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真财经

OCP 全球峰会在美国召开,NV 在大型展会会公示供应链合作伙伴(Supply Chain Wall),涵盖机柜、电源等环节。此次基于 OCP 大会一手信息,更新 NV 液冷供应链环节:

  • 液冷板有 10 家供应商,瑞多出局,新增立敏达,A + H 供应商有工业富联、比亚迪电子。

  • UQD 共 12 家供应商,新增基隆技术、尼得科,A + H 供应商包括工业富联、英维克、比亚迪电子。

  • Manifold 共 6 家供应商,光宝和酷冷至尊出局,A + H 供应链涉及工业富联、比亚迪电子。

此外,相关领域多家国产厂商取得突破,如捷邦科技获临时供应商代码,思泉新材验证测试表现好。关注国产供应链长期竞争力与投入,期待更多中国企业进入 Supply Chain Wall。

国产 EDA 近期有两大热点:

  • 新凯来子公司启云方 10 月 25 日推出 2 款完全自主的板级 EDA 工具,分别聚焦原理图、PCB 设计,可将芯片等硬件模块整合为电路板系统。产品采用创新并行架构,改变国外主流软件串行工作流,支持多人协同作业,实测性能较行业标杆提升 30%,硬件开发周期缩短 40%,智能辅助设计一版成功率提高 30%,能大幅降本,且已完成多家头部电子企业商用验证,在高密度电路板设计等场景表现优异。

  • 华大九天将于 10 月 24 日在杭州举办生态伙伴及用户大会,届时发布全新 EDA 产品。华大九天在 EDA 领域居领军地位,已实现模拟、面板等全流程,设计平台加入 AI 赋能,射频设计有 GPU 算力加速等高端化进展;25 - 26 年将加速补齐数电 - 布局布线、晶圆制造 - TCAD 等核心堵点,预计 27 年实现全领域全流程拉通。

10 月 16 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SMR)“玲龙一号” 一回路冷态功能试验成功,彰显我国在新型核能系统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为后续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商运奠定基础。

AI 发展依赖算力,算力依赖电力,2024 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达 1.68%,预计 2035 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增长 10 万倍,数据中心用电量占比和电力需求将大幅增加。Open AI 首席执行官曾称裂变是满足 AI 能源需求的关键方案,科技巨头正联合相关公司定制供能方案,SMR 作为新一代核裂变反应堆,是数据中心和 AI 能源需求的重要补充,美国已掀起 SMR 投资热潮。

相关公司有

景业智能(与浙大共建微堆 / SMR 技术联合研发中心)、

佳电股份(产品主氦风机为四代堆关键设备,子公司核主泵领先)

国光电气(偏滤器和包层系统是 ITER 项目关键部件)

兰石重装(覆盖核能全产业链环节)、

科新机电(承制高温气冷堆核电产品,新燃料运输容器实现进口替代)、

海陆重工(服务多代堆型及热核聚变堆)、

江苏神通(核级蝶阀、球阀订单占比超 90%)。

同时存在政策、行业竞争、核电核准进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东方电缆:中标23.74亿元海陆缆+敷设大单,支撑业绩持续释放

东方电缆中标海陆缆产品及敷设施工项目,合计金额约 23.74 亿元,其中海缆项目包含浙江某海风土 500KV 直流海陆缆(二标段)等多个项目。

这既体现广东三山岛、浙江深远海项目加速推进,也为公司后续交付奠定景气基础。当前,青洲五七、帆石一等海风项目开工持续推进,公司 Q3 海缆交付有望起量,助力 Q3 业绩同环比增长,且截至 8 月 12 日,公司海缆与高压电缆在手订单约 110 亿元,新签订单落地将推动在手订单持续攀升。展望后续,国内海风装机有望高增,公司随下游需求放量,新签订单将持续落地;海外海风需求预计 “十五五” 迎来爆发式增长,公司持续开拓海外,有望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

预计公司 2026 年归母净利约 15 - 16 亿元、20 亿元,对应 PE 约 30 倍、23 倍,继续重点推荐。

【国泰海通医药】创新药领域BD再起,叠加ESMO等大会催化有望迎来行情继续

创新药板块自 9 月中旬深度回调,截至 10 月 16 日,港股和 A 股创新药指数及相关个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但标的基本面无变化,主要因部分 BD 不及预期和资金轮动。

四季度是 BD 高峰,历史数据显示中国创新药与 MNC 及所有欧美公司的 BD 多在四季度发生,推测是 MNC 四季度可更自由使用全年剩余 BD 额度,今年四季度也有望有更多 BD。昨日上市公司实现 4 项 BD,涵盖多领域和药物形式,印证结论,也看好恒瑞医药等公司水下 BD 持续落地。

ESMO 大会临近,关注 LBA 数据读出,多家公司将披露数据,康方生物 HARMONI6 结果受瞩目,若 PFS HR 超预期有望带动板块反弹,其数据也被《柳叶刀》接收。

推荐关注:

a)港股创新药龙头标的包括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科伦博泰生物、三生制药、映恩生物、百济神州、翰森制药等;

b)A股回调较多性价比凸显的标的包括益方生物、泽璟制药、海思科、信立泰、恒瑞医药等:

c)今年存在BD进展可能的标的包括荃信生物、荣昌生物、君实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京新药业、绿叶制药等

本周存储价格中,DRAM 与 NAND 均强势上涨。

NAND Flash 方面,小容量 64/32/2/1Gb 均价稳中有升,相较上周和上月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大容量 1Tb QLC/1Tb TLC/512Gb TLC/256Gb TLC wafer 均价加速上涨,相较上周和上月涨幅显著。

DRAM 方面,本周 DDR5 16G/DDR4 16G/DDR3 4G 均价相较上周和上月均大幅增长,DDR5 补涨加速。NOR Flash 本周 512k - 2Gb 个别料号价格上涨。

【长江电新】国网2025年发布特高压第4次招标两柔直主设备招标全面启动

10 月 17 日,国网发布 2025 年特高压第 4 次设备招标,涉及蒙西 - 京津冀的库布齐、沧州换流站和藏粤直流的察隅、昌都换流站主设备需求,藏粤的广州小迳和深圳中部换流站由南网招标,暂未发布,预计本次招标总金额约 180 亿元。

主设备具体需求:换流阀金额总计约 68 亿元以上,共 7 包,竞争有望缓和;换流变金额总计约 50.5 亿元以上,共 8 包,预计人均中 2 包;组合电器总计 4 包,每包预计 1 - 2 亿元;直流控制保护仅 1 包,对蒙西 - 京津冀工程招标,藏粤控保预计南网招标。

预计本次招标对相关企业订单有积极影响,业绩 2027 年及之后确认,藏粤直流相关设备因高海拔价值量或超预期。后续特高压工程节奏有望加快,核准招标趋于密集,“十五五” 规划或超预期,重点推荐特高压赛道,相关标的有许继、平高、西电、南瑞、特变等。

充电桩俄国充电桩“三年倍增”行动方案落地,有望引领新一轮充电桩投资,产业链各环节均将受益

10 月 15 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 "三年倍增" 行动方案(2025—2027 年)》。行动方案指出到 2027 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 2800 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 3 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 8000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行动方案对城市、高速公路、农村充电网络分别制定了增长目标:

(1)补强城市快速充电网络。到 2027 年底,全国城市新增 160 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中包括 10 万个大功率充电枪;

(2)加快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更新改造。到 2027 年底,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新建改建 4 万个 60 千瓦以上 "超快充结合" 充电枪,鼓励建设大功率充电设施。除高寒高海拔地区外,其他高速公路服务区均应具备充电能力;

(3)补齐农村充电服务短板。到 2027 年底,在尚未建设公共充电站的乡镇行政至少新增 1.4 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他地区根据需求进一步加密充电设施网络,实现行政村 " 全覆盖。

开源证券展望认为,充电设施服务能力 "三年倍增" 行动有望引领新一轮充电桩投资,产业链各环节均将受益,如充电桩(特锐德)、充电模块(通合科技)、充电枪及线缆(永贵电器)等

工信部:到2027年实现城域算力1毫秒时延圈覆盖率不低于70%,打造高品质毫秒入算底座

财联社10月16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组织开展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完善重点场所算力接入网络布局,推动光网络设备向综合接入点和产业园区等用户侧部署,加快实现全光网广泛覆盖,构建城域毫秒级低时延一跳入算能力。推进入算网络新技术验证,开展小颗粒光传送网(OTN)、确定性网络等新技术验证,引导基础电信企业推动入算专线服务体验升级,开展力资源毫秒接入能力评估,建立城域中型及以上算力中心1毫秒时延圈覆盖能力监测机制,到2027年实现城域算力1童秒时延圈覆盖率不低于70%,打造高品质毫秒入算底座,

当算力更便宜、更易得时,开发者会把更复杂的模型与系统作为新基准,提升参数量、上下文与并行度,国盛证券郑震湘认为随着AI产业迅猛发展,光互连发展空间广阔。其中,光路交换机(OCS)不同于传统交换机,无需做光电转换,可直接进行光路交换,有效降低了通信硬件成本和功耗,在切换速度、插入损耗、回波损耗、耐用性和可靠性等性能方面均有突破。

仕佳光子:公司是光通信领域核心器件供应商,客户认可度提高,其中光芯片和器件、室内光缆、线缆高分子材料的产品订单较上年同期实现不同程度增加,前三季度盈利大增727%.

东田微:公司是光器件领域的“新军”选手,加码通信类光学元器件,从单线扩展到多品类,实现了产品矩阵对光通信产业多场景需求的精准覆盖,同时产能准备充分,未来有望受益于光引整、0CS等光学新品的产业空间。

财联社资讯获悉,近期,全球有色金属市场迎来强势上涨。从数据上看,现货黄金向上触及 4370 美元 / 盎司,伦铜价格一度逼近历史新高,白银价格近期也展现出较强的上涨弹性。

一、机构称有色金属价格上行,有望带动设备资本开支增加

申万宏源研报指出,有色金属价格上行,有望带动设备资本开支增加。价格是设备投资的 “指挥棒”,当终端金属价格上涨,矿企利润增加,设备采购的意愿会变强,设备需求随着价格上涨幅度的增加而增加,一开始通过延长开采时间、增加开采工作面来扩大产量,车辆、耗材类及维保服务需求先增加,当价格进一步上涨,新开发矿山投资速度会加快,新设备采购会增加。今年以来,贵金属、工业金属价格全面上涨,其中贵金属黄金涨幅超 50%,白银上涨超 60%,工业金属铜、锡涨幅均在 26% 以上,铝涨幅约 9%,金属价格上涨有望推升矿企设备资本开支增加。

申万宏源表示,刀具及备件方面,1)根据刀具作业特点,矿山刀具可分为拖曳式刀具(包括刀齿、刮刀、截齿等)、旋转式刀具(包括滚刀、切盘等)和冲击式刀具(包括冲击破碎锤、柱齿等)三大类。2)备件:根据设备功能,备件可以分为动力与传动系统备件(包括发动机、液压泵阀等)、执行与工作系统备件(磨机衬板、颚板、破碎锤等)、辅助防护备件(液压管路、密封件等)。

二、相关上市公司:新锐股份、欧科亿

新锐股份硬质台齿、非开挖类用硬质合金刀块等矿用硬质合金材料,以及牙轮钻头、顶锤式潜孔钻具等凿岩工具产品,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隧道掘进等地表、地下作业领。凿岩工具及配套服务方面,公司通过收购智利 Drilco 完善产品线,现已拥有牙轮钻头、顶锤式凿岩钎具、潜孔钻具三大主流产品线的自有品牌,矿用牙轮钻头在澳洲等海外市场占有率已位居前三。

欧科亿是一家专业从事数控刀具产品和硬质合金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研项目 “一种混晶硬质合金在数控刀片中的应用研究”,可用于用于精密零件精加工领域。

调研要点:

①这家公司战略转型 LED 全色系芯片供应商,红黄光项目单月产量已突破 5 万片,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②风险提示:调研内容仅为机构与上市公司间的业务交流,不构成投研观点,信息以上市公司公告和分析师公开报告为准。

聚灿光电于 10 月 16 日接待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从事全色系化合物光电半导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产品为 GaN 基蓝绿光、GaAs 基红黄光 LED 外延片、芯片。目前公司已经投资近 50 亿元,在江苏省宿迁市打造了全色系、智能化、大规模的 LED 研发生产基地。

公司针对照明应用领域已推出正装、倒装、高压等多款芯片产品,生产的高亮度 LED 背光用芯片,经封装后适用于中小尺寸背光模组,最终应用于手机、电视、车载屏幕等背光产品。

调研过程中,公司表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9,947,693 元,同比增长 23.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302.03 万元,同比增长 8.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6,871.21 万元,同比增长 11.89%,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5,256.25 万元,同比增长 9.84%。以上数据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公司红黄光项目 2025 年 1 月通线,目前单月产量已突破 5 万片,个别工序突破 8 万片,通过设备持续调试投入使用,各工序产能协调提升,项目推进顺利,营收增量明显。公司成功实现由单色系向全色系芯片供应商的战略转型,产品矩阵全面覆盖照明、背光、显示三大核心应用领域。

风险提示:调研内容仅为机构与上市公司间的业务交流,不构成投研观点,信息以上市公司公告和分析师公开报告为准。

【重点公司跟踪】

隆基绿能:公司以底线思维前瞻布局,聚焦全生命周期客户价值最优,坚定推进BC战略落地,成功打造出以HPBC2.0技术产品和深度场景化解决方案为核心的差异化竞争力。基于高品质泰睿硅片和HPBC 2.0电池技术,公司已陆续推出集中式H-MO 9组件和分布式Hi-MOX10组件产品,组件量产效率最高达24.8%。

目前BC组件已被纳入国内大容量集采招标,公司HPBC2.0产品的高效可靠价值凸显,场景产品矩阵不断完善。公司将稳步推进HPBC二代产能建设,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推动BC产品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预计2025年末,通过技术升级,公司HPBC2.0电池高效产能占比超过60%,将率先完成产品结构升级。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HPBC2.0自有电池产能达24GW,陕西西咸新区、铜川HPBC2.0电池产能已开始逐步投产,渭北项目稳步推进中,与英发德睿、平煤隆基协作产能已经开始逐步投产。随着BC二代电池产能建设,产品差异化优势凸显,公司有望率先走出行业低

10 月 17 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公告,调整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11 月 1 日起实施。政策调整内容包括:

  • 扩大离岛免税商品范围,新增宠物用品、乐器、微型无人机、小家电等,免税商品类别从 45 大类提至 47 大类。

  • 允许服饰、鞋帽等国内商品进离岛免税店销售,退(免)增值税、消费税。

  • 离岛旅客免税购物年龄调为年满 18 周岁。

  • 离岛且离境旅客购买离岛免税商品金额计入每年 10 万元免税购物额度,不限次数。

  • 有离岛记录的岛内居民本自然年度内可不限次数 “即购即提” 离岛免税商品。

政策调整利于扩大政策享惠面、增加商品供给等,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

  • 报告预计 2030 年中国免税市场规模或突破 1.5 万亿元。财政部部长强调促消费、完善免税店政策,多个城市市内免税店相继开业。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后,岛内旅游产业链相关主体将长期受益。中研普华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免税市场规模达 6500 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 18%,2030 年有望破 1.5 万亿。

  • 相关上市公司:

    • 王府井:在海南布局王府井国际免税港和王府井海垦购物中心两个项目。

    • 海南发展:控股股东拟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之日起 2 年内,依法合规完成免税相关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财联社资讯获悉,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冷空气上线,16 日至 19 日将横扫我国中东部,多地迎换季式降温,北方多地 “一夜入冬”。

一、机构称冷冬预期增加,静待冬季需求释放

中信期货研报指出,北方入冬偏早,冷冬预期加强,冬储备货情绪偏强,拉尼娜现象存在且有望持续到 2026 年 12 月至 2026 年 2 月,我国冷冬预期加强。

山东卓创资讯分析师任慧云表示,供应端煤矿生产情况核查工作推进,超产背景下煤矿生产心态谨慎,行业延续边际收缩状态;需求端随着气温下降,北方陆续开始供暖,今年冬季或存冷冬可能,预计 “迎峰度冬” 冬季需求成色较好,弹性较强。

国信证券研报认为,受降雨、超产等影响,8 月原煤产量同比降低,预计全年煤炭产量微降;今年冷冬概率增加,化工煤需求维持高位,2025 年下半年煤价反弹后,煤企利润有望改善且四季度煤价具备向上弹性,煤炭板块四季度反弹。

二、相关上市公司:潞安环能、陕西煤业

  • 潞安环能:国内喷吹煤龙头企业,2024 年取得上马区块探矿权,增加煤炭资源量 8 亿多吨,叠加自有储备资源,为未来发展提供支撑。现有 18 座生产矿井,先进产能达 4970 万吨 / 年,单井规模平均 300 万吨 / 年,集约化生产水平行业领先,规模效应显著。在建及规划矿井合计产能约 850 万吨 / 年,产能有望持续提升。

  • 陕西煤业:具备优质煤炭资源禀赋和煤炭开采低成本优势。2025 年上半年,核增了袁大滩煤矿 200 万吨产能,实现袁大滩煤矿 1000 万吨产能核准;后续仍有榆神三期、四期矿区规划等相关井田项目、陕北优质煤炭资源前期工作等有待推进,为可持续发展积蓄动力。

10 月 18 日,奇瑞汽车在 2025 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展出全固态电池模组,该电池采用原位聚合体系固态电解质、富锂锰正极材料等技术,电芯能量密度高达 600Wh/kg,续航里程将提升到 1200 - 1300 公里。

电报解读

一、固态电池产业链迎来密集催化

近期,固态电池产业链迎来密集催化。材料端,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团队开发出新型含氟聚电解质,基于该材料构建的 8.96Ah 聚合物软包全电池在施加 1MPa 外压下,能量密度达 604Wh/kg;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峰等团队提出全合 — 聚合物电极 - 电解质材料(P (EO - S)),基于该材料构建的集成电池架构经 20000 次弯曲循环仍保持稳健循环性能,且将电极能量密度提升至 585.9Wh/kg;当升科技表示已开发出氯碘复合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且完成氧化物电解质年产百吨级中试线建设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数吨级小试线建设。

应用端,卫蓝新能源联合研制的百兆瓦级大容量半固态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入选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中汽新能全固态电池计划 2026 年装车一汽示范;卫蓝新能源半固态电池获中国船级社颁发的首张型式认可证书;中创新航与合肥览翌航空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二、中国有望占据全球固态电池 40% 的市场份额,规模突破千亿元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核心方向,凭借高能量密度、本质安全性和超长循环寿命(8000 - 10000 次),正加速替代传统锂离子电池。全球头部企业普遍规划 2027 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2030 年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国泰海通认为,我国固态电池发展形成 “车企 + 电池厂” 协同特点,材料端正加速研发与改进。综合多家车企、电池厂固态电池量产计划,预计 2027 年全固态电池或迎来产业化元年,产业化进程加速。

权威预计,2030 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 614.1GWh,渗透率突破 10%,市场规模超 2500 亿元。中国凭借政策支持、技术储备和产业链优势,有望占据全球 40% 市场份额,届时年市场规模预计达 1163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42%。

三、相关上市公司:华盛锂电、盛新锂能

华盛锂电:近年持续关注固态电池材料研发,已完成多种固态 / 半固态电池适配材料的实验室试制,如半固态电解质添加剂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高纯硫化锂、新型硅碳负极、单壁纳米管导电剂等。

盛新锂能:在固态电池上游关键材料金属锂方面有业务布局,目前已建成金属锂产能 500 吨,超薄超宽锂带已实现批量生产,也在积极推动新规划的 2500 吨金属锂产能项目的进展和建设工作;同时在固态电解质材料方面进行相关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