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真财经

1、信创:特朗普表示,美国将自 11 月 1 日起,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 100% 的新关税。同时,美国也将于同日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信创紧迫性大幅提升。国产替代成为行业主旋律,加速推进,且计算机等板块业绩相对底部,Q2 业绩已触底回升,稳定性或好于预期。

2、掩膜板:掩膜板是半导体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而高端半导体掩膜板主要被美国和日韩厂商垄断,其国产化对整个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大陆在先进制程领域不断突破,掩膜板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为国产厂商带来巨大机遇。

关注:

聚和材料(拟通过收购SKE布局空白掩模版业务)、龙图光罩、路维光电、清溢光电

3、锂电池

国内锂电产业链已成长为全球优势产业,为防止产业链无序出海导致的技术与工艺的外流政策端适当控制高端产品、设备、技术与工艺出海是大势所趋。

从本次出口管制的细节看,一方面政策主要避免高端技术的泄露风险,如高能量密度电池、高压实铁锂、富锂锰基正极等。另一方面,政策对海外客户依赖高的产品实施相关管制,可增加中国在海外贸易的谈判筹码,如三元前驱体、石墨负极、锂电设备等。

目前出口的液态电池重量能量密度主要为200-280wh/kg,本次出口限制对电池影响较小。目前铁锂、负极国内直接出口较少,且出口管制并不等同于禁止出口。相关产业链厂商可通过

受益标的

具备海外产能的公司不受出口管制,锂电基本面的压制周期下高储能产品溢价有望提升,且具备海外产能的公司尽享出海红利。

①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比亚迪、中创新航;

②电池产能材料厂:湖南裕能、万润新能、龙蟠科技、贝特瑞、中科电气、尚太科技、璞泰来、光华科技、中信国安、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恩捷股份、星源材质。

4、存储:长江证券研报指出,区别于此前存储周期,本轮存储周期的核心变化是 AI 拉动存储需求持续攀升,行业正逐步由供过于求走向供不应求,由阶段产能过剩向 AI 拉动下的结构性缺口逐步迈进,行业逻辑由 “强周期” 向 “成长 + 周期” 过渡,在此之际,持续看好存储行业的确定性机遇。

看好 “长存 + 产业链的核心公司”。

关于今天的华大智造境外BD的分析:

主要事件:与瑞士公司SwissRocketsAG达成Coo1MPS技术授权(中国和亚太区域以外),授权总额不低于1.2亿美金,是国内科学仪器领域首个将核心底层技术专利体系授权给海外公司进行全球商业化的案例。

支侍节奏:首付(协议达成3月内到账)+里程碑(预计不晚于26年12月31日)共4000万美金,直接增厚现金流和利润。目前预计瑞士公司相关测序产品将于28年正式销售,此后将有进一步销售分成收益。

Coo1MPS是一种基于抗体的高通量测序化学技术,通过抗体携带荧光标记与天然碱基结合,可以避免DNA疤痕问题,具备准确度高、长读长潜力大、信号强度高的优势,目前尚未形成规模性的商业化应用,更适合对数据质量有极致追求的研究,对外授权不会对公司既有业务带来影响。

华大智造之前产品主要基于StandardMPS,其技术成熟稳定,适用于大规模、高通量的商业化检测。

我们的观点:我们认为是一个里程碑事件,第一短期增厚了现金流和利润,第二盘活了报表中的无形资产,第三在复杂的国际政治压力下通过授权分成模式”借船出海”、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半导体沉积和刻蚀环节核心组件!国产化率14%左右,公司产能在2025年年底将增长数倍

AI驱动下,国内存储芯片和高阶逻辑芯片的产能扩充以及技术升级推动PECVD/ALD等薄膜沉积设备需求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本文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珂玛科技(301611)

公司新产能将于2025年下半年持续开出,氮化铝陶瓷加热器产能从24年60支/月逐步提升到25年年底的200支/月水平。

1、AI驱动下,国内存储芯片(Dram、3DNAND)和高阶逻辑芯片(28nm以上,GAA)的产能扩充以及技术升级推动PECVD/ALD等薄膜沉积设备需求保持高速增长趋势。腔室数量和制程时长的大幅提升,以及陶瓷材料对金属材料的替代,有望带动氮化铝陶瓷加热器量/价高增长弹性。

2、新产能将于2025年下半年持续开出,预测到2025年底,公司氮化铝陶瓷加热器产能从24年60支/月逐步提升到25年年底的200支/月水平。

3、氮化铝加热器、静电卡盘等设备相关晶圆接触的核心功能模块设备成本较高,但由于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国产化率仅14%左右,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国产化进程。

固态变压器:HVDC再升级

(1)大涨题材:服务器+智能电网

今日国产算力产业链集体走弱,海外链中SST概念(固态变压器)异军突起。

固态变压器(Solid-State Transformer,SST)是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的高频电力转换装置。其通过半导体器件(如SiC/GaN)替代传统变压器的铁芯绕组,实现电压变换与能量控制。产品具有超高效率、空间优化、新能源适配等优点。

①数据中心供电架构经历了从传统交流UPS到高压直流(HVDC),再到固态变压器(SST)的三代技术演进,核心目标是提升能效、可靠性和功率密度。未来,随着AI算力密度提升,SST将逐步替代传统架构,但短期HVDC因性价比优势仍是主流升级方案。

②GB200已达2700W水平,在传统机架电源系统下存在空间限制,若用54V直流配电,在MW级功率需求下,Kyber电源架将占用高达64U的机架空间,压缩计算设备空间。且传统机架电源系统MW级机架需200kg铜缆、存在多个重复AC/DC转换过程,转换效率低下。为实现800VHVDC落地,英伟达计划采用SST固态变压器,省去多级AC/DC和DC/DC变换环节,直供服务器机柜,显著提升能效与可靠性。

③SST方案效率高、面积小等优点,是AIDC的下一代选择。

效率跃升:省去多次ACIDC转换环节,端到端效率突破至98%,损耗比传统交流架构降低50%。

空间革命:较传统交流UPS方案和直流240V电源方案可节省约50%占地面积。中压接口、功率转换、控制全部集成一体,安装周期缩短75%。

维护简单,可融合HVDC方案:模块化插拔设计,维护极其简单,能匹配各种主流数据中心供电架构(2N、N+X、市电+HVDC混合等)

AI级响应速度:毫秒级动态响应,GPU负载波动下<5ms响应时间,精准匹配AI智算中心的瞬态特性。

④国内公司中,维谛与英伟达合作开发800VHVDC,维谛规划在2026年推出800VDC解决方案支撑英伟达NVIDIA整机柜计算平台。伊顿在2024年12月与世纪互联发布10kV中压能源路由器;2025年7月正式宣布收购ResiientPowerSystemsInc.,公司手握“固态变压器”核心技术。台达2025年推出800V高压直流(HVDC)架式电源、SST技术。

A股包括新特电气、金盘科技、中国西电、四方股份、云路股份等。

统联精密|公司卡位折叠机铰链零部件,未来单机ASP有里持续提升

①公司概况:统联精密围绕着新材料的应用,在能力边界范围内不断拓展多样化精密零部件的精密制造能力,覆盖MM、激光加工、线切割、CNC加工、冲压、精密注塑等;

②看好理由:国泰海通证券舒迪看好公司卡位折叠机铰链零部件,未来单机ASP有望持续提升;

折疊屏铰链需要大量的MIM精密零部件,技术门槛高,公司目前在折疊手机中涵盖支撑件、活动杆、定位块、轴盖等铰链相关的精密零部件,并成功切入国内外头部手机品牌厂商的供应链;

苹果折叠机目前已经进入开发阶段,有望于2026年底面世,伴随着后续更新迭代,公司有望受益于折叠机销量提升;此外,公司在钛合金等新型轻质材料及3D打印、波态金属等新应用方面,积极进行技术储备与产能布局,未来单机ASP有望进步提升;

③投资建议:舒迪预计公司2025-27年EPS为0.66/1.15/1.71元,给予2026年70倍PE,对应目标价80.5元

④风险提示:中美留易南擦的不确定性:新产品导入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北方稀土: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环比上涨37.13%

财联社10月10日电,北方稀土公告称,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经测算并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524.10元/吨,小财注:此前,北方稀土7月10日公告,第三季度稀士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9109元吨。据此估算,此次价格环比上涨37.13%。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美国、欧洲对稀土原料供应极度焦虑,担忧AI半导体、军工等领域的稀土供应安全,受此影响上周五美股小市值稀土股纷纷大涨。此次上调后,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创下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高值。国投证券有色金属团队认为,短期稀土或将交易战略金属属性,中期交易供需向好逻辑,持续看好稀土产业链,

金力永磁:公司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领先供应商,产品定价受稀土价格影响较大,随着年初以来稀土供给端收缩效应逐渐显现,产业链价格逐步开启上升态势,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长幅度为1.57倍至1.79倍。

中国瑞林:公司主营业务是有色金属采矿、选矿、冶炼及为客户提供相关服务,参股的国瑞科创和江西稀土的主营业务分别为稀土相关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成果评估及应用推广,以及新材料技术、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环保技术推广

“商务部公告附件首次改为wps格式”词条登上微博热搜

财联社10月12日电,"商务部公告附件首次改为wps格式"词条登上微博热搜。商务部10月9日发布2025年第61号公告,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除管制规则外,附件采用wps格式,申请文件须以中文提交两大细节引发热议,据悉,此前公告附件都是word或pdf格式。

WPS Ofice为金山办公旗下产品,自1989年推出以来不断发展。据财报显示,2024年WPSOfce全球月度活跃设备数超6.32亿,创历史新高,其中PC版国内日活跃设备数突破1亿。有业内分析指出,政府部门公文附件使用WPS,远不止是选择一款办公软件那么简单,特别是在这次商务部的公告上使用,也是国家推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体现,艾媒咨询CEO表示,这是当前特殊阶段里所彰显的一种自信,采用国产WPS,体现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实力。

福昕软件:公司于今年3月与华为集团签署鸿蒙生态合作协议,将在鸿蒙生态里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安全、更智能化的数字办公服务,今年9月,福昕高级PDF编辑器移动端鸿蒙原生应用正式上线华为应用市场,

金山办公:公司WPSO币ce等办公软件产品和服务已为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办公服务。

Oklo张6.54%,核电股逆势大涨,美国能源部选定Oklo参与先进核燃料生产线试点项目,Oklo将建设并运营三个燃料制造设施以支持先进反应堆部署,核电、核聚变领域迎来多重消息催化,构成上涨主因,A股相关公司包括:东方电气、国光电气等。

【重点公司跟踪】

富创精密:半导体设备结构复杂,所需零部件种类繁多,且对技术要求极高。且同种类别产品因工艺、材料等不同技术上也有很大差异,因此零部件行业内多数企业只专注于特定生产工艺或特定材料,行业相对分散,且壁垒很高。由于行业技术壁垒高,且国产厂商起步晚,目前半导体零部件行业内各细分产品主要份额被美国、日本、欧洲、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少数企业所垄断,国产化率较低。富创精密作为国内品类最全的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龙头,公司累计量产产品超过千种,相应产品应用于多个前道半导体设备品类,品类全对于这种行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否则无法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公司已具备百级和干级洁净间和半导体级别的洁净检测能力,精密零部件产品的高精密、高洁净、超强耐腐蚀能力、耐击穿电压性能优异。四大产品(工艺件+结构件+模组+气体管路)类别中的工艺零部件、结构零部件中的产品已应用于7nm制程的半导体设备,成为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具备7nm制程工艺的精密零部件厂商。

财联社资讯获悉,企查查 App 显示,近日,北京滴高低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股权穿透后发现,该公司由北京小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北京小桔科技集团为滴滴出行母公司,其法人、实际控制人为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从产业链分工而言,在未来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中,低空经济运营服务平台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低空版 “滴滴” 借鉴了网约车的便捷模式,主体从汽车变为无人机、eVTOL 等低空飞行器。

一、中国 eVTOL 的市场规模将会达到 5000 亿元左右

我国 eVTOL 企业近期接连签下创纪录大单,7 月 16 日,阿联酋企业 Autocraft 与时的科技签署采购协议,订单金额 10 亿美元。7 月 23 日,沃兰特航空与泰国泛太平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在展会期间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PanPacific 向沃兰特采购 500 架 VE25 - 100 天行 eVTOL,该订单总金额达 17.5 亿美金,刷新中国高等级客运 eVTOL 获得的最大单笔国际订单。8 月 26 日,沃兰特航空与农银金融租赁签署 30 亿元无人机确认订单 VE25 - 100 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订单,推动 eVTOL 规模化应用。VE25 - 100 具备载重量大、续航长特性,可应用于城市空中交通、物流运输等场景。

西部证券表示,低空 eVTOL 作为一种城市立体交通,有望达到人形机器人的需求数量级,但考虑其单价值量是人形机器人当前公布价格的约 30 - 500 倍,产业板块具备较大的市场拓展空间。国家战略聚焦低空经济新赛道,各地相继出台低空经济发展纲领性政策,国资央企密集成立低空经济公司,人们能够看到,低空经济正在被航空应用场景先行,其他领域亦在积极探索过程中。头部 eVTOL 主机厂订单激增,产业链规模化发展态势清晰。

根据摩根士丹利预测,预计未来中国 eVTOL 市场规模占全球的比例为 25% 到 30%。在 2035 年,中国 eVTOL 的市场规模将会达到 5000 亿元左右,且 eVTOL 市场规模的增速明显高于低空经济产业整体增速。

二、相关上市公司:长源东谷、超捷股份、赛力斯

长源东谷:公司近日收到国内某知名飞行汽车公司的定点开发通知书,该客户决定选择公司为其某车型飞行电驱壳体的定子壳体、外转子壳体、三相接线盖板、控制器安装壳体和支撑架的供应商。

超捷股份:目前公司已经给小鹏汇天提供样品。公司在低空领域,产品主要涉及无人机结构件。

赛力斯:目前重庆本土企业赛力斯、宗申已组建项目团队,参与 eVTOL 等智能飞行器和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

客车(金龙汽车、宇通客车、中通客车)精要:

①据海关总署,2025 年截止 8 月我国出口客车 6.6 万辆,同比增长 30%;新能源客车出口 1.2 万辆,同比增长 88%,整体增速亮眼;

②浙商证券刘巍看好中国客车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正持续提升,出口已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尽管成绩显著,但 2024 年中国客车出口量仅占海外市场总销量的 11%,这意味着未来仍有充足的提升空间;

③纯电客车在出口总量中的渗透率已从 2021 年的 8% 稳步提升至 2025 上半年的 19%,高附加值的新能源客车不仅优化了出口结构,更直接拉动了整体均价和企业盈利能力;

④从出口市场竞争格局来看,2025 年上半年,金龙汽车集团(30%)、宇通客车(13%)和中通客车(8%)三家合计占据了超过 50% 的出口市场份额,龙头优势明显;

⑤风险提示:重要地区客车销售速度放缓、新能源客车渗透放缓。

新能源客车 1 - 8 月出口同比大增 88%,当前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占率仅为 11%、潜在市场空间充分且盈利提升弹性大,这三家公司合计占据了超过 50% 的出口市场份额

据海关总署,2025 年截止 8 月我国出口客车 6.6 万辆,同比增长 30%;新能源客车出口 1.2 万辆,同比增长 88%,整体增速亮眼。

浙商证券魏看好中国客车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正持续提升,出口已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这一趋势在市场格局中得到印证,2024 年,宇通客车全球市占率达到 12.4%,首次超越戴姆勒成为全球第一,金龙汽车则以 9.4% 的市占率位居第三。

尽管成绩显著,但 2024 年中国客车出口量仅占海外市场总销量的 11%,这意味着未来仍有充足的提升空间。

未来行业的核心升级路线清晰地指向高附加值的新能源客车出口。其催化剂主要来自两个层面:一是技术与产品力驱动下,国产客车在欧洲等高端市场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二是与 “一带一路” 沿线及拉美国家合作的不断深化,为客车出口提供了持续且广阔的市场需求。

从出口市场竞争格局来看,2025 年上半年,金龙汽车集团(30%)、宇通客车(13%)和中通客车(8%)三家合计占据了超过 50% 的出口市场份额,龙头优势明显。

调研

①这家公司加速推进制品产能释放与半导体核心零部件本土化替代,多个型号大功率电子管应用于国产光刻机,已与国内多个核聚变项目建立了技术协同;

②风险提示:调研内容仅为机构与上市公司间的业务交流,不构成投研观点,信息以上市公司公告和分析师公开报告为准。

旭光电子于 10 月 9 日举行业绩说明会,公司氮化铝业务发展态势良好,粉体材料制备与高端制品加工均实现技术突破,产能释放进程顺利。粉体端已达成规模化量产及设计产能目标,产品品质与产业规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制品端,高性能氮化铝基板、HTCC 及结构器件技术经认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相关产品已通过数百家海内外企业认证并进入规模化供应阶段。

超高热导基板(热导率超 230W/(m・K))已在激光热沉、TEC 半导体迷你型制冷片领域批量供货;高抗弯基板(抗弯强度超 650MPa)获半导体功率模块、车规级 IGBT 基板领域小批量订单,前沿应用场景持续拓宽。目前,公司正加速推进制品产能释放与半导体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

调研过程中,公司透露,目前已有多个型号大功率电子管成功应用于国产光刻机等半导体加工设备,且为 XKL 配套并建立稳定供应关系。

此外,公司已与国内多个核聚变项目建立了技术协同,业务覆盖托卡马克装置、直线型场反位形装置及惯性约束混合堆装置等核心领域,包括合肥 BEST 聚变项目。其中,在托卡马克装置的等离子体回旋加热系统中,公司开发的兆瓦级电子管产品已实现稳定应用,且于上半年获得国内外多个重大核聚变项目订单。

风险提示:调研内容仅为机构与上市公司间的业务交流,不构成投研观点,信息以上市公司公告和分析师公开报告为准。

鼎龙股份(300054)精要:

①公司已为国内部分核心晶圆厂 CMP 抛光垫的第一供应商,随着抛光液 + 清洗液持续完善,有望为下游晶圆厂客户提供整套的一站式 CMP 核心材料及服务;

②并且,公司已为国内大部分主流显示面板客户 YPI、PSPI 产品的第一供应商,且高端晶圆光刻胶 / 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等陆续验证及产业化,将持续带动业绩增长;

③华金证券熊军看好公司前三季度半导体相关业务营收累计增长亮眼,预计 20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04/8.90/10.76 亿元,同比增长 35.3%/26.4%/20.9%,对应 PE 为 49.1/38.8/32.1 倍;

④风险因素:下游终端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前三季度半导体材料业务持续增长,公司正陆续确立细分领域龙头地位,且高端晶圆光刻胶 / 先进封装材料产业化有序推进,有望持续带动业绩增长

事件:鼎龙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5.01 - 5.31 亿元,其中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约为 1.9 - 2.20 亿元,环比增长 11.73% - 29.37%,同比增长 19.89% - 38.82%。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半导体材料业务及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和应用业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约 15.22 亿元,同比增长 40%。

今日,华金证券熊军覆盖鼎龙股份,公司半导体材料业务持续增长,三大新业务板块高速齐增(CMP 抛光垫、CMP 抛光液和清洗液、半导体显示材料),有望塑造创新材料平台公司。

公司已为国内部分核心晶圆厂 CMP 抛光垫的第一供应商,随着抛光液 + 清洗液持续完善,有望为下游晶圆厂客户提供整套的一站式 CMP 核心材料及服务。

并且,公司已成为国内大部分主流显示面板客户 YPI、PSPI 产品的第一供应商,且高端晶圆光刻胶 / 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等陆续验证及产业化,将持续带动业绩增长。

熊军看好公司前三季度半导体相关业务营收累计增长亮眼,预计 20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04/8.90/10.76 亿元,同比增长 35.3%/26.4%/20.9%,对应 PE 为 49.1/38.8/32.1 倍。

一、CMP 材料:确立抛光垫国产供应龙头地位,全面开展全制程 CMP 抛光液产品布局

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全面掌握 CMP 抛光垫全流程核心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的 CMP 抛光垫供应商,产品深度渗透国内主流晶圆厂客户,成为部分客户的第一供应商。

上半年,公司在售 CMP 抛光液型号稳定上量,在测品类加速验证、导入。此外,还取得 “抛光液 + 清洗液” 的组合订单。

并且,公司致力于为下游晶圆厂客户提供整套的一站式 CMP 核心材料及服务,持续提升系统化的 CMP 环节产品支持能力、技术服务能力、整体方案解决能力。

二、高端晶圆光刻胶 & 先进封装材料

(1)高端晶圆光刻胶:公司已布局近 30 款高端晶圆光刻胶产品,超过 15 款产品已送样给客户验证,其中超过 10 款进入加仑样测试阶段,其中有数款产品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全力冲刺订单。

公司潜江一期年产 30 吨 KrF/ArF 高端晶圆光刻胶产线具备批量化生产及供货能力,二期年产 300 吨 KrF/ArF 高端晶圆光刻胶量产线计划今年第四季度进入全面试运行阶段。

(2)先进封装材料:目前主要有半导体封装 PI、临时键合胶两类产品。

上半年,半导体封装 PI 在售型号数量及覆盖客户数量进一步增加,推动订单增长持续加速;临时键合胶在已有客户持续稳定规模出货中。

三、显示材料:确立 YPI、PSPI 产品国产供应领先地位,无氟等新品验证反馈结果良好

公司布局多款新型显示材料,目前已成为国内大部分主流显示面板客户 YPI、PSPI 产品的第一供应商,确立 YPI、PSPI 产品国产供应领先地位。

此外,无氟光敏聚酰亚胺等新品的客户验证持续推进,目前验证反馈结果良好,或为未来显示材料业务新收入增长点。

财联社资讯获悉,近日,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 “江苏地质号” 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一、我国卫星发展空间广阔,三大运营商已获得卫星通信运营资质

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虽然尚未完成大规模组网,但向 ITU 报备的发星数量较多,且卫星产业链制造及发射成本正逐步降低,发展空间广阔。全球化是巨型低轨卫星星座的重要特征,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构建较为完善,且全球化布局能力较强,如吉利星座多国的商业合作网络布局,天通卫星在东南亚国家的网络布局,垣信卫星在巴西等多个国家的商业化落地推进等。

国盛证券研报指出,政策推动低轨卫星互联网加速发展,三大运营商已获得卫星通信运营资质,预计 2025 年底将重点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和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同时,GW 星座发射提速,带动行业加速发展,千帆星座进入商业化应用示范元年,而三体计算星座尽管起步较晚,但在大规模组网应用方面有望反超。

民生证券认为,各国在深空探索、商业航天等领域的尝试势必会对全球商业航天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如火箭运载能力的提高和可回收技术的进步等。随着商业火箭技术不断成熟,商业火箭有望迎来常态化发射,火箭箭体、测运控、燃料供应商将迎来发展机遇;2024 年卫星互联网产业测进明确,已经历过深度调整后的行业格局与机会明确。短期来看前端运载火箭技术及其相关产业链有望率先受益,同时航天器领域的卫星生产制造环节将有望依托商业航天进程提速而加速放量,中长期维度随着技术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下游应用侧相关环节将迎来黄金发展阶段。

二、相关上市公司:信维通信、中国卫星

信维通信表示,商业卫星通信是目前公司重点拓展的第二增长曲线业务之一,公司在好几年前就开始布局,也成为商业卫星通信行业的参与者。目前已成功给大客户供货,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公司围绕客户在卫星通信地面终端的连接器、结构件、天线及整机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提供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市场响应速度,未来计划切入更多全球大型厂商。

中国卫星积极参与千帆星座、国网星座等低轨卫星互联网组网建设,配套星上电子产品、太阳电池、地面信关站基带处理设备及多款通信终端。公司作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具备天地一体化卫星研制与运营能力,深刻谋划 “商业航天 + 卫星应用” 产业化发展模式,推动业务转型发展。

韩国存储厂商合约价或将涨 20%-30%,外资大行称行业正迎来 “前所未有四年定价上行周期”,这家公司专注于 NAND 及 DRAM 存储器研发

【威刚:存储产业行情 “好到让人头痛”,韩国厂商合约价或将涨 20%-30%】《科创板日报》13 日讯,存储模组大厂威刚董事长陈立白表示,目前存储产业行情 “好到让我们头痛”;存储于 8 月下旬突然开启缺货涨价,反弹早于供应商预期。此前三大原厂决定停产 DDR4,并已拆除相关旧设备,陈立白认为三大原厂绝不可能再回头重新生产 DDR4,市场供应缺口将持续扩大,产品价格涨幅也将是存储行业之最,其次为 DDR5。另外,NAND 闪存在云厂商的刚性需求驱动下,缺货将延续到明年啊上半年;硬盘缺货情况也将越来越严重。他指出,此前韩国厂商在放长假,预计将于今日或明日宣布新品价格,合约价格或将上涨 20%-30%。

一、四季度企业级存储价格或将继续上涨

存储第一轮涨价潮开始于今年 4 月,当时三星率先宣布今年将开始逐步停止生产 DDR4 内存颗粒,从而专注于生产更高端、利润更高的 DDR5、LPDDR5 和 HBM 内存。之后 SK 海力士也开始逐步减少 DDR4 产能,计划将 DDR4 产能压缩至 20% 左右。

存储第二轮涨价潮开始于 9 月,闪迪宣布将面向所有渠道和消费者客户的产品价格上调 10% 以上,未来还将继续定期进行价格评估,并可能进行其他调整。此后,美光科技向渠道商发出通知,宣布其存储产品价格将上涨 20%-30%。存储模组大厂威刚宣布,自 9 月 29 日起停止 DDR4 报价,DDR5 与 NAND 闪存优先供给主要客户。与此同时,NAND 闪存控制芯片大厂群联则已是恢复了部分报价,价格涨幅约 10%,此举被业内看作 NAND 闪存市场的 “开涨信号”。

CFM 闪存市场指出,DRAM 价格指数半年内上涨约 72%,NAND 涨价情绪高涨,预计四季度企业级存储价格将上涨。

二、外资大行称行业迎来 “前所未有四年定价上行周期”

摩根大通认为,这一轮周期的核心驱动力来自 AI 计算对高性能内存的巨大需求,其影响已从高端的高带宽内存(HBM)迅速扩展至传统 DRAM 和 NAND 闪存。市场动态显示,供应商在未来 12 个月内可能难以满足全部需求,从而支撑价格持续走强。在 AI 计算机对高性能内存的巨大需求的推动下,“内存饥渴” 趋势正在推动整个行业进入结构性增长阶段,DRAM 市场正迎来一个从 2024 年持续至 2027 年的 “前所未有的四年定价上行周期”,预计到 2027 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将达到近 3000 亿美元。

平安证券补充称,自第三季度起 DRAM 和 NAND Flash 存储产品合约价有望筑底回升,叠加 eSSD、RDIMM 等企业级存储产品需求持续高企,相关存储产业链企业业绩有望迎来明显改善。

三、相关上市公司:聚辰股份、澜起科技

聚辰股份:公司是业内少数拥有完整 SPD 产品组合和技术储备的企业,旗下武汉喻芯专注于 NAND 及 DRAM 存储器研发。公司工业级存储芯片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如伺服控制、机器人、人机交互)、数字能源(如光储充一体、逆变器)以及通信基站(如高速光模块)等领域。

澜起科技:公司推出了首批可编程时钟发生器芯片(Clock Generator),主要针对存储、算力芯片、交换机等应用场景对高性能时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