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财策略】量子计算主题策略:美股映射之外的独立逻辑解析
一、技术路线与市场空间
海外领域,Google、IBM 等龙头企业聚焦超导技术,同时还存在离子阱、光量子、中性原子、拓扑等替代技术路线。据光子盒《2025 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展望》报告预测,2027 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规模将达 111.75 亿美元,2030 年将大幅增长至 2199.78 亿美元,市场空间广阔。
二、兑现时间
中科院院士郭光灿指出,当前量子计算处于 “含噪声的中等规模量子” 阶段,未来 5 年核心任务是研制通用场景下的容错量子计算机。这一预测与海外龙头企业的规划时间点基本一致,谷歌量子部门负责人也表示计划在 5 年内发布商业量子计算应用。预计未来将率先在 AI 算力、网络安全、新药研发等垂直领域出现局部应用的爆发。
三、炒作逻辑
该主题除美股映射外,还具备政策加码和产业进展的独立逻辑,具体如下:
美股映射:IBM 利用 AMD 的 FPGA 芯片运行 QEC 算法,速度超预期十倍;谷歌基于 Willow 量子芯片的 “量子回声” 算法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可验证的量子优势。海外超导量子计算进展较快,商业化步伐有望超预期,为国内发展提供借鉴。
算力巨头入场:英伟达等算力巨头可能推出将 GPU 与量子处理器结合的开放式系统架构,需关注后续海外大厂资本开支(CAPEX)和 AI 外溢对量子题材的催化作用。
政策支持:量子科技被纳入 “十五五” 规划重点发展方向,合肥、北京等产业优势区域预计将细化政策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产业进展:国内在量子计算领域涌现诸多科研突破,“祖冲之三号”“本源天机 4.0” 等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依托中科大等平台丰富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未来从学界到应用的转化将较为顺畅。
四、建议关注标的
国盾量子、科大国创、本源量子(IPO 阶段)、神州信息、格尔软件、富士达、科华数据、国光电气、汉缆股份、光迅科技、亨通光电、浙江东方
【长江电新】固态电池:板块调整后,坚定看好 11 月投资主线
一、板块回调不改基本面强预期,11 月催化下性价比凸显
近期固态电池板块回调,除跟随锂电主链波动外,头部客户硫化锂供应链调整猜测引发情绪扰动,但基本面强预期逻辑未变。短期技术路线尚未收敛,客户对供应链保持开放态度,潜在供应商角色符合商业逻辑。11 月工信部中期考核验收在即,叠加二轮补贴和头部客户招标可期,板块将迎来新一轮催化与轮动,回调后性价比突出。
二、技术与产业新进展:聚焦固 - 固界面、离子电导率等核心痛点,多企业布局突破
固 - 固界面结合与高离子电导率仍是固态电池的关键技术挑战。产业端多家企业取得进展:
荣旗科技:收购四川力能股权布局等静压,新设合资公司宏旗荣锂落地中科院研究成果,员工战略配售资管计划减持落地,情绪压制解除;
泰和科技:硫化锂布局新秀,产品性能优异,计划送样头部客户,进展顺利望打开估值空间;
博苑股份:硫化物体系通胀逻辑辅材,供需紧平衡下固态场景打开涨价通道,公司卡位优异,碘化锂具备排他性与稀缺性壁垒;
海目星:股权激励落地,风格转守为攻,作为二线整线龙头兼具弹性与确定性,下游客户进展顺利,关键设备持续突破。
三、低位修复与标的布局:多重催化共振,关注设备、材料端强逻辑标的
在多重催化与长期逻辑共振下,板块趋势强化,看好前期强逻辑标签股在新 β 催化下的下一轮行情:
设备端:关注卡位头部中试线的设备龙头,前道纳科、宏工,中道徳龙,平台化设备公司先导、联赢、利元亨等;
材料端:
首推硫化锂,关注白马龙头厦钨、洗霸及液相法弹性标的;
高赔率关注锂负极 / 无负极方向(中一等)、镀镍铜箔 / 镍铁集流体方向(远航等);
关注需求扩容的材料环节,如电解质材料(国瓷等)、铝塑膜(ST 威尔等)、骨架基膜(长阳、星源等)。
【东吴电新】美国电力及 AI 储能深度解析:绿电配储 + AI 储能双轮驱动,量价齐升成长明确
一、美国电力缺口与 AI 用电需求:增长矛盾凸显,电力装置亟需新增
美国年用电量达 4000TWh,年复合增长 2%。保守预测,2030 年若新增 33GW、累计 60GW 算力,对应 AI 电力需求将达 680TWh,占电力需求比重 13%。而美国 2025-2027 年年均新增发电装置备案约 40GW(以光伏为主,未考虑储能),年均电力缺口仍有 20GW,且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急需新增电力装置。
二、绿电配储:光储为主力电源,市场空间广阔
光储度电成本(考虑 ITC 补贴)已降至 0.033 美元 /kwh,capex 为 1.3 美元 /w,具备碳排放低、建设周期短的优势。同时 FERC 提案鼓励大负荷和发电机组直连,灵活性发电机组可优先并网,因此 “绿电直连 + 市电混合供应” 成为美国数据中心供电首选模式。
按 50% 绿电供应比例、50% 电源功率配比 + 4h 配出时长测算,1GW 算力需要 6GWh 储能;若按 30 年 50% 绿电供应比例,对应新增绿电配储需求达 200GWh。
三、AI 储能:低压直流储能成 AIDC 架构新趋势,增量弹性显著
低压直流储能方案是在数据中心中压侧新增 PCS + 储能,并将储能系统与机架一体化设计,可实现精确脉冲修复、更强峰值支撑、一体化检测,从而提升算力密度与效率、延长设备寿命。
以 1GW 算力、110% 功率配 + 4-8h 时长测算,对应储能需求为 4.4-8.8GWh;若按 30 年该方案渗透率 60% 计算,储能需求达 110GWh。特斯拉已稳定运行该方案,其余厂商将跟进,该方案对系统厂商软硬件能力要求极高且需与业主方深度合作,看好阳光电源在该领域的竞争力。
四、美国储能需求超预期,国内厂商深度受益
上调美国 2026 年储能装机预测至 76GWh,同比增长近 44%,其中数据中心相关贡献 34GWh。预计 2030 年美国储能规模超 350GWh,年复合增长率 40-60%,对应电池需求近 500GWh。
美国规划储能电芯产能仅 100GWh,仍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企业将受益;此外,AI 储能系统技术难度大、价值量预计提升 50% 以上,且市场份额集中,阳光电源有望与特斯拉平分市场。
投资建议
美国 AI 数据中心拉动电源侧配储与 AI 储能需求大幅增长,预计未来 3-5 年保持 40%-60% 复合增速,赛道高景气度明确。
首推:阳光电源(美国)、宁德时代(美国)、海博思创、亿纬锂能(美国)、阿特斯(美国);
其次看好:中创新航、欣旺达、德业、天合、锦浪、艾罗、派能、固德威、通润;


【国金机械】再推应流股份:燃机叶片供给紧缺加剧,订单爆发式增长可期
一、行业供需:燃机叶片紧缺程度升级,供给端扩张受限
从燃机龙头 GEV 和叶片龙头 HWM 三季报可见,主机厂新签订单加速增长,GEV Q3 新签燃机 7.4GW,创近 3 年历史新高,带动涡轮叶片需求提速。但供给端因产能紧张,GEV 三季度仅交付 4GW,环比下滑 1.2GW,扩产进程缓慢。核心原因是涡轮叶片产能紧缺,全球叶片龙头 HWM 今年 1-3 季度发动机板块资本开支分别为 0.86/0.75/0.74 亿美元,环比持续下滑;且其产能优先供应航发叶片,2025 年 Q2-Q3,HWM 发动机板块中民航领域收入从 5.74 亿美元提升至 6.03 亿美元,工业燃机领域收入几乎环比持平,全球燃机叶片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二、公司优势:国内两机叶片龙头,全球份额低且成长空间巨大
公司是国内两机叶片龙头,当前全球两机叶片需求超 1000 亿元,2025 年公司两机领域收入预计超 10 亿元,全球份额仅 1%。受益于北美 AI 算力催化,未来 3 年公司两机收入有望保持 50% 左右增速,到 2028 年全球份额也仅 3%-4%,成长空间极为广阔。
近期公司从德国 ALD 国内子公司爱力德欣安采购 3 台单晶炉和真空炉,扩产瓶颈已打破,远期成长束缚解除。对比海外燃机龙头企业 GEV 2025 年 PE-TTM 接近 100 倍,公司估值相对海外龙头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 月海南机场客流及免税数据跟踪:基本面拐点显现,政策加持下长期弹性可期
一、机场客流:美兰、凤凰机场表现分化
美兰机场(10.01-10.31)
10 月旅客吞吐量 203.1 万人次,同比增长 0.3%,增速环比下降(9 月同比增长 14.8%,需考虑 2024 年 9 月台风影响);航班起降架次 1.4 万架次,同比增长 9.0%,增速环比下降(9 月同比增长 15.0%)。
2025 年 1-9 月累计旅客吞吐量 2027.6 万人次,同比下降 1.5%;累计航班起降架次 13.9 万架次,同比下降 0.9%。
凤凰机场(10.01-10.31)
航班执行量 1.1 万架次,同比增长 3.5%,增速环比上升(9 月同比下降 3.1%)。
2025 年 1-9 月累计旅客吞吐量 7456.5 万人次,同比增长 8.7%;累计航班起降架次 10.2 万架次,同比增长 7.5%。
二、免税销售:中免表现亮眼,全岛离岛免税首次转正
中免销售额
预计 10 月中免各店铺销售额合计 28 亿元,同比增长 17% 左右,环比 9 月提速增长(9 月同比增长 0.3%)。
预计 2025 年 1-10 月销售额合计 284.9 亿元,同比增长 1.4%。
全岛离岛免税销售
海南全岛离岛免税销售金额 9 月销售额同比增长 3.4%,为连续下滑 18 个月后首次转正;1-9 月累计销售金额同比下降 7.7%。
三、投资观点:基本面底部拐点已现,政策加持中长期弹性可期
从行业和公司层面销售数据跟踪及中国中免 2025 年 Q3 业绩环比改善趋势来看,行业与公司经营层面已现拐点。近期离岛免税与出入境、市内免税政策利好频出,从品类扩容(纳入更多新消费商品)、渠道拓展(国货进入免税渠道)、客群扩大(购物人群范围扩充)、体验提升(购物便利性提高)等多方面提振免税消费,看好龙头中长期成长空间与利润率修复弹性。重点推荐中国中免,关注王府井等。
【广发电子】存储设备推荐:国产存储产线三重逻辑共振,设备厂商业绩亮眼
一、行业逻辑:国产存储产线开启 “自主可控 + 超级周期 + 技术迭代” 三重共振
国产存储产线在自主可控、行业超级周期、技术迭代的三重逻辑驱动下,3D NAND 和 4F2+CBA DRAM 技术路线有望进一步增加沉积、刻蚀、键合等设备的市场用量。
二、标的表现:拓荆科技、中微公司三季度业绩超预期,技术突破持续
拓荆科技
披露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三季度收入 22.7 亿元,同比增长 124.1%;归母净利润 4.6 亿元,同比增长 225.1%,显著超市场预期。
公司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基于新型设备平台(PF-300T Plus 和 PF-300M)和新型反应腔(pX 和 Supra-D)的 PECVD Stack(ONO 叠层)、ACHM 以及 PECVD Bianca、ALD SiCO 等先进制程的验证机台顺利通过客户认证,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中微公司
三季度收入 31 亿元,同比增长 50.6%;归母净利润 5.1 亿元,同比增长 27.5%。
公司在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制造关键刻蚀工艺领域表现突出:CCP 方面,下一代 90 比 1 超高深宽比介质刻蚀设备即将进入市场;为先进存储器件和逻辑器件开发的 LPCVD、ALD 等多款薄膜设备已顺利进入市场,设备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薄膜设备覆盖率不断提升。
流感季提前活跃,关注相关药物市场,金石亚药等企业品牌优势显著
一、机构称流感季提前进入活跃期,流行毒株发生变化
近期,北半球多个国家流感病例持续攀升且呈蔓延趋势。日本于 10 月 3 日正式进入流感季,较 2024 年提前五周,10 月 6 日至 12 日一周内全国约 3800 家医疗机构共报告流感病例超 9000 例,新增病例数已连续 8 周上升;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截至 10 月 31 日已有 6000 名学生感染流感,部分学校暂时关闭;欧洲流感季也即将来临,公共卫生专家警告今年流感形势或更为严峻。
上海证券研报指出,国家疾控中心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流感病毒在外界存活时间延长,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加,我国流感流行季可能提前到来,且流行毒株与去年不同,建议关注相关抗病毒、呼吸道疾病、流感疫苗等用药市场。
二、相关上市公司:金石亚药、亨迪药业
金石亚药:国内感冒药一线产品 “快克” 和 “小快克” 的品牌缔造者与拥有者。“快克”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可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的各种症状,也可用于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新品 “快克清”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适用于成人和 1 岁及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以及成人和 13 岁及以上青少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预防。
亨迪药业:布洛芬原料药为解热镇痛类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镇痛、抗炎作用,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起到解热作用,相关制剂产品可用于发烧症状患者的退烧治疗。公司已形成以原料药为主、制剂为辅的一体化产业链布局。
冰雪经济成内需消费重要增长点,这家公司承接多个冰雪工程项目
一、冰雪经济:产业规模扩容,成内需消费新增长极
11 月 4 日,2025—2026 黑龙江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在哈尔滨召开,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面积从 100 万平方米扩大到 120 万平方米,总用冰雪量达 40 万立方米,融入科技、童话 IP、多国建筑、城市地标、娱乐项目等新玩法。
《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指出,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预计 2025 年正式突破万亿。业内专家表示,在技术、市场、政策等多方利好下,冰雪产业有望迎来新增长,带动冰雪旅游、冰雪装备等多条产业链企业发展。
江海证券分析,随着冬奥会、亚冬会推动我国冰雪运动普及,场地建设、人才体系、产品运营等冰雪产业链全面完善,冰雪经济未来将成为我国内需消费的重要增长点,产业链上中下游均迎来发展机遇:上游国产雪地设备逐步实现对外资替代;中游冰雪运动服务和运营中,北方景区凭借天然冰雪资源有望迎来客流增长。
二、相关上市公司:冰山冷热、长白山、三夫户外
冰山冷热:在冰雪运动领域积极布局冰雪场馆建设,冰雪场馆已成为公司多个优势细分市场之一,近年来承接过多个奥运场馆和商业冰雪工程项目。
长白山:系长白山管委会唯一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坐拥温带山地生态、世界黄金水源、世界级火山温泉及优质冰雪资源,与阿尔卑斯山、北美落基山同处 “冰雪黄金纬度带”,并称 “世界三大粉雪基地”。
三夫户外:致力于自主研发和代理销售专业户外用品,为户外运动爱好者及大众消费者提供滑雪、越野、骑行等户外运动及日常所需装备与服务。
鹏辉能源:储能电池优质企业三季报业绩爆发,受益全球储能高增长红利
一、三季报业绩:同环比大幅增长,储能行业爆发直接受益
鹏辉能源(300438)第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 32.8 亿元,同比增长 75.0%;归母净利润 2.0 亿元,同比激增 977.2%;扣非归母净利润 1.7 亿元,显著受益于全球储能行业的高速发展。
二、业务布局:大储 + 户储 + 固态电池多线发力,技术与市场优势凸显
1. 储能业务纵深布局
公司严格执行 “做强储能” 方针,从电芯供应延伸至新产品联合定义,共同开发 600+Ah 大电芯,为 TWh 级储能市场奠定基础。
工商业储能领域,2025 年上半年落地全国最大规模用户侧储能项目,产品覆盖欧美、东南亚及南美等高增长区域,且深度融合 AI 算法,实现从硬件到全生命周期智慧能源管理的升级,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户储及便携储能领域,与全球头部企业稳定合作,终端产品主要面向欧美市场,2025 年上半年在全球户小储(含户用储能、通讯储能)领域储能电芯出货量位居前三;随着户储电芯需求端量价改善,国内和海外大储高景气度延续,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2.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公司持续推进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技术迭代优化成效显著,能量密度已提升至 320Wh/Kg;新一代固态电池的固态电解质层可自动适应活性材料体积变化,无需加压模组,性能更稳定。
3. 消费电池与动力电池稳健运营
消费电池:聚焦智能音频设备、电子烟电池、个人护理及智能家居等细分市场,开发高能量密度、低膨胀率、支持超低温放电的电池产品,适配 5G、物联网及人工智能设备需求;加速全球化制造布局,越南生产基地实现稳定运营。
动力电池:聚焦两轮车、专用车、无人机、重卡、船舶及换电等潜力细分场景,通过深度定制化技术方案拓展应用边界,规避同质化竞争;已与优质客户在两轮换电、锂电重卡启驻一体化电源方案等领域达成长期合作。
三、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东北证券韩金呈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18.00 亿元、159.20 亿元、201.0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36 亿元、10.73 亿元、14.76 亿元;给予 2026 年每股净利润 28 倍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 59.72 元,首次覆盖。
【重点公司跟踪】
壹石通:
在 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具备显著技术优势:
效率与部署优势:SOFC 能量转换效率高达 60%,远超燃气轮机的 30%-35%;部署时间仅需 90 天,传统燃气轮机部署则需 1-2 年。
成本与技术突破:美国当前 SOFC 补贴为 600-1200 美元 /kW,成本已降至 1800-2000 美元 /kW,与燃机持平;近期日本九州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可在 300℃中温条件下高效运行的新型 SOFC,未来有望进一步降本。
应用场景广泛:长期来看,SOFC 在热电联产场景下转换效率接近 90%,可直接使用天然气、氢气、生物质气等燃料,兼容现有燃气基础设施,改造成本低且环保,适配零碳数据中心建设。
项目进展:壹石通 SOC 系统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首个示范工程项目的 8kW 级 SOC 系统已完成安装,正在进行系统调试优化,有望在春节前后逐步投入运行。业务处于研发中试向产业化过渡阶段,近期重点推动 SOC 示范工程项目建设落地,收集运营数据,后续将积极探索与国内外下游客户的多场景应用合作。
华海清科:高端半导体设备新品多点突破,12 英寸晶圆边缘修整装备批量出货
一、业绩表现:2025 年三季度增长稳健
华海清科于 10 月 31 日举行业绩说明会,2025 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1.94 亿元,同比增长 30.28%;归母净利润 7.91 亿元,同比增长 9.81%;扣非归母净利润 7.23 亿元,同比增长 17.61%。
二、公司定位与核心业务
公司是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平台化发展的高端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多项产品服务于先进集成电路制造商芯片制造流程关键环节,涵盖硅片制造、晶圆减薄、晶圆清洗、CMP 装备、减薄装备、划切装备、边抛装备等领域,是芯片堆叠与先进封装技术实现高密度集成、高可靠性运行的关键核心装备。
三、新品类与技术突破
2025 年第三季度,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生产能力建设,平台化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新品类产品多点突破:
首台 12 英寸低温离子注入机 PUMA-LT 顺利出机;
12 英寸晶圆边缘修整装备 Versatile-DT300 实现批量出货;
战略投资苏州博宏源,构建精密平面化装备一站式平台;
广州厂区正式启用,战略布局核心零部件业务领域。
四、产品市场表现
东吴证券分析师指出,公司 CMP 设备市占率提升,减薄 / 划切设备快速放量:
Universal-H300 已获批量重复订单并规模化出货,部分机型在头部客户实现全流程验证,12 英寸及 8 英寸等 CMP 装备在国内客户端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减薄装备已覆盖存储、CIS、先进封装等多种工艺客户,12 英寸晶圆减薄贴膜一体机 Versatile-GM300 批量发往多家半导体龙头企业;
布局多类晶圆清洗装备,SDS/CDS 供液系统已实现批量出货并在多领域实现应用;依托 CMP 与清洗设备能力,成为晶圆再生领域专业代工厂,获得多家大生产线批量订单并长期稳定供货。
风险提示:调研内容仅为机构与上市公司间的业务交流,不构成投研观点,信息以上市公司公告和分析师公开报告为准。
润和软件:开源鸿蒙发行版社区第一,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连续 5 年国内第一,金融 AI 业务已获数亿收入
一、信创领军企业,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份额连续 5 年国内第一
公司聚焦金融科技、智能物联、智慧能源三大业务领域,提供从芯片、硬件、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的软硬件一体化产品与解决方案,以及涵盖需求、开发、测试、运维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赋能金融、能源、通讯、汽车等多行业客户数字化升级。业务覆盖中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根据 IDC《中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024:低谷穿行,智驭时势》报告,润和软件凭借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连续五年稳居数字业务类解决方案市场第一名;在数字信贷系统、数字银行解决方案子市场持续保持或跃升至第一名,同时在开放银行、交易银行等多个解决方案子市场表现优异。
公司服务范围覆盖 6 大国有银行、12 家股份制银行,以及超 260 家中小银行、保险公司、券商等持牌金融机构。2020 年与阿里云签署深度合作协议,为国内传统银行提供从场景构建到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
二、华为 “鸿蒙 + 欧拉” 生态核心参与者,开源鸿蒙发行版社区第一
通过与华为深度合作,公司在开源鸿蒙和开源欧拉技术领域成果显著,发布多款基于 OpenHarmony 终端操作系统和 OpenEuler 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商业发行版产品和方案。2021 年 12 月发布业内首款基于开源鸿蒙的全场景智能物联操作系统 HiHopeOS,推出面向金融、电力、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的软件发行版,实现多场景落地;2025 年上半年新增面向矿鸿与工业领域的 HiHopeOS 工业发行版 v1.0。截至目前,公司开源鸿蒙软件发行版数量在社区位列第一。
2024 年基于开源欧拉 24.03LTS 推出首个 AI 原生操作系统 HopeOSV24,实现 AI 软件栈全栈兼容,大幅提升 AI 开箱即用体验感,已完成多款主流国产 CPU 架构芯片的同源适配,获得超 160 项南北向生态兼容证书。
作为国际星闪联盟核心成员和常务理事单位,公司推出星闪系列产品,如基于海思 WS63V100SoC 的 HH-SPARK-WS63 星闪无线模组,支持智能家居、工业传感器等场景快速原型开发。
三、金融 AI 智能体业务已取得 3.68 亿元收入
公司金融 AI 智能体项目聚焦测试领域生产力变革,依托自主研发的 JettoAI 测试智能体,构建集 “测试案例 AI 生成、AI 测试执行、AI 数据服务、测试知识问答” 于一体的智能测试解决方案。融合大语言模型、NLP、AI 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实现测试全流程智能化、自动化,突破传统测试高成本、低效率瓶颈。该业务 2025 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约 3.68 亿元,同比增长 8.96%,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 21.07%。
通润装备:深耕北美储能 + 逆变器市场,合同负债环比大增 178% 创历史新高
一、核心亮点:北美市场先发优势 + 合同负债爆发式增长
通润装备(002150)在储能与逆变器领域表现突出:
北美市场布局:较早进入北美市场,275kW 大功率组串逆变器针对北美电网环境研发,推出全新大功率 320/350kW 组串式逆变器,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全球市场拓展:2025 年初以来,在乌克兰、德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斩获多个储能项目,欧洲、日本、澳洲市场实现产品与业务突破;
合同负债高增: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高达 2.3 亿,同比增长 98%,环比增长 178%,创历史新高;
业绩展望:四季度有望迎来业绩反转,一方面年末为传统旺季,另一方面前期递延部分将增厚 Q4 报表表现;
盈利预测:长江证券邬博华预计公司 2025-2026 年实现利润 2.8/3.9 亿,同比增长 28%/39%,对应 PE 为 24/17 倍。
二、市场与技术:AI 算力驱动北美需求拐点,产品竞争力强劲
AI 算力引领北美负荷需求迎来大级别拐点,海外储能放量为公司带来显著收入增量。公司拥有工商业储能与大储全系产品,入选 2025 年第一、二季度全球光伏逆变器制造商及全球一级储能系统集成商第一梯队,美国业务基本面稳固。
三、全球布局:从北美到全球,多区域市场突破
北美市场:子公司 CPS 为美国本土化销售公司,管理团队多数来自美国电力类企业,市场接纳度高;275kW 大功率组串逆变器及系统产品助力美国蒙大拿州 105MW 光伏项目并网,全新大功率 320/350kW 组串式逆变器提升大功率组串逆变器领域竞争力;
全球市场:在欧洲推出全场景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2025 年初以来斩获乌克兰 159MWh、德国 12MW/40MWh、罗马尼亚 14MW/30MWh、保加利亚 34MWh 等储能项目;日本市场储能业务稳步推进,多个标志性项目进展顺利。
四、风险提示
美国装机不及预期、欧洲市场开拓进度不及预期。
钠电池行业 2025 年全球出货量或增超 5 倍,华阳股份等参与系统集成技术攻关
一、行业动态:中国石化与 LG 化学联合开发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中国石化和 LG 化学近日签署协议,将面向中国及全球储能系统和低速电动车市场,联合开发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等关键材料,加快商业化进程,拓展商业模式,并计划未来扩大至新能源和高附加值材料领域合作。
二、行业逻辑:新型储能爆发支撑钠电池高景气
钠离子电池原理与锂电池相似,钠元素与锂元素同属主族,电化学性能类似。相比锂电池,产业化的钠离子电池原材料具备成本优势,且在安全性、高低温性能和倍率性能上表现更优,有望成为储能重要补充。
新型储能的爆发式增长是钠电池景气度高位的重要支撑:
中国新型储能功率规模从 2021 年的 2.45GW 增长到 2024 年的 43.79GW,复合年均增长率 161.46%;
全球新型储能功率规模从 2021 年的 10.20GW 提升到 2024 年的 74.10GW,复合年均增长率 93.67%;
2025 年 H1,储能钠电池出货 2.15GWh,占比钠电池总出货量的 57.70%,是商业化落地的绝对主力。
据《钠离子储能技术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研究,2025 年起钠电池渗透率将快速提升,从 2024 年的 0.4% 提升到 1.4%,2030 年预期达 8.5%。
三、市场空间:2025 年全球钠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超 5 倍
按起点研究院 SPIR 统计:
2025 年 H1 全球钠电池出货量达 3.7GWh,同比增长 259.0%;
2021-2024 年全球钠电池出货量复合年均增长率 195.2%;
预计 2025 年全年出货量可达 23.1GWh,同比增速 542.7%。
第一创业证券认为,钠电池行业扩产潮已至。短期受益于新型储能爆发式发展,钠电池因高安全性、长寿命及环境适应性强的特征,销量将大幅提升;长期随着钠电池价格优势进一步强化,有望与磷酸铁锂电池持平甚至更低,行业景气度将长期维持高位。
四、相关上市公司:华阳股份、山东章鼓
华阳股份:公司生产的钠离子电池具备高安全性、宽温区适应性和优异倍率性能,可在 - 40℃至 60℃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2024 年加入央企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攻关 “规模化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及应用技术研发”,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山东章鼓:参股公司喀什安德锌离子电池技术和钠离子电池技术均为自有技术,目前生产固态电池膜的生产线可共线生产锂离子、钠离子、锌离子电池的固态膜,产能为每天 1000 平方米固态膜,且已有少量订单。
储能在 AI 数据中心应用迎大发展,天合光能等企业产品出货增长可期
一、储能在 AIDC(AI 数据中心)应用潜力巨大
据国家能源局及第三方机构数据,2025 年前三季度全球锂电储能装机超 170GWh,同比增长 68%,市场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招商证券指出,随着 AI 行业大发展,美国数据中心领域投入加大,拉动全社会用电量,数据中心成为用电大户。其高负荷密度的用电需求特征,使并网问题成为行业发展主要瓶颈(如得克萨斯州并网排队时间长达 11 年)。而配置储能系统可减少数据中心并网容量、平抑功率波动,推动项目快速并网,同时在实现业主气候目标和节省电费方面作用显著。因此,储能在数据中心的应用有望迎来大发展,预计到 2030 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将达 122-245GWh。
二、相关上市公司:天合光能、亿纬锂能、阿特斯
天合光能:Elementa3 储能系统度电成本 LCOS 较上一代产品降低 12.5%。随着储能重大订单持续签订,公司预计今年储能产品出货量将达 8-10GWh,2026 年有望实现超 50% 增长,储能产线将保持高负荷生产状态;2025 年 Q2 储能业务已实现盈利,且海外订单占比大幅提升。
亿纬锂能:储能电池订单饱满,目前处于满产状态。公司已提前布局马来西亚工厂,规划消费电池和储能电池产能,预计 2026 年可支持美国当地客户交付。
阿特斯:储能业务稳健,全年出货预计 7-9GWh;美国南塔基州产能预计 2026 年开始交付储能产品。
AI 应用受政策与产业双重驱动加速落地,拓尔思向语义智能与数据服务生态全面转型
一、行业标杆:Palantir 三季度营收超预期,AI 与数据分析业务高速增长
财联社 11 月 4 日电,Palantir 三季度营收 11.8 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 10.9 亿美元;公司将全年营收预期上调至约 44.0 亿美元(原预期 41.4 亿 - 41.5 亿美元),四季度营收预计约 13.3 亿美元(分析师预期 11.9 亿美元)。
Palantir 作为全球领先的数据分析及 AI 应用龙头,得益于人工智能与数据分析产品 “增速迅猛、超乎寻常” 的增长,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63%,净利润同比激增逾两倍,经调整后每股收益 21 美分(高于市场预期的 17 美分),已连续第 21 个季度实现营收超预期,股价于 11 月 3 日再创历史新高。
公司成立于 2003 年,业务从基于人机协作的大数据集成及分析逐步拓展,推出面向情报与国防的 Gotham 平台、面向商业客户的 Foundry 平台、支持 AI 软件部署的 Apollo 平台、面向 Agent 生成的 AIP 平台等,客户从政府延伸至头部商业客户。2023 年 4 月推出 AIP 平台后,商业 Agent 业务快速增长,2024 年实现营收 28.6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8.79%,净利润 4.6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5.26%。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AI 应用受益政策与产业双重驱动加速落地,各领域头部企业 AI 应用业务收入展望积极,全年 AI 应用收入占比有望突破双位数。在企业经营策略从规模扩张向降本增效转型的背景下,AI 应用或智能体可满足企业内部管理优化与研发效率提升诉求,并助力下游领域生产经营效率提升,有望推动板块内公司盈利能力改善。
二、相关上市公司:拓尔思、华如科技、东方国信
拓尔思:向语义智能与数据服务生态全面转型,构建以 “拓天大模型一体化平台 + 拓天链智能体平台” 为核心的智能底座,深度融合行业知识图谱与海量高质量数据资产,在多个垂直领域率先落地大模型与智能体应用。2024 年拓天大模型及智能体成功应用于 9 大垂直领域 40 多个项目;开源情报业务实现营收 2,489 万元,同比增长 111.89%,防务类新客户拓展 90 家,其中 93% 为开源情报数据和知识服务客户。
华如科技:以军事仿真为主业,致力于打造中国军事仿真自主品牌,在作战实验、模拟训练、装备论证等领域为军队和国防工业企业提供优质专业的仿真产品及技术开发服务。公司通用产品中的智能决策引擎(XSimAI)面向智能决策领域,融合行为建模、深度强化学习、容器云计算等技术,支持专家经验与神经网络融合的智能决策开发。
东方国信:在人工智能及大模型领域构建 “训推平台 - 工程套件 - 行业应用” 一体化大模型生态体系。大模型训推平台 BONDroid Platform 打通垂直领域大模型构建全流程,涵盖算力管理、模型训练与推理;图灵深思、图灵深言等应用产品已在 ChatBI、智能客服、文档智能问答等场景解决行业实际问题;视觉大模型 BonSARM 基于 SAM 基础模型优化,在智慧矿山探放水、工业质检、海关智慧监管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大幅降低 CV 模型建模成本。
晶圆代工:连续 4 年涨价,行业未来几年增长可期
据媒体援引产业人士消息,受生产成本攀升及产能持续供不应求影响,台积电明年将继续提升先进制程(7nm 以下)报价,先进制程涨幅预计达 3% 至 10%,这已是这家全球最大晶圆代工厂连续第四年调升价格。
TrendForce 预测,晶圆厂受 AI 带动电源管理芯片需求,已规划 2026 年全面上调代工价格。尽管具体涨幅尚待协商,但市场涨价氛围已然形成。东兴证券分析认为,当下 AI 产业兴起带来高端消费电子及算力需求,晶圆代工行业受 AI、汽车电子等需求推动,先进制程及特色工艺未来几年有望保持增长态势。
相关上市公司:
通富微电在上海拥有三座 8 英寸晶圆厂,月产能约 1.7 万片;通富微电旗下海威华芯 2018 年打通国内首条 6 英寸砷化镓(GaAs)晶圆代工产线,主要提供射频、VCSEL 等化合物半导体代工服务。
六氟磷酸锂:价格逼近 12 万元 / 吨,1 个月涨幅接近翻倍
11 月 3 日,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六氟磷酸锂报价最高达 11.7 万元 / 吨,较 10 月初几近翻倍。该产品价格在今年 7 月探至年内低点约 4.7 万元 / 吨后,自 9 月中旬起加速上扬。
六氟磷酸锂下游为锂电池,下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出货量增加迅猛,推升行业景气度。国金证券分析指出,目前除少部分企业外,行业内一般企业生产基本达满产状态,个别企业甚至超负荷生产,行业供应库存稀缺,且企业生产定点已提前排满,难以形成库存;原料端价格支撑力增强,叠加需求端持续强劲,预计六氟市场价格将维持上行。
相关上市公司:
多氟多:具备 “萤石资源 — 氢氟酸 — 氟化锂 — 六氟磷酸锂 — 锂电池” 完整产业链,六氟磷酸锂市占率全球前二,2025 年预计出货 5 万吨。
新宙邦:拥有六氟磷酸锂 2.4 万吨产能(待年底技改完成后产能可达 3.6 万吨)与 LiFSI2400 吨产能(三期年产 1 万吨项目预计于 2026 年中试生产)。
云天化:参股公司六氟磷酸锂产能5000吨/年。
公司持续对安宁基地现有10万吨/年磷酸铁装置进行优化,已完成装置间歇法到连续法的优化改造,原料结构调整,进一步压降了产品成本,提升了品质稳定性,拓展了市场优质客户。公司装置开工率和运行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目前装置基本实现满产满销,产业链竞争优势逐步体现。公司资源优势显著,现有磷矿储量近8亿吨,原矿生产能力1450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