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真财经

三生制药核心管线 707(PD-1/VEGF 双抗)全球权益已授权辉瑞,辉瑞启动其联用化疗治疗肺癌、结直肠癌的全球三期临床,或为三生带来数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707 是四价结构的 PD-1/VEGF 双抗,VEGF 存在下对 PD-1 结合亲和力增强 100 倍,IgG4 Fc 设计有望降低免疫副作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异,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结直肠癌(CRC)疗效突出,是潜在肿瘤基石药物。

在肺癌领域,辉瑞启动 PF-08634404/707 联合化疗全球一线 NSCLC 三期临床,入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癌 / 非鳞癌患者(除外驱动基因突变及 PD-1、抗血管经治者),实验组为 707 联用化疗,对照组为 K 药联用化疗,拟招募 1500 人,研究预计 2032 年完成,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此前数据显示,707 单药及联用化疗在 NSCLC 中客观缓解率(ORR)表现优异,安全性良好。

在结直肠癌领域,辉瑞启动 PF-08634404/707 联合化疗全球三期临床,入组除外 MSI/dMMR 及 BRAF V600E 突变的患者,实验组为 PF-08634404 联用化疗,对照组为贝伐珠单抗联用化疗,拟招募 800 人,研究预计 2031 年完成,主要终点为 PFS 和 OS。此前数据显示,707 联用化疗在结直肠癌中 ORR 达 88.24%,安全性和耐受性优异。

锂电材料:储能需求 + 产能受限催生涨价,2026 年周期机会与推荐标的

在储能需求超预期的背景下,锂电材料成为最大弹性环节,预计 2026 年将全面进入新周期。建投电新许琳、朱玥团队分析指出,多家龙头企业给出 2026 年储能乐观指引:科力远作为开发商,今年装机 4GWH,明年将达 10GWH 以上;鹏辉能源 Q3 业绩大超预期,今年储能装机 20GWH+,大储排单已至明年 Q2,当前 24GWh 产能还将扩产 16GWh;欣旺达今年储能订单 10GWH,明年预计达 20GWH 甚至 30-40GWH。此外,EVE 储能订单翻倍致产能不足,今年产出 70,明年 120;海博供应链指引超翻倍;科达利预计 2026 年储能业务占比达 1/3。

团队自 8 月底就持续看好储能板块,强调当下是实业从底部给出乐观预期的大机会,建议通过实地调研感受真实需求。

对于锂电材料成为最大弹性环节的原因,本质是材料企业历经三年亏损,龙头企业处于十年回本的周期中,2026 年需求将延续自 2022 年以来 4 年 30% 以上的增速(2021 年超 100% 的增速不纳入计算),且因产能无法快速扩张,只能通过涨价盈利后再扩产,这是三年一遇的周期机会。

当前锂电材料涨价预期和进度大超预期(基于基层调研数据):

  • 6F:散单价格从 10.25 万元今日涨至 11 万,部分停产产能短期甚至长期难以重启(因铁离子含量高,2022 年扩产的工艺未走通就停产)。此前 B 公司长单价格不足 6 万且执行至 12 月,但材料企业已开始谈涨价,C 公司 11 月价格破 7;产业链反馈本轮企业普遍不愿签长单,选择随行就市月度报价,因 2021 年盈利在后续三年亏损中回吐,至今未挣到新扩产所需资金。

  • 铁锂:小客户已谈好涨价,大客户谈判中;高压铁锂预计 2026 年比 2025 年更紧张,目前全行业仅江西升华一家盈利。

  • 负极:ST 和 ZK 的小客户已涨价,供应链向 B 公司提出涨价 1000-2000 元的诉求,B 公司难以压价。

  • 隔膜:5-6 家企业亏损订单已涨价 10%,客户纷纷锁产能,头部两家不计划扩产,价格未提升前扩产无意义。

  • 铜箔:头部企业已完全满产,虽未开始涨价,但已开始挑单生产。

基于以上分析,团队继续推荐以下锂电材料板块标的:

  • 铁锂:湖南裕能(明年若不涨价业绩 20 亿,每涨价 1k 业绩提升 10 亿)、万润新能;

  • 6F:天际股份、多氟多、天赐材料(当前股价已包含 2-3 万涨价预期);

  • VC/FEC 关注华盛锂电,溶剂关注海科新源;

  • 负极:尚太科技、PTL、中科电气、贝特瑞;

  • 隔膜:星源材质、恩捷股份;

  • 碳酸锂:永兴材料、盛新锂能、天齐锂业、赣锋锂业,此轮行情由需求主导,核心矛盾在于需求端,建议关注锂电需求相关动态。

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政策,从放宽免税店审批权限、完善便利化和监管措施、强化组织实施三方面优化免税店管理,政策自 2025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

一、放宽免税店审批权限,支持地方优化布局

  • 下放审批权限: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统筹口岸出境免税店布局建设,由口岸所在地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商务、文旅、海关、税务等部门审批设立;同一口岸的出境、进境免税店可分别招标,特殊情况由省级相关部门通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确定经营主体;民航直属机场免税店审批仍按原有规定执行,经营主体确定后需向财政部备案并向海关申请经营许可。

  • 优化经营面积确定方式:口岸出境、进境免税店经营面积由招标人或口岸业主与经营主体协商确定(需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经营期间变更面积的,协商后由经营主体报海关核准。

  • 整合优化布局: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多部门结合客流量、旅游业发展等因素,因地制宜打造地域特色主题购物场景,提升免税店形象,吸引入境消费。

二、完善便利化和监管措施,提升购物体验

  • 支持网上预订服务:旅客可提前在口岸出境、进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网上预订商品,免税店根据行程备货,旅客凭有效证件及购物凭证提货。

  • 允许跨店提货:市内免税店预订后,可在口岸进境免税店付款提货,按口岸进境免税店政策执行。

  • 优化流程与监管:相关部门和企业持续简化免税购物流程,同时加强商品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三、强化组织实施,确保政策落地

  • 部门协同:财政部统筹协调政策落地,商务部、文旅部开展国货 “潮品” 推介,海关总署做好通关监管,税务总局做好退税工作。

  • 地方责任:免税店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承担监督管理主体责任,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发挥政策促消费作用并做好风险防控。

  • 施行时间与政策衔接:本通知自 2025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与此前《口岸进境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不一致的内容,以本通知为准。

【天风电子团队】立讯精密 25Q3 业绩超预告上限,全年展望乐观,有望成端云共振下 AI 核心资产

25Q3 立讯精密实现营收 964 亿元,同比增长 31%;归母净利润 48.74 亿元,超前期业绩预告上限(47 亿元),同比增长 32.5%;扣非归母净利润 39.43 亿元,接近预告中值(39.48 亿元),经营业绩稳健。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9.2 亿元,同比增长 50%,体现立臻收购及和硕大陆工厂利润率持续改善。

25Q4 及全年指引方面,预计 2025 年全年归母净利润 165-172 亿元,同比增长 24%-29%;对应 25Q4,预计归母净利润 50-57 亿元,同比增长 16.5%-32%。

业务亮点突出:

  • 通讯客户份额持续提升:公司凭借高速互联、光电、热管理领域的垂直整合能力,卡位行业技术升级关键节点,相关产品在海内外云服务商及设备制造商中取得商务合作重要突破,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成为业务增长强劲引擎。

  • AI 终端布局领先:依托声、光、电、散热、射频、结构件等技术积累及垂直一体化优势,公司成为极少数能提供完整 AI 终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将充分受益于 AI 终端智能化转型。

  • 内生外延持续拓展:25Q3 已基本完成对莱尼相关资产、闻泰 ODM/OEM 资产的收购,后续经营质量提升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AI 应用用户规模破 7 亿,商业模式从概念验证走向收入闭环,两家上市公司前瞻布局受益

财联社资讯获悉,第三方机构 QuestMobile 发布的 2025 年三季度 AI 应用行业报告显示,我国 AI 应用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规模已突破 7 亿大关,截至 2025 年 9 月达 7.29 亿,PC(个人电脑)端为 2 亿。

一、AI 应用商业模式快速从概念验证走向收入闭环

近两年来,AI 产业重心从 “技术可行性验证” 全面转向 “应用价值释放”。AI 底座能力正从 “能用” 迈向 “好用” 与 “可控”:

  • 算力层:推理效率与性价比大幅提升;

  • 模型层:通用大模型的性能逐步达到商用标准;

  • 数据层:行业专属数据积累与合成数据技术成熟,推动企业加速实现数据闭环训练与落地。

三者共同推动 AI 能力从 “单点突破” 走向 “体系协同”,为 AI 应用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创造条件。

中银国际认为,AI 应用商业模式正快速从概念验证走向收入闭环。过去一年,AI 应用需求的直接反映指标 Tokens 消耗量快速增长,表明 AI 应用需求高速扩张;同时,国内外多个垂类场景(如 AI 编程、AI 多模态、AI 广告、AI 教育、AI 医疗等)已初步证明商业价值。建议重点关注海外商业模式清晰、业绩验证的 AI 应用垂类赛道。

二、相关上市公司前瞻布局,业务落地成效显著

  • 彩讯股份:2023 年起前瞻布局 AI 智能体领域,依托完全自主研发的 Rich AIBox 智能平台,集成多模态交互与行业知识图谱,提供企业级 AI 应用一站式解决方案,持续推进业务落地。

  • 汉得信息:据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 AI 应用业务实现收入 1.1 亿元;公司拥有自建的 “得灵” B 端 AI 应用体系,涵盖三大产品及一大服务,全面支撑企业构建 AI 能力体系和智能化升级。

AI 漫剧技术 + 需求 + 出海三重驱动迎黄金期,捷成股份、掌阅科技布局多类 AI 产品

财联社资讯获悉,捷成股份微信发文称,在内容 IP 方面,捷成电影与国内头部 IP 平台 “番茄小说” 达成年度合作开发框架,双方将共同优选 IP,联合开发制作短剧、动态漫作品,打造精品标杆。

一、AI 漫剧快速出圈,产业规模高速扩张

  • 定义与技术价值:漫剧(动画微短剧)是对网文、平面漫画或原创剧本等图文故事的视频化再创作。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界定,主要分为三类,其中 AIGC 漫剧借助 AI 技术实现行业降本增效 —— 传统制作需 90 天的动态漫,引入 AI 后制作周期可压缩至 1-3 天,压缩比例近 90%。

  • 市场增长迅猛:据中航证券数据,AI 漫剧产业规模高速扩张,2025 年上半年漫剧剧目供给量月复合增长率达 83%,半年产出超 3000 部作品;抖音漫剧自然流付费从 2024 年上半年的 0 增长至 2025 年 8 月的每天 1000 万 +;快手平台 2025 年第三季度 AI 漫剧行业日流水较 2024 年第四季度增长 900%。在技术突破、需求爆发、出海加速的三重驱动下,AI 漫剧赛道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二、相关上市公司前瞻布局,产品矩阵丰富

  • 捷成股份:目前已有 20 余部 AI 漫剧在制作中,预计于 2025 年底前陆续完成并上线。

  • 掌阅科技:已上线《焚星诀》《东北寻宝往事》等 AI 漫剧和类真人剧,公司将继续积极布局 AI 短剧领域。

国内服务器龙头超聚变筹备上市,液冷服务器份额三连冠,相关上市公司全梳理

一超聚变筹备上市,液冷服务器国内份额连续三年第一

财联社 10 月 31 日电,国内服务器龙头超聚变正在积极筹备上市相关工作,招聘网站曾放出 “财务专家(上市运作)” 岗位(目前已更名),要求候选人具备多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经验,熟悉上市体系搭建。此外,公司今年 9 月针对核心员工开启大规模配股。

超聚变前身是华为 X86 服务器业务,2021 年因美国制裁剥离后成立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由河南国资控股,专注算力基础设施与服务。

其市场地位突出:在 “中国服务器市场稳居第二,AI 服务器市场位居第一”,海外市场三年复合增长率超 50%;2024 年收入规模突破 300 亿元,向 400 亿元迈进;IDC 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中国标准液冷服务器超聚变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目前服务覆盖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00 家客户,包括 100 多家世界 500 强企业,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 Telefonica、Vodafone 等企业紧密合作,业务聚焦算力、城企数智和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三大领域。

近期,超聚变服务器操作系统 FusionOS 成功通过 GB18030-2022 最高级别(3 级)认证,成为国内少数获该认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体现其在中文信息处理和国家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能力。

2025 年 10 月 31 日,“超聚变借壳” 题材整体上涨 2.66%,其相关产业链布局中,河南国资板块上涨 1.79%,豫信电科板块上涨 6.15%。

在豫信电科板块中,荣科科技(属于商务行业)上涨 6.15%,该公司是豫信电科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豫信电科间接持股 5.91%。

河南国资板块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棕榈股份上涨 6.75%,由河南财政厅控股,持股 28.72%,主营园林工程;

安彩高科上涨 2.93%,由河南投资集团控股,持股 41%,主营光伏玻璃及天然气;

城发环境微跌 0.08%,河南投资集团控股,持股 56.47%,主营环保及高速公路;

豫能控股(属于行业板块)下跌 2.46%,河南投资集团控股,持股 61.85%,主营火力发电。

这些上市公司在河南国资体系内分属不同业务领域,涵盖园林、光伏、环保、电力等多个板块,在 “超聚变借壳” 题材的带动下,呈现出差异化的市场表现,也反映出市场对该题材下不同业务属性公司的关注与预期差异。

能科科技工业 AI 布局深入,前三季度 AI 业务收入占比超 30%,与华为共建多款行业数智化方案

调研要点

能科科技于 10 月 27 日接待多家机构线上调研,2025 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 10.89 亿元,同比增长 5.05%;归母净利润 1.65 亿元,同比增长 40.34%;毛利率 51.35%,同比提升 2.74 个百分点;AI 业务营业收入 3.35 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30.79%;合同负债 3.93 亿元,占营业总收入比例 36.15%。

公司在工业 AI 领域全面布局,自主研发的 “灵系列” AIagent 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二十余个工业场景,正加大 AI 产品的丰富性并拓展各类工业场景应用落地。目前已构建 “AI + 具身智能、AI + 工业研制智能化、工业软件 + AI 助手” 的产品线,同时着力构建多领域产业生态体系,与国内外领先的算力厂商、大模型厂商和机器人厂商深度合作,开发 “算力 + 模型 + 应用” 的联合解决方案。

中邮证券分析师指出,公司 AI 业务聚焦为客户提供自主研发的 AIagent 产品及解决方案,围绕 “AI + 工业” 战略主线,开发出图纸识别、工艺推荐、质量检测、业务预测等多款垂域模型,覆盖二十余个工业场景的应用 Agent 及多款工业软件智能助手产品并实现落地。

此外,公司是华为首批飞天计划伙伴,作为华为战略生态合作伙伴,双方联合构建了工业 AI Agent、制造工艺 AI 生成一体机、大模型及 AI 应用配套服务、数字主线解决方案等众多面向工业行业的数智化方案。

风险提示:调研内容仅为机构与上市公司间的业务交流,不构成投研观点,信息以上市公司公告和分析师公开报告为准。

【重点公司跟踪】

蓝色光标:

随着谷歌营收破千亿美元;海外巨头A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兑现,出了谷歌之外全球A驱动效果广告平台Moloc0在2025年上半年延续快速增长,成为新兴媒体增点;

AmazonAds同样实现倍数增长,为游戏及品牌客户提供独特营销价值。蓝色光标作为出海营销龙头有望受益于Meta、Google、TikTkForBusiness三大战略合作平台的快速增长,公司自建程序化平台Blue X快速迭代,AH出海打开成长空间。

人形机器人产业商业化加速,五洲新春全系列轴承配套减速器企业,切入滚柱丝杠领域服务灵巧手

在 2025 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李春枝指出具身智能产业三大发展趋势:技术从 “能动” 迈向 “好用”,依托 “意思开物” 实现大小脑协同;场景进入商业爆发前期,3-5 年是商用关键期,已有电力巡检、工厂搬运等落地案例;“开源协同” 驱动产业发展,中心开源双平台并牵头定标准。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近期人形机器人在国内外持续取得重要进展,标志着产业正快速实现商业化落地。中信建投表示,本周人形机器人指数回调主要受整体市场风险偏好及验厂推迟传言等因素影响,特斯拉 Optimus 产业化加速,Figure 完成高估值融资,板块进入持续催化验证期,展望 Q4,继续坚定看多,看好机器人重回科技成长配置主线。

滚柱丝杠承载能力大、传动精度高,对材料、设计、制造等环节要求高,国内市场仍以进口为主,国产化率尚低。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具身机器人线性关节主流技术方案将采用行星滚柱丝杠,相关公司包括双林股份、北特科技、贝斯特、五洲新春等。

作为该领域龙头公司,五洲新春布局多元:

  • 新能源汽车轴承:研发成功新能源汽车全系列轴承产品并配套国内外主机客户,产品涵盖轴承、精密机械零部件、汽车安全系统和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等,全资子公司 FLT 为欧洲著名变速箱轴承、工业电机减速器轴承重要供应商,客户包括美国德纳、英国吉凯恩等国内外企业,单月产量 200 多万套的球环滚针轴承大量销往丰田、宝马系汽车海外及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电梯用精密轴承配套迅达、奥的斯等品牌实现进口替代。

  • 机器人轴承:轴承是机器人减速器核心零部件之一,公司已研发成功机器人全系列轴承产品,配套南高齿、纽氏达特、中大力德、大族谐波、来福谐波等机器人减速器企业,可满足下游客户对机器人轴承高运动精度、高可靠性、高刚性、长寿命、较小空间能量密度的要求,产品包括定制化的深沟球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等。

  • 滚柱丝杠与灵巧手:依托轴承精密制造技术,研发高端行星滚柱丝杠,为直线执行器、灵巧手提供部件或成套产品,同时在汽车领域,研发的丝杠螺母组件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转向、制动等系统,部分产品已获主机厂定点。

  • 风电滚子:成功开发陆上和海上风电滚子,在风电变桨轴承、主轴轴承等领域取得工艺突破,获得七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风电滚子产品入选 “风电领跑者” 榜单及国家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客户包括德国蒂森克虏伯旗下企业,终端客户为全球风电第一品牌维斯塔斯等。

苹果财报超预期,iPhone 销售额将两位数增长,果链中长期投资机会显现,德赛电池、恒铭达覆盖一线手机厂商

一、苹果财报亮眼,iPhone 销售额将实现两位数增长

财联社 10 月 31 日电,苹果美股盘后涨超 5%(此前一度跌超 3%)。公司 2025 财年第四财季营收 1024.7 亿美元,同比增长 7.9%;每股收益 1.85 美元,同比增长 90.72%,均超市场预期。苹果 CEO 库克表示,预计 2026 财年第一季度整体销售额将同比增长 10% 至 12%,iPhone 销售额也将实现两位数增长,“本季度将成为苹果公司史上最强的一季”。

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数据,苹果 iPhone17 系列在 2025 年 9 月的销量同比增长 14%,9 月以来苹果持续上调订单,预计该系列全年销量可达 9600 万至 1 亿台,带动全年出货量达 2.3 亿至 2.4 亿部。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iPhone17 系列产品亮点众多:A19 芯片性能提升显著,可更好执行端侧 AI 任务;iPhone17Pro 系列搭载全新 VC 均热板,解决高性能运行散热问题;iPhoneair 采用超薄设计并搭配超瓷晶盖板,产品耐用性提升;预计 AppleIntelligence 将推出更多功能,应用场景更广泛。展望 2026 年,苹果或发布全新折叠机产品,果链在中长期将迎来新的投资机会。

二、相关上市公司布局一线手机厂商

  • 德赛电池:主营锂电池相关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客户覆盖苹果、华为、OPPO、VIVO、荣耀、小米等国内外一线手机厂商。

  • 恒铭达:在消费电子行业的产品主要为精密结构件及功能性器件,广泛应用于包括苹果在内的多家消费电子终端品牌。

我国电子特气市场 2025 年将达 316.6 亿元,国产化浪潮下产业链公司产能全梳理

据媒体报道,SK Specialties、Foosung、日本关东电化(Kanto Denka)等主要六氟化钨(WF6)生产企业近期向半导体制造商表示,自 2026 年起供应单价将上调 70%-90%。光大证券指出,电子特气国产化浪潮已至,集成电路端国产化率仍有提升空间。

随着半导体、新能源等下游行业崛起,我国电子气体需求快速增长,2022 年市场规模已增至 220.8 亿元,中国半导体工业协会预计 2025 年将增至 316.6 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 12.8%。

从产业链布局看,国内企业在电子特气领域亮点突出:

  • 中船特气:拥有三氟化氮年产能 18500 吨(全球第一)、六氟化钨年产能 2000 吨(国内第一)、六氟丁二烯年产能 200 吨。

  • 广钢气体:在建年产 3000 吨三氟化氮项目;2024 年国内电子大宗气体市占率 15.3%,在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和半导体显示领域新建现场制气项目中,中标产能占比达 41%,首次排名第一。

  • 凯美特气:光刻气产品已获得 ASML 子公司 Cymer 及 GIGAPHOTON 等光刻机厂商合格供应商认证,准分子激光气体产品获 Coherent(相干)认证。

  • 向日葵:拟收购的漳州兮璞材料主营半导体级高纯度电子特气,应用于半导体制造的扩散、蚀刻、薄膜沉积等关键工艺环节。

  • 雅克科技:子公司科美特围绕氟化工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相关电子级产品已导入半导体和面板制造商供应体系。

电子特气产业链公司产能及布局如下表:

分类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简介

三氟化氮

中船特气

688146.SH

拥有三氟化氮年产能 18500 吨,产能位居世界第一

南大光电

300346.SZ

拥有三氟化氮年产能 8300 吨

昊华科技

600378.SH

拥有三氟化氮年产能 5000 吨,市场份额全国前三,西南新建 6000 吨 / 年装置

广钢气体

688548.SH

在建年产 3000 吨三氟化氮项目

华特气体

688268.SH

在建年产 1000 吨三氟化氮项目

和远气体

002971.SZ

拥有 1 套年产 500 吨三氟化氮生产装置

六氟化钨

中船特气

688146.SH

拥有六氟化钨年产能 2000 吨,产能位居国内第一

中巨芯

688549.SH

拥有六氟化钨年产能 600 吨

和远气体

002971.SZ

拥有 1 套年产 500 吨六氟化钨生产装置

南大光电

300346.SZ

在建年产 500 吨六氟化钨

六氟丁二烯

昊华科技

600378.SH

拥有六氟丁二烯年产能 1000 吨,产能位居世界第一

中船特气

688146.SH

拥有六氟丁二烯年产能 200 吨

中巨芯

688549.SH

拥有六氟丁二烯年产能 175 吨

华特气体

688268.SH

在建年产 300 吨六氟丁二烯合成项目

金宏气体

688106.SH

在建年产 200 吨六氟丁二烯

四氟化碳

昊华科技

600378.SH

拥有四氟化碳年产能 1000 吨,市场份额全国前三

南大光电

300346.SZ

在建年产 1000 吨六氟乙烷、四氟化碳联产项目

空分设备

杭氧股份

002430.SZ

国内气体分离设备龙头,市占率超 50%,为半导体行业提供多种特种气体

福斯达

603173.SH

2020 年制氧容量口径空分设备市占率 4.99%,超高纯氧制取技术应用于半导体

其他

广钢气体

688548.SH

2024 年国内电子大宗气体市占率 15.3%,集成电路 / 半导体显示领域制气中标率 41%

金宏气体

688106.SH

2024 年国内电子大宗气体市占率 10%,特气领域拥有超纯氨、正硅酸乙酯产能

南大光电

300346.SZ

2023 年氢类电子特气市占率第一,氟类电子特气市占率国内第二

华特气体

688268.SH

全球电子气体市占率 1%,国内 3%,约 50 个产品实现进口替代,部分进入 5nm 工艺

侨源股份

301286.SZ

西南区域空分龙头,布局半导体所需高纯液氧、液氮等特种气体

雅克科技

002409.SZ

子公司科美特电子级产品导入半导体和面板制造商供应体系

凯美特气

002549.SZ

光刻气获 ASML 子公司认证,准分子激光气体获 Coherent 认证

向日葵

300111.SZ

拟收购的漳州兮璞材料主营半导体级高纯度电子特气,应用于多关键工艺环节

电产业链

近期锂行业基本面出现显著变化,“强现实”持续强化。最核心的信号是库存加速去化,当前周度库存已连续3周去库2000吨以上,10月边际去库已近1万吨,且去库斜率加快。期货仓位办降至2.87万吨。

天风证券金属团队认为,需求侧,当前电,特别是储能的需求持续超出市场预期,带动核心产品如六氟磷酸锂价格自9月以来涨幅超过50%。同时,供给侧的“弱预期”也在改善,即供给收缩或成本提升的确定性增强。这一轮反转的核心逻辑在于需求与供给两侧的共振。

板块内上市公司包 括:石大胜华、鹏辉能源等。

艾森股份:

公司“先进封装光刻胶“电镀铜基液铜钛蚀刻液”电镀锡银添加剂“等产品可以用于HBM存储芯片封装。长江存储是公司的客户公司在先进封装和HBM存储芯片封装领域布局的产品包括电镀液、光刻胶及配套试剂。例如电镀锡银添加剂(包括超低a粒子的锡浓缩液、锡阳极)、高纯硫酸铜基液和添加剂、TSV电镀添加剂及适用于Bumping与RDL工艺的电镀添加剂、TGV工艺高速镀铜添加剂、先进封装用g/线正性光刻胶和Bumping负性光刻胶等。中芯国际是公司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