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情况更新。微软表示,该中心将按计划于 2026 年初完成建设并投运,兑现最初 33 亿美元的投资承诺,已开始招聘全职员工支持其运营。微软承诺在未来三年内再投入 40 亿美元,建设规模相似的第二座数据中心,将使该公司在威斯康星州的总投资规模超过 70 亿美元。
一、北美科技巨头累计承诺 AI 投资金额超 1.5 万亿美元
9 月 4 日,微软、谷歌、苹果、Meta、OpenAI、AMD 等公司高管承诺将加大 AI 资金投入,累计承诺金额超 1.5 万亿美元;9 月 8 日,微软宣布将向 AI 基础设施公司 NeuInsights 投资 174 亿美元用于 GPU 云算力与服务。此外,OpenAI 上调了对未来收入水平的指引,预测 2025-2030 年收入将从 130 亿美元增长至 2000 亿美元,2025-2026 年公司的预计现金消耗预计为 1150 亿美元。
9 月 17 日,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表示,微软将在未来四年内在英国投资 300 多亿美元。微软计划在 2023 年联合宣布的 32 亿美元英国数据中心基础上,再投资 155 亿美元进行资本扩张。微软还将在英国的业务上投入 151 亿美元,包括伦敦人工智能实验室、游戏和其他工作。
东方财富证券认为,北美老牌科技巨头也在政策支持下加码 AI 投资,超 1.5 万亿的累计承诺长期投资金额进一步拓展 AI 算力产业的市场空间。OpenAI 与微软实现算力解绑后与北美老牌科技公司共同推高 AI 与云业务支出,在算力资源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偏好通过长期订单锁定算力产能,算力供给侧积压订单激增,行业远期景气度有望延续。建议持续关注数据中心光通信、铜互连、温控设备、交换机行业公司。
二、相关上市公司:华塑科技、星网锐捷
华塑科技:公司向其提供 BMS 产品及相关服务。公司通过海外设备厂商,配套向微软在海外的数据中心提供 BMS 产品。
星网锐捷:公司与包括微软、IBM、浪潮、Vmware、华为、也包括科大讯飞等众多业内厂商都有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