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连续刊发钟才文五篇文章,探讨中国经济发展。文章强调了中国的转型、创新、绿色发展和对外开放。突出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应对挑战的韧性以及经济升级带来的机遇。作者认为,由于战略确定性、政策稳定性、庞大市场以及对有利营商环境的承诺,中国经济的未来是可预测的,并且对投资具有吸引力。
第一篇(9月30日)
从全球视角看新时代中国经济的跨越与蜕变
✦ 核心观点:
• 2012-2024年,中国GDP从54万亿元增至135万亿元,年均增长6%,接近世界经济增速的两倍
•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第34位升至2025年第10位,成为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 2024年中国专利申请70160件,比美国多30%,比日本多45%
✦ 七大成就:
发展理念深刻转变 → 高质量发展
发展动力深度变革 → 新旧动能转换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 核心竞争力提升
统筹协调深入推进 →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绿色转型全面加速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 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
第二篇(10月1日)
深刻认识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
✦ 核心数据:
• 1978年GDP 3679亿元 → 2024年134.9万亿元,年均增长8.8%
• "十四五"期间GDP先后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今年预计达140万亿元
✦ 六大内在逻辑:
1️⃣ 党的领导 → 提供根本保证
• 避免西方多党制下的政策短视、朝令夕改
• 为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提供"稳定锚"
2️⃣ 理论创新 → 提供科学指南
• 习近平经济思想提出"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
• 实现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和西方发展模式的超越
3️⃣ 战略规划+宏观调控 → 独特优势
• 中长期战略、五年规划、年度计划相互衔接
• 一张蓝图绘到底
4️⃣ 以人民为中心 → 力量之源
• 近1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 建成世界最大社保体系
• 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不竭活力
• 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相结合
• 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6️⃣ 超大规模市场+创新驱动 → 强大引擎
• 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
• 供需良性互动,释放人口规模巨大现代化的独特潜力
第三篇(10月2日)
科学客观看待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态势
✦ 核心判断:经济形有分化、势在向好、未来可期
🔹 底盘很稳固,韧性在增强
• 上半年经济增速明显高于绝大部分经济体
• 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
• 前8个月出口增速达6.9%,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超20%
• 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股市稳中有升
🔹 动能稳步转,创新在发力
• 深度求索大模型(DeepSeek)、国产人形机器人、生物医药等创新成果竞相迸发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工业增速
• 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经济发展底色更绿
🔹 风险在化解,民生有保障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高于经济增长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 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继续增加
• 粮食和能源安全进一步巩固
🔹 分化有显现,转型在加快
• AI相关行业薪酬增速是其他行业2倍
• 房地产相关行业吸纳就业减少、薪酬缩水
• 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前景有支撑,潜力在释放
• 研发人员总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 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
• 消费和投资潜力巨大
第四篇(10月3日)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蕴含重大机遇
✦ 六大投资机遇:
💡 产业转型升级
• 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
• 80%传统产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 AI、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新产业加速培育
💡 科技创新和人才红利
• 2024年研发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
• 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发明专利数量均居世界首位
• 每年培养STEM专业毕业生超500万人
工程师红利势不可挡!
💡 消费扩容升级
• 人均GDP达1.3万美元以上
• 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超50万亿元
• 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占比46.1%,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基础设施建设
• 中西部地区铁路、公路密度仍远低于东部
• 算力网络、移动通信、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快速增长
💡 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
• 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提升
• 防洪排涝、地下管网、综合管廊建设
💡 保障和改善民生
• 60岁以上人口超3亿人
• 托位数、养老床位数、医护人员数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 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和市场机遇
第五篇(10月4日)
全面认识把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 五大确定性:
🎯 发展战略的确定性
• 先后制定并实施14个五年规划(计划)
• 不求毕其功于一役,一茬接着一茬干
• 战略目标和短期目标相互叠加
🎯 宏观政策的确定性
•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 保持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 不为任何特殊利益集团所左右
🎯 市场空间的确定性
• 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
• 全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
• 城镇化率还有十几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
• 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 发展韧性的确定性
• 上半年实现经济增长5.3%,承受住贸易保护主义和外需收缩的双重压力
• 中国号巨轮是吹不倒、压不垮、打不破的"经济航母"
🎯 投资环境的确定性
• 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超123.9万家
• 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达20.6万亿元人民币
• 社会保持长期稳定,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
• 中国是投资者安心兴业、放心投资的"避风港湾"
深度解读:为何连续5天发文?
这种高密度、系统性的权威发声极为罕见,背后传递的信号值得深思:
🔔 提振信心: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系统阐述中国经济的韧性、潜力和确定性
🔔 统一认识:面对部分"唱衰"声音,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科学客观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 指明方向:明确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引导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 坚定意志:强调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增强战略定力
投资启示:在确定性中寻找机遇
对投资者而言,这5篇文章指明了未来投资的方向:
✓ 产业升级领域:AI、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 科技创新领域:高水平研发、专利转化
✓ 消费升级领域:服务消费、品质消费
✓ 基础设施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城市更新
✓ 民生保障领域:养老、医疗、托育
在不确定的世界里,中国经济的确定性正在成为全球最稀缺的资源!
我们对10月份的观点,也简单汇报如下:
DRAM(内存)
HBM(显存)
NAND(闪存-固态硬盘)
DRAM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8-10倍。0penAI的需求到2029年将占全球产能的一半,扩产压力巨大。
HBM增速最快,OpenAf篇求远超当前产能,主要由NAND在推理阶段需求激增,到2029年将是2015年的两倍多。
总体存储价格持续上涨,增长没有放缓迹象。
1、存储
锐度最高的板块,两条线
NAND:#德明利、江波龙、佰维存储等
长鑫链:#晶合集成、中微公司等
2、海外算力
重视调整布局机遇:#富联、胜宏、鸿腾(重视富联的小兄弟)
3端侧AI
10月份催化剂较多,0penAI大会,以及一众眼镜发布
#恒玄、乐鑫、泰凌微、普冉
我们分析历年米全球BD事件,重磅BD交易落地集中在年底。10月起ESMO会议等一系列权威学术会议召开,BD事件值得期待。
重点标的
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恒瑞医药、诺诚健华、华东医药、特宝生物、益丰药房、太极集团、迈瑞医疗、长春高新、三诺生物等。
司美格鲁肽,阿尔斯海默
可控核聚变
玻璃涨价
半导体材料领域
在半导体领域,存储芯片产能扩张带动材料采购量增加,国产化进程加速。
艾森股份作为半导体电镀液及光刻胶供应商,产品应用于存储芯片制造的电镀和图形化工艺环节,其 TSV 电镀添加剂在堆叠存储芯片中表现出色,自主研发的正性 PSPI 光刻胶还打破了美日技术垄断,实现进口替代,深度绑定国内存储芯片厂商供应链。
同时,第三届集成芯片和芯粒大会将于 2025 年 10 月 10 - 13 日在武汉召开。本土 AI 生态发展推动先进制程建设需求提升,2025 年初以来,半导体板块虽经历调整,但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普及,算力需求增长,叠加本土化战略加强,AI 芯片、存储芯片等半导体硬件资源景气度持续攀升。本土扩产需求不减,国产替代空间可观,不过上游设备材料国产化率仍低,2024 年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营收占比仅 22.4%,半导体材料上市公司营收占比 30.7%,未来提升空间大。
相关上市公司中,鼎龙股份抛光垫产品全面进入国内主流晶圆厂供应链,型号覆盖从成熟制程到先进制程,布局的 KrF/ArF 光刻胶产品技术节点也涵盖成熟到先进制程;
长电科技在高性能先进封装领域推出 XDFO 芯片粒高密度多维异构集成系列工艺,突破 2.5D、3D 集成技术,已应用于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并进入量产阶段;
甬矽电子二期 “Bumping + CP + FC + FT” 一站式封测能力形成,晶圆级封测产品营收快速增长,2.5D 封装于 2024 年四季度通线,正与客户进行产品验证,先进封装产品线稼动率逐步提高。
天山电子(301379)
天山电子传统业务增长稳健,车载电子、复杂模组业务下半年有望放量,其中复杂模组产品上半年已实现小批量供货的 “从 0 到 1” 突破。同时,公司依托专业显示技术积累向半导体存储领域延伸,通过投资新存科技和天链芯,战略性布局存储生态,重点布局 CXL 扩展内存模组、SSD 固态硬盘、存储外设三大产品线,有望搭乘 AI 算力国产化快车道,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西部证券葛立凯预计,天山电子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19.78 亿元、25.46 亿元、28.93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0 亿元、2.60 亿元、3.17 亿元。不过,公司也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国际供应链变动等风险。从核心数据看,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态势良好,每股收益逐步提升,市盈率和市净率则呈下降趋势,显示出一定的投资价值,但投资者仍需警惕相关风险。
西典新能(603312)
全球 AI 数据中心与光伏部署推动储能需求爆发,西典新能受益明显。公司电池连接系统产品已批量供货特斯拉、阳光电源等储能项目,随着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逐步完成爬坡,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为公司带来显著增量。2024 年,公司在行业内率先推出薄膜 + 直焊 + FCC 技术,采用单层薄膜热压合技术,显著降低材料成本并提升自动化程度。
招商证券游家训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3.39 亿元、4.22 亿元、5.60 亿元,同比增长 49%、25%、33%,对应 PE 分别为 24.2 倍、19.4 倍、14.6 倍。
全球大型储能市场迎来发展机遇期,以美国为例,电力系统净负荷呈 “鸭型曲线”,叠加 AI 数据中心巨大用电量,储能系统需求刚性,且美国将大型储能的 ITC 补贴政策延长至 2036 年;欧洲市场也大力推动储能发展,多个国家出台支持政策,这些都为公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不过,公司也存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从财务数据与估值来看,公司营业总收入和营业利润等指标增长态势良好,每股收益逐步提高,PE 和 PB 呈下降趋势,投资价值值得关注,但需留意相关风险。
盛弘股份
盛弘股份在储能领域表现突出,储能产品矩阵丰富,分为储能变流器、逆变升压一体舱和直流变流器三大类型,主要应用在大储和工商业两种场景。2024 年国内市场电力储能 PCS 出货量排名位居第八,海外市场电力储能 PCS 排名位居第四,国内工商业储能 PCS(100 - 125kW)出货量排名位居第三,市场地位领先。公司专注模块化储能变流器技术十余年,2024 年 4 月推出的 Module2.0 模块化储能变流器产品,具备高度集成化、模块预制化等优势,性能行业领先。公司坚定走国际化路线,2015 年进入北美市场,持续建立并强化海外子公司的本地运营,2024 年海外收入占比达 14%,模块化储能解决方案已在全球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准入认证,累计认证型号超 60 款。
在低压有源电能设备市场,公司为国内最早推出相关方案的企业之一,2021 年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为 16%,居行业首位,电能质量产品凭借领先技术和可靠性能,多次中标或配套参与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重大项目,在 AI 和智算中心领域取得显著成绩。此外,公司已积累丰富的国内外数据中心项目经验,可用于数据中心的电能质量产品丰富,UPS 采取高效节能全模块化设计,能实现 2MS 内快速切换,应用于数据中心的 UPS1200kVA 系统现已研制完成,HVDC 为公司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同时,公司在充电桩赛道主要布局充电模块和整桩环节,是较早进入该赛道的企业之一,产品类型丰富,还搭建了盛弘优充充电系统管理平台,提供充电站运营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