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真财经

钨金属分析

价格表现

截至 10 月 21 日,钨精矿价格周涨 2% 至 27.4 万元 / 吨,APT 周涨 2.3% 至 30.2 万元 / 吨,碳化钨周涨 0.8% 至 60.5 万元 / 吨;外盘 APT 持平于 70 万元 / 吨,内外盘价差 9 万元。

9 月价格回调原因

钨价自 9 月 11 日阶段性高点后温和回调 7%,原因一是贸易商、废钨持货方获利了结,废钨率先抛货带动钨品重心下行;二是下游刀具厂 7、8 月前置备货,节前补库力度偏弱。

价格止跌回升的支撑因素

  • 大厂长单提供底部支撑,旺季补库需求带动钨价止跌回升,流通环节库存逐步消化,供应端抛压边际缓解。

  • 短期钨价止跌回升确立,理由包括 10 月下半月长单报价反弹,APT 回到 9 月下半月水平,稳价意愿明显;Q4 进入传统旺季,节后下游接货意愿尚可,主流刀具厂普遍上调刀具价格,价格传导更顺畅;精矿供应仍偏紧,精矿 - 粉末 - 硬质合金工厂库存达历史极低水平,存在刚需补库需求。

长期供需格局

  • 供给端:增量矿山均于 2025 年第二季度落地,2028 年前再无大矿;国内矿山面临 “强监管”+“资源自然贫化”,难有明显增量,钨是小金属中供给逻辑最硬的品种之一。

  • 需求端:钨的需求景气周期尚未到来,当前处于制造业非常底部的周期,但一旦顺周期来临,需求弹性大,历史上有两位数以上增长;“十五五” 将加快抢占深地等新兴产业标准化制高点,深地经济利好钨品消费。综合来看,钨品长期面临供给强监管 + 增量有限、需求底部回暖的基本面格局,长期钨价延续中枢抬升。

投资建议

钨是典型战略小金属,海外 Almonty 自管制后已上涨 7 倍,国内钨标的亟待重估;看好钨价中枢抬升带来的 EPS 和 PE 双击,重视钨板块当前配置机会。

标的

标的包括中钨高新、厦门钨业、江钨装备、佳鑫国际,重点关注中钨高新。测算显示,钨价假设 30 万元 / 吨时,公司表内市值 440e,托管1.9万吨钨矿对应市值 300e,目标市值 740e,当前不到 400e,空间 90%。

【广发机械】鼎泰高科再推荐:英伟达确定在rubin中使用m9,钻针供不应求趋势开启

产品应用规划

英伟达确定在 2026 下半年的 rubin 中使用 M9 材料,2027 年的 rubin ultra 使用正交背板;其预计明年下半年发售的 rubin 系列中,cpx 和 midplace 的 PCB 都使用 M9 CCL,且正在评估 compute 和 switch tray 是否使用 M9。

M9 材料对钻针的影响

使用 M9 材料会使钻针寿命从 1000 孔大幅下降至 100-200 孔,钻针价格暴涨十倍;同时钻针长度从 5mm 增长至 10mm,进一步推高价格。未来钻针需求空间将达数百倍级别,而鼎泰高科本轮股价涨幅仅约 3 倍,成长空间广阔。

供需格局与投资建议

钻针进入供不应求趋势,产业对明年钻针需求指引已翻倍甚至翻三倍;供给端鼎泰高科明年扩产计划仅 + 50%,其余竞争对手扩产幅度 10%-25%,供给扩张速度远落后于需求扩张幅度,且钻针行业格局稳定,难有新进入者。因此持续重点推荐鼎泰高科。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进展

10 月 21 日,特斯拉为人形机器人新增超 100 个岗位招聘,包括生产线制造工程师等,Optimus 三代机器人量产进入倒计时。

供应链推荐

T 链供应链是重点看好方向,其量产准备加快推进,FSD 进步、Ai5 芯片量产、Gen3 发布是重要催化剂,建议逢低布局相关供应链标的,包括恒立液压、长盈精密、三花智控、浙江荣泰、双环传动、拓普集团、峰迢科技、亚普股份(其中三花、长盈正在进行回购)。

国产人形机器人机会

四中全会即将召开,关注国产人形机器人 “十五五” 规划,涉及重点攻关环节(大小脑、丝杠、减速器、传感器)、重点应用场景产品(工业、物流、医疗)及资产市场支持(智元、宇树、乐聚有望率先上市),国产链重点公司有汇川技术、优必选、越疆、步科股份、宁波华翔、蓝黛科技、杭叉集团、兆威机电、双林股份等。

华正新材的交流更新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材料突破与国产化替代

公司在 IC 载板树脂领域取得突破,自主研发的 CBF 树脂有望替代日本垄断的 ABF 材料,解决半导体封装材料 “卡脖子” 问题;BT 封装材料已在 Mini/Micro LED、存储芯片等领域实现批量生产,通过国产化替代提升市场份额。

CCL 业务进展

CCL 业务从传统领域延伸至 AI 领域,预计 3 期投产后年产能达 350 万片 / 月,客户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胜宏成为第二大客户;

海外客户拓展顺利,已对接 NV Rubin 测试、AMD 多款产品及 Intel 在测产品,国内 HW950 系列进展顺利,950pr 测试通过,950dt 在测,960 等也在准备中。

产业验证与市场份额

从 HW 和胜宏方面双向验证,华正 CCL(M8)在 950 部分进展较快,今年 Q1 成为 HW 核心供应商,预计明年 H1 在 HW 国产厂商份额达 20%,H2 提升至 30%。

风电行业观点

基本面看法

需求端:明年行业增速(陆风 + 海风)实际大概率超预期,虽市场对风机采购指引的 50% 增速存疑,但较此前 “明年下滑” 的预期已有改善,增速表现尚可。

供给端研究更关键:

风机盈利弹性乐观,以金风科技为例,当前净利率下投资回收周期 33 年,中期 5% 净利率假设下回收周期 7 年,对走向全球的中国制造企业而言属合理水平。

关注零部件中经营杠杆品种,即资本开支先行、收入弹性后续、净利率弹性收尾的标的,如威力传动、金雷股份(这类企业资本开支结束、产能爬坡开始,负债率低、报表干净);铸件企业明年价格跌不动,客户锁产能,涨价虽难但也存在克制下的潜在机会;行业扩产与否取决于对需求的判断,陆风需求预期因政策改变而扭转。

筹码面看法

风电标的在权重中占比低,机构配置少、研究员关注不足,存在预期差。

行业横向对比,风电无 AI 类高预期收益率叙事,但在新能源内部值得被高看,可平衡组合波动。

“风电诈骗” 的老观点需更新,大金、新强联、广大特材等企业已连续 3 - 4 个季度交出业绩。

投资建议

继续看好板块性机会,推荐顺序为【海风 & 出海】(对应 15 - 20X PE)、【风机】(10X 以内 PE)、【资本开支结束产能刚爬坡的部分零部件】(12X PE)。

全球首个海风直联海底数据中心示范项目在上海临港落成

财联社10月21日电,全球首个海风直联海底数据中心示范项目落成与规模化拓展交流会10月21日在上海临港举行。会上,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为上海临港海底数据中心示范项自颁发“国际数据中心边缘计算节点"牌匾。这是临港新片区推动数字经济、新能源与海洋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上海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一项重要举措。未来将持续为项目提供政策支持与配套服务,推动更多上下游企业集聚。

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深海科技,7月1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再次对发展海洋经济做出重要部署,是顶层设计的又一里程碑。东方证券国防军工团队认为,海底数据中心则利用海水做自然冷却,将能效比(PUE)降至1.1以下,较陆地数据中心降低40%以上能耗成本,同时完全消除淡水消耗;并可直接接入海上风电等绿电资源,进一步降低电价波动风险将成为高算力需求场最下兼顾经济性与可持续性的优选方案,

海兰信:公司引领的海底数据中心产业在商业化进程上取得重要突破,临港海底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16亿元,建设总规模24MWV,分两期建设,将打造全国首个海上风电融合型数据中心。

海油工程:公司承揽了青洲六海上风电、深远海文昌浮式风电、海底数据中心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在海上风电自主开发能力和CCUS技术等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

乐聚机器人融资与 IPO 进展

乐聚机器人近期完成 15 亿元 Pre-IPO 轮融资,由深投控资本、深圳龙华资本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且已完成股改,IPO 计划正在推进中。

乐聚机器人企业资质与技术产品

乐聚机器人是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专注于机器人核心技术研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硬件和控制系统,聚焦机器人关节技术、步态算法及泛在机器人操作系统三大核心领域,已推出多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衍生品,涵盖工业智造、商业服务等多元场景。

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景

业内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趋于 0 - 1 兑现的拐点前夕,近期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纷纷斩获制造业大单,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当前板块回调是买点,三季报业绩及机器人业务进展超预期的个股值得配置。

相关上市公司及合作情况

股票简称

题材信息

东方精工

持有乐聚机器人 6.8329% 的股权,与乐聚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设立合资公司

兆丰股份

通过嘉兴玖兆烨熠股权投资合伙企业间接参与投资乐聚公司,玖兆烨熠直接持有乐聚公司 6.8529% 的股权

拓普集团

参与乐聚机器人 Pre-IPO 轮融资

和而泰

携手乐聚机器人与东方精工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持股 80%)

中大力德

与乐聚机器人入股智能机器人研发公司立聚动力科技

富佳股份

控股子公司宁波益佳电子为乐聚机器人代工各类线路板

岩石科技

其 RockAI 与乐聚机器人合作,在机器人平台部署自主研发大模型

亨通光电

与乐聚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人形机器人专用线缆的共同研发

海晨股份

与乐聚机器人签约,探索人形机器人在物流仓储、分拣、运输环节的应用场景

豪森智能

与乐聚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工业场景下具身智能技术协同与产业落地

未来 1-2 年有望进入集中兑现期,这家公司凭借传统 “现金奶牛” 业务为股权投资提供充足 “弹药”

上峰水泥(000672)精要:

①截至 2025 年 10 月,公司股权投资业务累计投资额超 19 亿,投资项目达 29 个,其中半导体企业 20 个,占比 69%,截至 2025 年 10 月,公司初始投资金额累计超过 60% 的项目都已经在上市途中或者已经上市;

②2021 年 7 月,公司以 2 亿元投资国产 DRAM 龙头企业长鑫科技,长鑫科技早在 2024 年 3 月融资时估值已达 1400 亿元,公司投资时间早、金额大、估值低,叠加存储行业高景气,预计长鑫上市后将获得较高投资收益;

③水泥行业 “现款现货” 的销售模式带来了良好的现金流。公司自 2015 年以来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持续为正,2020 年以来,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基本维持在 30 亿元以上,为股权投资业务提供了充足的 “弹药”;

④方正证券韩宇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7.54/9.02/9.98 亿元,同比增长 20%/20%/11%,对应 PE 分别为 14/12/10 倍;

⑤风险提示:需求持续下滑、投资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集中投资长鑫科技等 20 个半导体企业,未来 1-2 年有望进入集中兑现期,这家公司凭借传统 “现金奶牛” 业务为股权投资提供充足 “弹药”

近期,上峰水泥的战略转型成果正逐步显现,其长期布局的半导体股权投资业务已步入 “花期”,有望在未来 1-2 年迎来集中兑现期。

2021 年 7 月,公司以 2 亿元投资国产 DRAM 龙头企业长鑫科技;2025 年 10 月,长鑫科技 IPO 辅导备案验收完成。长鑫科技早在 2024 年 3 月融资时估值已达 1400 亿元。公司投资时间早、金额大、估值低,叠加存储行业高景气,预计长鑫上市后将获得较高投资收益。

方正证券韩宇看好公司利用水泥主业强大的 “造血” 能力,为高潜力的股权投资业务持续输送 “弹药”。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 4.76 亿元,同比增长 23.99%,充裕的现金储备为捕捉半导体国产替代的时代红利提供了坚实基础。

随着长鑫科技等重点投资标的 IPO 进程的推进,投资收益的释放或将显著增厚公司利润。韩宇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7.54/9.02/9.98 亿元,同比增长 20%/20%/11%,对应 PE 分别为 14/12/10 倍。

盈利预测(人民币)

单位 / 百万

2024A

2025E

2026E

2027E

营业总收入

5448

-9.32%

4974

5157

(+/-)%

-14.83%

0.68%

3.67%

归母净利润

627

754

902

998

(+/-)%

-15.70%

20.23%

19.59%

10.65%

EPS(元)

0.66

0.78

0.93

1.03

ROE(%)

7.01

7.85

8.51

8.53

PE

11.55

13.87

11.59

10.48

PB

0.83

1.09

0.99

0.89

核心总结

上峰水泥凭借水泥主业的 “现金奶牛” 优势,在半导体股权投资领域布局深入且进入集中兑现期,具体核心点如下:

  • 半导体投资布局与兑现:截至 2025 年 10 月,公司股权投资累计超 19 亿元,涉及 29 个项目,其中半导体企业 20 个(占比 69%),超 60% 投资项目处于上市途中或已上市。重点投资的国产 DRAM 龙头长鑫科技 IPO 辅导备案验收完成,其 2024 年 3 月估值已达 1400 亿元,公司因投资时间早、金额大、估值低,预计长鑫上市后将获得较高投资收益。

  • 水泥主业现金流支撑:水泥行业 “现款现货” 模式带来充足现金流,公司自 2015 年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正,2020 年以来账面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基本维持在 30 亿元以上,为股权投资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同时水泥主业成本管控优异,2025 年上半年毛利率、净利率居行业前三。

  • 盈利预测与估值:方正证券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54/9.02/9.98 亿元,同比增长 20%/20%/11%,对应 PE 分别为 14/12/10 倍。

  • 战略与风险:公司战略从 “一主两翼” 升级为 “双轮驱动”,股权投资与建材主业同等重要;风险提示需求持续下滑、投资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重点公司跟踪】

精达股份:

上海超导申报IPO材料,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温超导材料,是国际上少数几家实现批量年产千公里级以上(12mm宽)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生产商之一,处于高温超导材料中游核心环节。

客户覆盖了南方电网、中国科学院、联创超导、能量奇点、星环聚能、中车长客、CFS公司、TE公司等。

公司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2022-2024年连续3年排名第一,未来将显著受益于下游可控核聚变、超导电力等领域需求放量。

精达股份作为单一第一大股东持有上海超导18.15%股份,预计发行后股权比例为15.42%,随着上海超导上市后公司有望受益。

英华特(301272)精要:

①AIDC 算力扩容提升高性能散热需求,国内机房空调涡旋压缩机销量大幅增长,且磁悬浮离心式压缩机、大匹数涡旋压缩机并联,有望取代螺杆压缩机成为主流方案,市场空间广阔;

②压缩机国产替代背景下,公司从定频涡旋路线,迈出变频涡旋和磁悬浮离心式压缩机的重大突破,成为极少数技术可与外资比肩的公司;

③公司研发费用率环比开始下行,2025Q2 公司研发费用率从 Q1 的 17% 下滑至 11% 左右,2026 年全年研发费用率有望降至 8% 以下,经营拐点已现;

④招商证券史晋星预计 2025-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6.3/7.8/9.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6/1.1/1.5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6 年 PE 为 26 倍;

⑤风险提示:新品送样不及预期、下游应用不及预期等。

AIDC 算力扩容提升机房空调压缩机需求,这家公司大力研发已经成为极少数技术可与外资比肩的公司,当前经营拐点出现

招商证券史晋星最新跟踪 AIDC 领域主业拐点已现的英华特,公司受益于数据中心打开增量空间。

AIDC 算力扩容提升高性能散热需求,2024 年国内机房空调涡旋压缩机销量 13.1 万台,同比增长 35.1%。

目前 AIDC 机房空调约 7 成采用螺杆压缩机,与磁悬浮离心式压缩机、大匹数涡旋压缩机并联,有望取代螺杆压缩机成为主流方案,目前丹弗斯占据全球磁悬浮压缩机 70% 份额,谷轮等外资占据涡旋压缩机 80% 以上份额,国产替代潜力大。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

2023

2024

2025E

2026E

2027E

营业总收入 (百万元)

555

597

627

783

956

同比增长

24%

8%

5%

25%

22%

营业利润 (百万元)

99

82

65

117

170

同比增长

22%

-17%

-21%

81%

46%

归母净利润 (百万元)

87

74

58

106

154

同比增长

24%

-15%

-22%

81%

46%

每股收益 (元)

1.49

1.27

1.00

1.80

2.63

PE

31.1

36.7

46.8

25.8

17.7

PB

2.7

2.6

2.6

2.4

2.2

资料来源:公司数据、招商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