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强化算力资源供给支撑。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落实有关政策文件要求,坚持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规模部署,持续优化热点应用区域需求保障。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支持地方协同参与、共同建设,在国家统一标准指导下,推动全国算力资源有序池化,并网运行,打造集算力统筹监测、统一调度、弹性供给、安全保障于一体的新型算力网基础设施。引导各类算力资源与数创企业需求高效精准对接,鼓励国家枢纽节点面向数创企业提供低成本、广覆盖、可靠安全的算力服务,降低算力使用门槛。(新闻来源:第一财经)
9月26日晚盘,国际白银价格强势上行涨幅超3%,伦敦现货白银突破46美元/盎司,最高触及46.62美元/盎司,创下自2010年以来的14年新高。在过去6个月内,现货白银累计涨幅已超过30%,表现远超多数大宗商品,年内涨幅更是达到59%,也超过黄金的43%涨幅。相比之下,2024年白银的平均价为每盎司28.27美元(新闻来源:红星新闻)
9月27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国内储能电芯的需求十分强劲。头部电池企业均表示工厂已处于满产状态,一些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年初。此外,根据《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8亿千瓦以上,这将拉动新增项目投资约2500亿元。(新闻来源:央视财经)
台湾工商时报消息,DRAM及NAND闪存市场都出现缺货,且缺货情况较此前预测更为严峻,预计今年四季度及2026年行业价格将进一步上升。一方面,由于全球云厂商大幅上调2026年订单,现阶段存储三大原厂(SK海力士、美光、三星)库存已经不足,未来产能或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另一方面,传统HDD大厂相继减产,业内人士认为也可能造成至少半年的供应不足,迫使部分订单转向SSD,进一步加剧NAND供应链紧张。在这一背景下,全球存储行业多家厂商都相继开启调价。继闪迪、美光、三星及西部数据宣布涨价之后,存储模组大厂威刚在日前宣布,自29日起停止DDR4报价DDR5与NAND闪存优先供应主要客户NAND闪存控制芯片大厂群联则已在近日恢复部分报价,价格涨幅约10%,被看作NAND闪存市场的“开涨信号”。(新闻来源:财联社)
新宙邦:公司半导体化学品业务已与众多主流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并持续交付中,点评:公司在半导体业务领域,按照应用工艺和产品组分的不同,主要可分为高纯化学品、功能性化学品,具体产品包括高纯化学品、蚀刻液、剥离液、PI等聚合物材料、清洗液、冷却液、其他功能材料等。半导体化学品应用于半导体生产的制造工艺中,是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支撑材料。
焦点公司
波长光电:光刻机+半导体+AR,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激光光学、红外光学设备以及消费级光学领域,覆盖紫外、可见和近中、远红外的波长范围,主要包括激光光学和红外光学的元件、组件系列以及光学设计与检测系列。
公司激光光学镜头及光学子系统可适配包括CO2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和Nd:YAG激光器等多种类型激光器,广泛应用于激光焊接、切割、打标、清洗、打孔、曝光、封测等工业加工场景,涉及的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半导体、智能制造、汽车、光伏、动力电池、增材制造等产业。
在半导体应用领域,公司已具备提供光刻机配套的大孔径光学镜头的能力。公司成功开发的光刻机平行光源系统可用于国产光刻机领域配套,并已交付多套系统用于接近式掩膜芯片光刻工序。
在无人驾驶领域,公司新型模压工艺研发的多款红外硫系玻璃模压镜头已实现批量出货,主要运用于红外辅助驾驶等领域。2024年公司新拓展消费级光学市场,其中ARNR收入约550万元
据2025年1月20日互动易,公司向光刻机配套供应反射镜、场镜、平行光源等光学元件及子系统,用于接近式掩膜光刻、直写光刻、封装测试及半导体量检测。
利和兴:半导体设备+人形机器人,公司智能装备产品主要包括检测类和制程类,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数字能源、OLED柔性屏等显示器件等电子产品的检测、生产领域;MLCC产品定位上坚持差异化策略,重点开发高附加值的中高压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为逆变器、电源管理及充电控制模块等)、高频微波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为高频微波通信、各种5G终端设备及无线通信设备等)。
公司电子元器件领域的主要产品包括高频常规系列MLCC、高频中高压系列MLCC、X7R材料常规系列MLCC、X7R材料中高压系列MLCC、多芯组瓷介电容器、X2Y滤波器等。MLCC产品目前产能利用率较高,在手订单充足。公司与终端客户华为界腾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主要为其提供夹具和测试平台等产品。公司有为华为折叠屏手机提供折叠屏铰链检测、开合手感检测异响检测等设备。公司为海思提供测试设备和夹具等产品。
公司新增资的深圳市鹰富士机器人有限公司主要研发应用型机器人,包括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后续将联合客户开发。公司拟以简易程序募资1.675亿元投向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项目,紧抓国产替代需求,提升研发及产能。
【重点公司跟踪】
富临精工:铁锂业务基本盘稳定,出货高增同比翻番,东吴证券表示公司H1出货均为4代及以上产品,Q25代占比升至20%,加工费高1K吨,产能供不应求,有涨价空间,我们预计26年出货中5代占比将升至70%+,利润达0.15-0.2万/吨。机器人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公司聚焦关节模组零部件,与智元等(人形机器人)以及兵装集团(机器狗)合作,并实现批量出货。
铜|Grasberg矿山停产将导致2026年全球铜矿供应减少
9月8日,自由港麦克莫兰公司旗下的印尼Grasberg Block Cave铜矿发生了泥石流事故,该矿属于世界第二大铜矿,2024年占全球供应量的4%。此次事故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更对全球铜供应格局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根据自由港公司的初步评估,预计2026年该矿区的铜产量将比原计划下调约35%,减产规模达到27万吨。Grasberg矿区完全恢复至事故前运营水平可能要等到2027年,这意味着供应紧张的局面或将持续数年
行业当前正处于供给端扰动频发的关键节点。除了Grasberg,今年以来全球多个主要铜矿均出现事故,例如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因矿震导致产量目标下调,以及智利国家铜业公司旗下最大矿区ElTenienie因坍場事故恢复慢于预期,导致全球铜供需平衡表逆转。
华福证券有色团队指出,此调整可能导致2026年全球铜供需短缺扩大至72.5万吨,约占总供给的2.6%,在供给大幅下修的背景下,全球电力电网基建、新能源汽车、A据中心等领域的需求预计将保持增长,保守估计2026年全球铜需求将增长62万吨。
宏观层面,美联储于9月开启了降息周期,全球流动性宽松的基调为大宗商品价格提供了支撑。分析师特别指出,此次降息周期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发生在如美国A投资等宽财政政策之后,这种“先宽财政、后宽货币”的组合拳已经为商品价格夯实了底部,即便经济走向滞胀路径,紧货币与宽财政的政策组合依然有利于铜价。
A股相关公司:
行业龙头(紫金矿业、洛阳钼业);
拥有资源增量预期的企业(铜陵有色、江西铜业、西部矿业);
拥有铜矿资源的其他公司(中国中冶、藏格矿业)
半导体设备未来3年订单增速或不低于35%,这家公司核心技术可应用于半导体先进工艺、光伏新技术、柔性电子等领域,近期股权激励深度绑定人才
事件:微导纳米近期发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激励对象授予382.76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83%,公司通过股权激励深度绑定核心技术和管理人才,浙商证券邱世梁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前景。
业绩考核目标:公司三年净利润率不低于10%或半导体设备订单CAGR35%。公司以半导体新签订单为考核依据,彰显公司以半导体设备为核心发展以及对公司半导体设备签单的信心
半导体设备领域,ALD技术作为一种具有普适意义的真空镀膜技术,全面覆盖先进工艺,高CVD实现关键工艺量产
光伏设备公司技术方案覆盖TOPCon、XBC、钙钛矿等高效电池技术,已成功开发XBC电池整线解决方案
此外,公司已实现柔性电子领域卷对卷ALD设备的产业化应用,新能源领域正在研发ALD镀膜设备,研发目标为开发出批量式粉末ALD沉积设备、新能源及催化材料改性柔性材料ALD沉积设备。
邱世梁预计2025-2027年营收27、31、34亿元,同比增长2%、13%、11%,归母净利润3.5、4.6、5.5亿元,同比增长53%、32%、19%。
半导体设备:ALD全面覆盖先进工艺,高端CVD实现关键工艺量产
1)ALD设备:公司是国内领先的ALD设备公司,产品涵盖行业主流ALD薄膜材料及工艺。公司持续拓展技术覆盖面,陆续研发和推出HKMG技术、柱状电容器、金属化薄膜沉积技术及高深宽比3DNAND、3DDRAM、TSV技术等工艺解决方案,可盖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先进封装、化合物半导体和新型显示中ALD技术的主要应用场量。
2)CVD设备:在高端材料领域,公司从高温硬掩模PECVD设备出发,已获得客户验证并形成批量订单,未来目标是盖全温阈、全工艺(各类化学源)、全应用(逻辑、DRAM、3DNAND)的碳薄膜领域,
光伏设备:ALD设备龙头,受益于XBC、钙钛矿等新型电池技术放量
公司是国内光伏ALD设备龙头,是首家将ALD技术规模化应用于国内光伏电池生产的公司。公司技术方案覆盖TOPCOnXBC钙钛矿等高效电池技术,已成功开发XBC电池整线解决方案,覆盖钙钛矿电池的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界面层及阻隔封装层等核心工艺环节,钙钛矿板式ALD设备已进入产业化应用,
随着光伏行业反内卷及新技术的迭代,公司有望把握住下一代电池技术应用的机遇,实现光伏设备板块的持续发展
重要研究进展!机构预计 2027 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电解质为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的核心,这家公司硫化锂的中试产线已经搭建完成
【我国科学家在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财联社 9 月 27 日电,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日前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中国科技网)
一、2027 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从市场发展初期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
固态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液后性能优势显著。当前,政策端和产业端共同推进,机构预计 2027 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从市场发展初期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
政策端已形成 “中央政策定调 + 地方试点推进” 的立体化支持体系,工信部提出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向固态化发展,2027 年前打造 3 - 5 家全球龙头企业。从下游布局来看,多家车企规划在 2025 年至 2030 年期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动力电池,多家电池企业也在 2025 年规划了 2GW 以上的固态电池产能。
根据 GGII 和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 7GWh,考虑到技术优化普及需要的时间,根据预测 2027 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18GWh,2028 年达到 30GWh。
二、固态电解质为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的核心
国金证券陈屹指出,固态电池相对于液态电池的结构,核心变化在于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电解液和隔膜,固态电解质作为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的核心,直接影响电池的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关键性能指标。从固态电解质的产业化应用情况来看,目前相对成熟的是硫化物和氧化物路线,其中硫化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最优且下游企业产能布局占比最高,未来发展潜力最大,考虑到硫化锂为硫化物路线中的核心原料,建议关注率先布局硫化锂且具备一定技术优势的企业;氧化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适中但稳定性较好,因而产业化进展速度也在加快,建议关注布局了多种氧化物电解质且具备一定产业链成本优势的企业。
三、相关上市公司:赣锋锂业、恩捷股份
赣锋锂业:在硫化锂技术研发方面,集团已申报多项硫化锂专利,由公司牵头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电池级硫化锂》也已进入预审阶段,公司已具备电池级硫化锂量产能力,已形成全链路布局推动商业化。
恩捷股份:公司目前硫化锂的中试产线已经搭建完成,正在产能爬坡中,目前硫化锂以自供为主,同时也在送样下游客户,小批量出货。
机构称随着国内无人配送车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逐步成熟,路权扩充应用走向 “规模化”,这家公司向创新中心的 “无人驾驶物流车” 项目提供部分产品
【七部门:开展智能驾驶大模型、成套测评技术提升行动 拓展服务场景】财联社 9 月 26 日电,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 “人工智能 + 交通运输” 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开展智能驾驶大模型、成套测评技术提升行动,拓展服务场景。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地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依法依规、稳慎推进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示范应用。围绕大通道货车智能驾驶场景,推动实施技术测试创新。利用高速公路 ETC 门架等既有设施,探索采用多杆合、多感合一等模式,科学布局车路云协同感知、控制设备与系统,改善公众出行体验。
一、“AI + 交通运输” 顶层设计推动下,AI + 交通领航者港股交所
5 月 28 日交通运输部科技创新发展处副处长赵晓辉透露,交通运输部正全力推动 “人工智能 + 交通运输” 行动。其中,顶层设计《“人工智能 + 交通运输” 实施意见》已完成征求意见工作,将加快出台。
9 月 26 日,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 “人工智能 + 交通运输” 的实施意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规模化创新应用。《意见》提出,到 2027 年,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体系落地部署,普及应用一批智能体,建成一批标志性创新工程;到 2030 年,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交通运输行业,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
在此背景下,9 月 26 日,中国领先的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及交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 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启动港交所主板上市计划,正式开启 “A+H” 上市新征程。
根据招股书,佳都科技计划通过本次募资进一步加码研发,重点推进 AI 驱动的边缘智能系统、城市级多模态交通网络数字孪生平台等核心技术,并布局海外市场。同时,公司将择机进行智能交通及先进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战略投资与收购,进一步增强技术实力和全球化竞争力。
二、无人配送车成本大幅降低,路权扩充应用走向 “规模化”
随着 AI 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高速发展,交通运输智能化程度持续升级。政府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平台经济发展,并通过政策引导加速物流智慧化建设,国家邮政局、多地政府、邮政局密集表态加速推进无人车、无人机应用工作。
中邮证券指出,国内无人配送车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逐步成熟,京东物流、美团、菜鸟、百度 Apollo 等电商巨头以及新石器、白犀牛、文远知行、九识智能等科技初创企业推出的无人配送车均具备 L4 级自动驾驶能力。无人配送车的成本包括硬件成本、软件成本、运维成本等。2021 年无人配送车硬件成本在 30 - 50 万元左右,目前裸车价降至 5 万元左右。无人配送车成本大幅降低,路权扩充应用走向 “规模化”。
三、相关上市公司:中邮科技、亚太股份
中邮科技:公司研发的无人车运力平台已上线运行。
亚太股份:创新中心的 “无人驾驶物流车” 项目目前已落地且正在顺利推进中,公司有提供部分产品。
机器人最核心的环节,这家公司细分产品已经获得多个知名客户的订单
财联社资讯获悉,据报道,谷歌 DeepMind 专为机器人打造的 AI 模型系列 Gemini Robotics 更新,其研发团队推出 Gemini Robotics 1.5 和 Gemini Robotics - ER 1.5,它们协同工作,构成了机器人的执行和决策系统。
一、大模型与数据是人形机器人最核心的环节
据介绍,Gemini Robotics 1.5 是谷歌目前性能最强的视觉 - 语言 - 动作(VLA)模型,能够将视觉信息和指令转化为机器人执行任务的运动指令。DeepMind 表示,新模型加持的机器人可以了解周围环境,以通用方式完成复杂的多步骤任务。我们正在推动物理代理(an era of physical agents)时代的到来 —— 使机器人能够感知、计划、思考、使用工具并采取行动,以更好地解决复杂的多步骤任务,新模型是里程碑式成就,标志着我们在解决物理世界中的通用人工智能(AGI)问题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机器人身上实现物理 AI,可以理解为,机器人能够感知、理解现实世界,因此具有与人进行交互并执行复杂的操作任务。AI 模型作为机器人的 “脑子”,在此过程中至关重要,目前通常指的是具备理解物理世界并与之交互的能力。相比于传统机器人控制,具身智能的核心转变是实现了自主决策,即由 “人类语言指令执行特定任务的机器” 进化为 “持续与世界交互的智能体”,因此大模型与数据是人形机器人最核心的环节。
二、相关上市公司:天准科技、利亚德、当红科技
天准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大脑控制器已经获得多个知名客户的订单,并有更多的客户正在验证中。公司提供机器人大脑控制器的硬件、底软、中间件,以及相关工具链产品。
利亚德可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提供包括动作数据、智能算法、服务和硬件在内的多种能力,将持续赋能机器人厂商实现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的落地。
当红科技 BlackEye 2.0 多模态空间大模型技术将突破模态边界、重构视界与空间,从全国产化架构和应用,到多模融合突破支持点云数据生成与处理。在业务应用端,从传媒文化到工业卫星、从智能座舱到机器人远程操控等多行业场景的全面赋能,重新定义智能视频技术边界。
安集科技: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规模化增长,多款产品加速上量
安集科技专注于集成电路前道晶圆制造及后道晶圆级封装用高端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领域。公司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已进入规模化增长阶段,截至 2024 年,清洗液全球市场占有率约 4%。产品系列丰富,涵盖刻蚀后清洗液、光刻胶剥离液等,多款产品在客户处上量且供应稳定。2025 年上半年,先进制程刻蚀后清洗液和碱性抛光后清洗液快速上量,还扩大了海外市场、增加了市场份额。
卓胜微:射频前端龙头,多产线布局与先进封装双驱动
卓胜微是射频前端领域龙头公司。其 6 英寸滤波器产线产品品类已全面布局,推出的集成 6 英寸滤波器晶圆生产线的 L - PAMD 产品,作为全国产供应链系列产品,已通过部分主流客户产品验证,第一代进入量产,第二代完成技术升级,且研发覆盖全频段。
12 英寸射频芯片生产线目前实现 5000 片的月产能,12 英寸 IPD 平台进入规模量产阶段,相关模组产品采用自研 IPD 滤波器,射频开关和低噪声放大器的第一代工艺生产线进入量产,第二代工艺开发顺利,产品覆盖多家品牌客户及大部分 ODM 客户,产能逐步提升。
此外,公司已有部分采用先进封装技术的产品获得客户验证通过,通过先进封装技术满足器件性能和成本需求,助力高端产品规划,且 IDM 经营模式有助于构建技术壁垒和竞争优势。
金田股份:多领域协同发力,赋能算力、新能源与机器人产业
金田股份是中国铜加工行业龙头企业,核心产品覆盖铜棒、铜板带等。在算力领域,公司是全球较早向算力龙头批量提供铜基材料的企业之一,高精密铜排在 3DVC 散热结构中规模量产,铜热管、液冷铜管导入头部服务器产品,2025 年上半年散热铜排产品销量同比增 72%。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高压电磁扁线优势显著,2025 年上半年 800V 产品出货量同比增 137%,战略培育的 PEEK 材料产品加速进口替代,高压扁线业务占比提升至 42%,进入比亚迪、吉利等头部标杆客户供应链。机器人领域,公司电磁线产品与稀土永磁材料在人形机器人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等场景实现量产,高精密高导电微细电磁线已在多款型号机器人电机中试用。东北证券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16、8.68、9.68 亿元,同比增长 54.99%、21.18%、11.57%。
钨价大涨,供需缺口支撑价格,相关企业资源优势显著
财联社资讯获悉,据媒体报道,2025 年以来,钨价一路狂飙。国内主要钨产品年内均值较年初低点普遍上涨超过 50%,部分产品价格年度累计涨幅已达近 100%。
一、钨产业有望转型升级,钨资源战略属性进一步加强
钨是一种战略性较强的资源,具有多种优秀且独特的性质。钨的特性主要包括高熔点、高密度、高硬度、较强耐磨性、较强耐腐蚀性、良好热导率、良好电导率以及稳定的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化工、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且难以替代。值得注意的是,据 Almonty,全球钨的下游需求中高端装备占比达 10%,各国愈发重视钨的产业链安全和政策调控。
国内需求受益于光伏钨丝、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海外受地缘冲突影响,各国钨战略储备及战略囤库需求开启。中信证券指出,受开采指标约束、环保监管要求、矿山品出下降、新建项目审批难度较大等影响,短期内钨行业增量有限,叠下游需求在设备更新政策及光伏钨丝的拉动下快速增长,供需缺口或将支撑钨价中枢上行,出口管制收紧等背景下,钨产业有望转型升级,钨资源战略属性进一步加强。
二、相关上市公司:广晟有色、中钨高新、章源钨业
广晟有色拥有丰富的钨矿资源,证内钨矿资源 6.5 万吨,并具有较好的增储潜力。铜资源方面,公司参股企业大宝山公司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铜硫金属矿山,拥有丰富的铜硫资源,近年来持续稳产高产。
中钨高新旗下柿竹园公司为大型的钨多金属矿,除主产钨精矿外,其他伴生产品包括钼精矿、铋精矿和萤石,现有钼精矿和铋精矿年产量均为 1500 吨左右,萤石约 32 万吨左右。
章源钨业主要从事钨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以钨为原料的仲钨酸铵(APT)、氧化钨、钨粉、碳化钨粉、热喷涂粉、硬质合金的生产及销售。
Meta 推出 AI 视频平台,视频生成成各领域生产力工具,相关企业积极布局
【Meta 推出 AI 视频生成平台 Vibes】财联社 9 月 26 日电,Meta 当地时间 9 月 25 日宣布推出新型 AI 视频生成平台 ——Vibes,该平台支持用户创作并分享由 AI 生成的短视频内容,创作完成的内容既可直接发布至 Vibes 平台,也可同步分享到 Instagram 和 Facebook 的 “快拍” 与 “短视频” 功能。
一、视频生成已经初步进入影视、电商、广告场景成为生产力工具
从生成式 AI 模型出现至今,国内外的 AI 视频图像模型不断迭代。自 2024 年 2 月 OpenAI 首次发布 AI 视频生成模型 Sora 以来,快手、字节跳动、腾讯、谷歌等多家企业也相继推出了 AI 视频生成模型。生成式 AI 已经初步在影视行业落地,例如在动画短片和部分特效场景中。AI 视频生成已经具备复杂场景生成能力,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可以实现分镜,真实物理规律以及角色一致性等。
中金公司指出,2024 年 OpenAI 发布 Sora 使 AI 视频生成新纪元开启,带来 Diff 技术路径收敛,也开启了视频生成商业化元年。进入 2025 年,视频生成美学质量、协同一致性、生成效率、多通用性、视频长度已经初步进入影视、电商、广告场景成为生产力工具,各家以垂类 SaaS 工具、模型开源、自有模型、AIGC 生态等探索商业化,8 类公司存在商业化变现的可能性,分别是:一站式平台型公司、AI - MaaS 技术类公司、垂类转型产品类公司、视频剪辑类公司、广告营销类公司、UGC 社区类公司、视频数据类公司、IP 类公司、探索 AIGC 视频工作流及其他创作方向类公司。
市场规模上,根据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2024 年 AI 视频生成全球规模约 6 亿美元,根据中金公司测算,中期 P 端和 B 端生产力工具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00 亿美元,如下探到 C 端生产力市场则具备更广阔空间,当前处在高成长性赛道的早期阶段。
二、相关上市公司:当红科技、万兴科技
当红科技:公司拥有自研的 AIGC 工具集,发布了以静态照片生成三维体积视频的方案,并且通过点云模型转换及压缩算法实现高达 800 倍的视觉无损压缩,实现不同模态之间的相互切换。公司 AIGC 视频内容智能生成系统融合了大模型技术,能助力用户在新闻传播、视频内容创作等多项领域中创作出优质视频内容。
万兴科技:万兴天幕视频多媒体大模型 2.0 于今年 6 月底上线公测,基于万兴天幕 2.0,创作者可实现视频生成(文生视频 / 图生视频 / 视频续写等)、图片生成(文生图 / 局部细绘 / 参考图生图等)、音频生成(文生音乐 / 文生音效 / 文生语音 / 配乐等)等多样化的创作需求,为普通创作者、专业创作者和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音视频多媒体创作解决方案。公司也将积极拓展行业落地场景,赋能影视、传媒、设计、营销等多行业创作者高效创意表达。
国盛证券有色金属行业深度:解密白银市场认知差,供需与属性暗藏投资机会
国盛证券于 2025 年 07 月 14 日发布有色金属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探讨白银的市场认知差,维持增持评级。
认知差 1:白银是否由工业属性主导? 从价格走势看,白银长周期与黄金相关性更高,工业属性影响短周期波动。白银工业需求占比近六成,但市场高估工业需求、低估金融属性下的投资需求拉动。工业需求波动小,投资需求是总需求变动主导因素,且与银价正相关,在白银牛市有 “助涨杀跌” 作用。2022 年以来投资需求因美联储加息下滑,未来该领域有巨大需求弹性,全球最大白银 ETF 持仓量近期回升。
认知差 2:光伏需求是否对白银构成拖累? 2019 - 2024 年光伏领域需求增长贡献白银 78% 的需求增长,市场担忧其增速下滑与高价抑制需求。但参考历史,投资需求回升可弥补工业需求回落;且即使光伏需求下滑,白银仍可能维持供需缺口状态,因 TOPCon 电池银浆单耗下降需数年,而白银供需缺口自 2021 年持续存在,2024 年依然维持在 4632 吨水平。
认知差 3:滞胀背景下金银比不能修复吗? 近几轮金银比修复在经济复苏期,市场担忧滞胀对白银工业属性不利,但 70 年代两轮黄金主升浪中,银价涨幅超过黄金。白银交易量仅为黄金的 11%,易发生逼仓事件,如 1979 年亨特兄弟逼仓、2021 年 Reddit 论坛逼空。2025 年伦敦白银库存降至历史低位,且伦敦市场大部分白银由 ETF 持有,自由流通库存或更紧张,逼仓风险值得警惕。
风险提示包括逼仓风险、测算误差风险、数据滞后及历史经验可能失效。
重点标的为兴业银锡(股票代码 000426.SZ),投资评级买入,预计 2024 - 2027 年 EPS 分别为 0.86、1.16、1.36、1.76 元,PE 分别为 18.90、15.28、13.04、10.05。
总结
报告围绕白银市场三大认知差展开分析,指出白银长周期金融属性更突出,光伏需求对其影响有限,滞胀背景下银价仍有上涨潜力且存在逼仓风险,同时给出重点标的兴业银锡。
明阳智能昨晚公告员工持股&股票期权俩方案。
业绩考核目标均为:以2024年为基数,2025、2026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不低于200%、300%或者收入增速不低于30%、50%。
员工持股&股票期权合计占当前公司总股本1.32%,大幅激励核心骨干。
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当前股价水平,展现公司对未来经营的信心。
海风&出海:明阳为国内海风龙头,海风占比高进一步风机毛利率,且公司具备海外海风风机出口【唯一性】,意大利及苏格兰漂浮式海风进入合同条款谈判阶段,欧洲海风风机价格9000元/kw,毛利率预计50%+,单千瓦盈利是国内的10倍以上。
投资建议:风机板块整体处于盈利向上拐点,风机涨价即将兑现到报表上,国内&海外风机打开估值弹性。
站在中期视角,公司现在市值对应10XPE不到,和4月我们开始重点推荐金风科技类似,看好国内治理改善+中期海风风机出口期权,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