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电新・储能行业跟踪:内蒙古 2026 年独立新型储能放电补偿超预期,国内储能经济性与政策红利释放在即
内蒙古政策亮点
内蒙古能源局发布通知,明确 2026 年度独立新型储能电站向公用电网放电量补偿标准为0.28 元 / 千瓦时,纳入自治区独立新型储能建设项目清单的电站,自实质性投产当月起执行该补偿。
各省储能政策对比
目前甘肃、宁夏、河北等省份已推出容量电价机制,例如甘肃电网侧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标准为330 元 / 千瓦・年,宁夏 2026 年 1 月起容量电价标准为165 元 / 千瓦・年;内蒙古、河北、新疆等省份探索容量补偿机制,其中内蒙古 2025 年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量补偿标准为0.35 元 / 千瓦时。
行业发展逻辑
储能作为调节性资源,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作用关键,且受益于光伏、风电装机高增长。从收益结构看,基于容量电价 / 容量补偿、峰谷套利、辅助服务等,储能已具备较高经济性。11 月 10 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明确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健全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预计全国及各省份储能容量电价 / 补偿政策将陆续出台,国内储能需求有望超预期。
关注标的方向
储能温控细分赛道龙头:同飞股份;
具备品牌、渠道优势的集成商:阳光电源、阿特斯、海博思创、天合光能、晶科能源、东方日升、南网科技等;
PCS 厂商:盛弘股份、科华数据、上能电气、德业股份、艾罗能源、固德威、锦浪科技等;
储能电芯厂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
风险提示
政策变动风险、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1360 号文)》简评
核心结论
文件整体以延续性政策为主,其中以下几点具备较强关注价值:
1. 2030 年发展目标
明确每年新增新能源装机 2 亿千瓦,且新增用电需求的一半由新增新能源满足。若按风电利用小时 2500、光伏利用小时 1500(各占一半装机)测算,每年可新增用电量约 4000 亿度,新能源对电力增量的支撑作用显著。
2. “沙戈荒” 基地发展逻辑
提出统筹 “沙戈荒” 基地外送与就地消纳,隐含外送通道建设仍存挑战,基地需强化本地消纳能力。
3. 海上风电发展节奏
继续推动近海风电开发,有序推进深远海风电基地,体现深远海风电在技术、经济性上仍需时间突破。
4. 弃电统计规则调整
新能源弃电不纳入统计(虽有 “新业态” 前缀,但实质影响明确)。
5. 外送电价机制创新
鼓励新能源外送基地各类电源形成整体送电价格,破解此前水风光、火风光一体化开发中电价分类结算的瓶颈,将有效提升项目开发积极性。
行业趋势总结
我们持续强调的 “绿电周期见底反转” 逻辑正持续兑现,尽管过程存在波折,但新能源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确定性极强。
关注标的
全国型大平台:龙源电力(A/H)、三峡能源(A)、华能国际(A/H)、纯粹太阳能标的、纯粹风电标的(节能风电 A/CB)等;
沿海发达省份平台:江苏新能、浙江新能、申能股份、中闽能源、福能股份等。
招商电新・东方电气更新:内燃机出海突破驱动股价表现,订单与盈利稳中向好,多业务看点可期
股价表现驱动因素
近期公司股价表现亮眼,核心源于内燃机出海实现突破,叠加经营趋势向上、估值处于低位,市场交易海外缺电逻辑下的补涨行情。
订单增长情况
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新增订单约886 亿元,同比增长约 9%;单 Q3 新增订单同比下降 8%、环比下降 22%。
分业务看:
清洁高效发电装备(煤电、核电、气电):同比 + 8%、环比 - 7%;
可再生能源装备(风电、水电):同比 - 15%、环比 - 36%;
工程与国际供应链产业:同比 - 32%、环比 - 42%;
现代制造服务业:同比 + 2%、环比 - 23%;
新兴成长产业:同比 - 11%、环比 + 4%。
盈利水平表现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5.38%,同比 - 0.36pct、环比 + 1.21pct;若还原质保金,毛利率为 16.53%,同比 + 0.62pct。
分业务看:
火电:主力机型合同价格提升,毛利率稳步提升;
核电:新订单价格企稳回升,毛利率改善;
风电制造:当前处于盈亏平衡点。
投资价值与未来看点
公司作为高端能源装备龙头,当前市值对应 2025/2026 年 PE 约 21x/18x。未来潜在看点包括:
火电灵活性改造或迎来较大增量;
风电业务高质量发展,份额与毛利率有望修复;
雅砻江水电存在百亿订单空间;
燃气轮机国产化率提升,2025 年 50 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海外订单实现 “零” 的突破,后续核心部件突破后,出海体量与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
建议关注。
中信建投电新・储能行业点评:内蒙古 2026 年储能容量补偿超预期落地,政策延续性夯实行业发展逻辑
事件核心
内蒙古能源局公布 2026 年独立新型储能电站容量补偿标准为0.28 元 /kWh,显著超出市场预期,有力驳斥了 “补偿政策取消” 的传言,彰显新能源产业趋势下政策的延续性。
市场预期对比
此前市场曾传言内蒙古将取消储能容量补偿,引发行业波动;而本次 0.28 元 /kWh 的补偿标准落地,直接回击传言,明确政策支持方向。
项目经济性分析
内蒙古区域峰谷电价差普遍较高,叠加该容量补偿后,储能项目内部收益率(IRR)可达20% 以上,经济性优势突出。
市场规范举措
政策明确禁止通过代持、隐性股东或交叉持股等方式变更投资主体,严禁 “倒卖路条” 行为,助力储能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投资建议
在新能源产业大趋势下,政策延续性具备强支撑(内蒙古容量补偿政策本质是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建议重点关注储能产业链各环节核心标的:
集成商:海博思创、阳光电源、阿特斯等;
电池厂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
正极材料:YN、万润新能等;
电解液 / 六氟磷酸锂(6F):天赐材料、多氟多、天际股份等;
负极材料:尚太科技、PTL 等;
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等。
中泰传媒・行业点评:抖音加码竖屏漫剧精品化激励,AI + 内容双轮驱动行业爆发可期
事件:抖音推出竖屏漫剧分级激励政策
11 月 10 日,抖音短剧版权中心发布竖屏漫剧(不含沙雕动画)激励政策,将内容分为超头部、S+、S、A四个评级,对应保底激励如下:
超头部:每分钟 1 万 - 3 万元;
S+:单部保底 50-75 万元;
S 级:单部保底 30-35 万元;
A 级:单部保底 20-30 万元。
同时,对番茄小说原创头部 IP 提供100% 漫剧改编权费用补贴,合作要求单集时长不超过 5 分钟,单部总时长 100-150 分钟。
点评:精品化激励 + AI 降本,漫剧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字节此次政策有望充分激发优质漫剧内容创作热情:
成本端:AI 视频模型工具迭代将持续降低漫剧生产成本;
供给端:平台激励加码下,优质内容供给方直接受益,漫剧内容丰富度提升将带动互联网平台用户活跃度增长;
需求端:漫剧开发对 AI 工具和 token 的大量消耗,助力大厂 AI 布局商业化变现。
综上,AI 漫剧作为 C 端 AI 应用的内容呈现形式,在 “供给升级 + 需求扩容” 双轮驱动下,国内市场有望爆发式增长,漫剧出海亦具备想象空间。
投资建议
IP 源头公司:荣信文化、欢瑞世纪、阅文集团、中文在线、掌阅科技、中信出版等;
AI 技术与平台优势公司:快手 - W、哔哩哔哩 - W、易点天下、捷成股份、昆仑万维、华智数媒等。
风险提示
内容监管政策趋严、行业竞争格局加剧。
招商电新・科士达推荐逻辑再梳理:三大业务看点驱动增长,2026 年盈利弹性可期
核心逻辑:代工订单与新客户拓展释放需求前瞻信号
近期科士达代工订单加单及新客户拓展的传言,是 2026 年需求的前瞻反馈,后续代工订单增长值得期待。
基本面:双业务支柱驱动增长
公司数据中心业务利润占比超 70%,户储业务利润占比 15%-20%,两者在 2026 年均呈向上趋势。
三大增长看点
看点一:户储业务迎来反转
公司此前依托大客户 SolarEdge(SE),2023 年实现约 8.5 亿元利润。受渠道去库存影响业绩承压后,2024 年 SE 收入仅 1 亿元级别,2025 年预计恢复至 4 亿元级别,2026 年预计进一步恢复至 10 亿元级别。该业务复苏预计为公司 2026 年带来1.2 亿元利润增量(收入增量 6 亿元,净利率 20%)。
看点二:UPS 海外代工加速放量
受海外 UPS 供应链交期延长影响,公司自 2025 年 Q3 起加快导入海外客户,初期订单规模已达 1 亿元,当前该客户新增订单规模数倍增长;同时公司新增落地台系 UPS 企业代工,订单体量预计不低于先前客户。预计 2026 年这部分业务将为公司带来2 亿元左右利润。
看点三:国内客户拓展 + 新产品起量
公司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从阿里、百度等传统客户,逐步导入字节、京东、快手等新客户;产品矩阵从单一 UPS 拓展至 UPS、HVDC、CDU 等多品类覆盖,相关业务有望增厚利润。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利润分别为 6.2 亿元、10 亿元(其中户储增量 1.2 亿元、UPS 代工增量 2 亿元、其他业务增长 0.6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026 年 PE 为 29 倍。
特别强调:若 UPS 代工订单进一步追加,业绩存在上修空间。
磷化工行业跟踪:湿法磷酸停车潮引发连锁反应,热法黄磷价值重估逻辑强化
行业动态:湿法磷酸供应收缩,价格传导开启
近期湿法磷酸企业停车现象增多,湖北三宁、湖北宜化、河北冀衡等企业停车,云南天安、三环中化等企业或停车或仅生产粗酸,导致净化湿法磷酸货源偏紧。例如广西川金诺净化酸价格从 6100 元 / 吨涨至 6500 元 / 吨左右,磷酸一铵市场受此影响,价格顺势上扬 100-150 元 / 吨,行业进入成本驱动型上涨通道。同时,云南黄磷价格上涨 100 元 / 吨。
热法黄磷走强的产业逻辑
成本优势凸显:硫磺涨价背景下,湿法磷酸因依赖硫磺原料被迫停产减产,而热法磷酸(黄磷)无需硫磺、不产生磷石膏且纯度更高,竞争优势显著。
锂电材料需求传导:热法磷酸(黄磷)是制备六氟磷酸锂的核心原料(每吨六氟磷酸锂需 0.26 吨黄磷),锂电产业链需求为其提供增长支撑。
前沿技术布局:在固态硫化物电解质路线中,核心材料五硫化二磷依赖超纯黄磷,为热法黄磷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以下是湿法磷酸相关的重点股票,涵盖资源、加工、产业链延伸等环节,供参考:
川金诺(300505):拥有完整的湿法磷酸分级利用产品链,是国内湿法磷酸净化技术的领先企业,产品覆盖饲料添加剂、肥料及工业级磷酸等,2025 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 175.61%,业绩弹性显著。
云天化(600096):磷矿资源龙头,磷矿石产能达 1450 万吨 / 年,具备 “矿 - 酸 - 肥” 一体化布局,湿法磷酸业务是其重要盈利板块。
兴发集团(600141):湿法磷酸技术优势突出,同时布局新能源材料领域,与华友钴业合作推进磷酸铁及磷酸铁锂项目。
川恒股份(002895):依托磷矿资源构建成本优势,通过湿法磷酸切入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形成 “磷矿 - 湿法磷酸 - 新能源材料” 一体化布局。
六国化工(600470):具备 “酸肥结合”“矿肥结合” 的生产要素禀赋优势,湿法磷酸相关产品在行业内具备成本竞争力。
中毅达(600610):通过收购瓮福集团,切入磷化工领域,瓮福集团在湿法磷酸生产方面技术领先,磷回收率高达 98.5%。
招商机械・*ST 松发点评:业绩兑现快、P/O 估值低,在手订单强劲驱动价值重估
股价表现
*ST 松发今日开盘再次涨停,实现二连板,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
最新公告动态
11 月 10 日晚,公司发布公告,恒力重工将使用募集资金向恒力造船增资 4.3 亿元,用于实施募投项目,并新增上海作为实施地点。
在手订单与估值优势
订单规模:过去 1-2 年强势接单,目前仍有大量高价订单待交付。2024-2025 年恒力重工分别接单 330 万 CGT、126 万 CGT,在手订单高达 510 万 CGT,预计对应收入 127.5 亿元。
估值水平:P/O(价格 / 订单)低至 0.44,若考虑发动机订单,估值或更低,显著低于同行业水平。
订单结构:批量集装箱船占比近 50% 且未到交付期,高价订单交付前景明确。
核心竞争优势(调研重点信息)
区位优势:位于渤海湾,岸线长、水深大、全天不冻,相比国内南方部分船厂多开 1-2 个月工时。
产能布局:拥有 4 条船台,新建 2 个超大型船坞;全面达产后,年钢材加工量 230 万吨,年产发动机 180 台。
交付效率:造船周期约 9-12 个月,显著快于同行,曾实现从接触订单到交付仅 20 个月的案例。

AI 编程商业闭环加速形成,国内市场 2028 年规模望达 330 亿元,低代码大模型企业率先受益
行业动态:火山引擎发布豆包编程模型,技术与成本优势显著
2025 年 11 月 11 日,火山引擎正式发布豆包编程模型(Doubao-Seed-Code),该模型专为 Agentic 编程任务深度优化,在 SWE-Bench-Verified 官方榜单中刷新 SOTA,兼容 Anthropic API 等主流开发环境。其综合使用成本较业界平均水平降低 62.7%,为国内最低价,且已通过火山方舟平台全量开放 API。
海外 AI 编程商业闭环验证市场潜力
AI 编程(AICoding)通过大语言模型、检索增强生成等技术,实现代码生成、补全、调试等自动化软件开发任务,显著提升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推动软件开发普惠化。海外已涌现 Copilot、Agent2 等多形态应用并跑通商业闭环,获得资本与科技巨头认可:
头部编程模型厂商 Anthropic 最新 ARR 达 50 亿美元,其中 60% 来自 API 调用;
Cursor ARR 达 6 亿美元,GitHub Copilot 和 ClaudeCode 均达 4 亿美元,还有至少 5 款产品 ARR 超 5000 万美元。
国内市场:2028 年规模预计增至 330 亿元,年复合增速 38%
国内科技大厂(百度、阿里、字节火山引擎等)已在 AI 编程领域取得突破,例如 Qwen2.5-Max 在 ChatbotArena 大模型盲测榜单的数学和编程单项中排名第一。根据《2024 年中国 AI 代码生成市场观测报告》:
2024 年国内 AI 代码生成市场规模达 65 亿元;
预计 2028 年将增长至 33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38%。
相关上市公司布局
金现代:基于智谱华章 ChatGLM4 大语言模型构建低代码领域专有大模型,实现数据模型自动生成、表单自动构建,提升配置开发效率与准确率。
卓易信息:发布 SnapDevelop2025GA 低代码集成开发环境(IDE),具备智能代码生成、AI 编码辅助、高效 API 测试等核心功能,开发效率较海外竞品提升 2-3 倍,可替代 VisualStudio、Rider 等国外主流工具。
民生证券认为,AI 编程已成为 AI 核心细分方向之一,正逐步向智能体、多模态方向演进,有望成为 B 端最先崛起的 AI 应用领域,企业级客户渗透将持续深化。
电影行业需求回暖 + AI 赋能,价值重估可期,这家企业影院业务跻身行业前五
行业动态:进口动画电影预售创纪录,市场热度攀升
截至 2025 年 11 月 11 日午间,电影《鬼灭之刃:无限城篇第一章猗窝座再袭》预售总票房(含零点场)突破 1.199 亿元,超越《灌篮高手》,刷新中国影史进口动画电影预售票房纪录。
行业景气度:需求回暖趋势明确,结构分化中头部崛起
三季报数据显示,A 股影视院线板块延续修复趋势,行业复苏态势强劲但分化明显:
内容端:光线传媒凭借《哪吒之魔童闹海》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历史新高,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超 4 倍;上海电影依托《浪浪山小妖怪》实现单季度营收与利润翻倍增长,刷新国产动画票房纪录。
院线端:横店影视与万达电影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超 10 倍与 3 倍,通过 “院线 + 内容” 双引擎模式强化市场份额;但博纳影业、北京文化、华谊兄弟等仍处于亏损状态,行业结构性矛盾与头部集中度提升并存。
中航证券认为,国产影片供给质量提升带动票房增长,市场需求回暖趋势明确,行业景气度持续改善。叠加AI 技术与 IP 生态共振,电影行业步入价值重估期:短期贺岁档上映与 AI 制作应用落地将催化板块行情;中长期 AI 将重塑行业生态,推动内容生产与商业模式双向升级。
相关上市公司布局
幸福蓝海:业务覆盖电视剧制作发行及电影全产业链(制作、院线、发行、影城放映),构建完整电影产业生态。
金逸影视:国内首批影院投资运营企业,影院布局优势显著(超半数影院位于副省级以上城市),2025 年上半年直营影城票房 5.75 亿元(位居全国影投公司第 5 位),院线票房 10.87 亿元(位居全国第 8 位),品牌与渠道优势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碳化硅衬底在 AI 数据中心应用加速,头部厂商供应链切入巨头,行业空间打开
行业趋势:SiC/GaN 赋能 AI 数据中心高功率供电需求
为满足 AI 计算高功耗、高性能需求,碳化硅衬底逐渐应用于 AI 数据中心电源供应单元的交直流转换环节,可降低能耗、优化散热并提升服务器功率密度,拓展了碳化硅产品的应用边界。
AI 服务器功耗高企,数据中心需更高功率供电方案。SiC/GaN 可用于 HVDC 电源模块等场景,适配 AI 算力设施的大功率供电需求。这类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备高击穿电场、高迁移率特性,允许在更高温度和电压下运行,从而降低能耗与成本,头部厂商正持续推动其在 AI 数据中心领域的应用。
在具体应用上,Navitas 依托 GaN 和 SiC 技术参与英伟达 1600W HVDC 电源架开发,为 Kyber 机架级系统内的 GPU 提供电力支持;英飞凌基于 SiC 技术推出更高功率的电源供应单元解决方案。东方证券指出,随着 AI 服务器及数据中心大功率供电需求不断提升,SiC/GaN 有望获得更广泛应用。
相关上市公司布局
天岳先进:公司客户英飞凌、安森美已成功进入英伟达等行业巨头供应链,成为 AI 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行业报道,英伟达数据中心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需大量碳化硅器件。
三安光电:碳化硅产业链覆盖晶体生长 — 衬底制备 — 外延生长 — 芯片制程 — 封装测试,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充电桩、AI 及数据中心服务器等领域。
露笑科技:已完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碳化硅晶体生长炉开发和定型工作,结合多年生长技术积淀,开发出晶体生长自动化控制软件,生长重复性高。
阿特斯(688472)深度解析:光储双轮驱动,海外储能与数据中心新需求打开成长空间
核心投资逻辑
AI 算力引发北美电力需求级别跃迁,电源电网瓶颈凸显,美国缺电担忧持续升温,而阿特斯凭借全球化光储产能布局与三季度储能系统出货创单季新高,2026 年业绩有望翻倍增长。
业务亮点:光伏稳盈利,储能成新增长极
光伏业务:公司作为全球一线组件供应商,坚持利润优先策略,依托国际化渠道能力与品牌优势,在全球挖掘高毛利订单,是 2025 年上半年少数实现光伏业务正毛利的企业。
储能业务:已形成一体化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能力,2024 年底大型储能系统出货突破 10GWh;2025 年前三季度储能系统出货 5.8GWh,其中三季度出货 2.7GWh,创单季度新高。目前储能业务收入占比超 20%,毛利贡献已过半数,后续数据中心配储需求将推动业务再上台阶。
行业机遇:海外储能需求旺盛,数据中心打开新空间
海外储能市场:美国储能需求具刚性,2026 年前开工项目具备安全港资格,可规避贸易限制;欧洲、澳大利亚等非美市场需求显著提升,大型拍卖推动海外大储市场增量。
数据中心储能:美国数据中心领域大投入催生新型储能应用范式,高负荷密度与需求波动导致并网瓶颈,配置储能系统可加速并网。测算到 2030 年,数据中心对美国储能的需求拉动将达 122-245GWh。
财务预测与估值
招商证券游家训首次覆盖并看好公司作为稳健国际化组件企业的储能业务新突破,预计 2025-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34 亿元、30.52 亿元,同比增长 - 36%、113%,对应 PE 为 56 倍、26 倍。
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博盈特焊前瞻布局 HRSG 业务,受益美国电力需求增长与能源清洁化转型
核心业务:HRSG 与油气复合管布局领先
HRSG(余热锅炉)作为燃气轮机核心换热设备,可高效回收燃气轮机排放的高温废气,同时产生蒸汽驱动二次发电,提升电厂发电效率。博盈特焊前瞻布局 HRSG 和油气复合管业务,HRSG 已具备一定规模产能,复合管形成市场卡位,正与国外头部客户对接论证。
市场驱动:美国电力需求与能源转型双轮驱动
电力需求增长: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集群扩张、美国制造业回流带来工业用电负荷攀升、电动汽车充电桩普及等因素,推动美国电网负荷创新高,HRSG 作为燃气轮机配套设备,市场基本盘稳固。
能源清洁化转型:天然气作为低碳过渡能源地位凸显,燃气发电碳排强度低于煤电,HRSG 通过提升燃气轮机整体发电效率,间接降低每度电的碳排放和废气排放,契合美国能源清洁化转型需求。
产能布局:全球化生产基地支撑市场需求
除越南基地外,公司在大连生产基地布局 2 条 HRSG 生产线,为非美国客户提供产品制造;
越南生产基地一期已投产,拥有 4 条 HRSG 生产线,二期建设稳步推进,预计 2026 年二季度投产;
公司近期调整越南基地产能规划,预计总共建设 12 条 HRSG 生产线,以满足市场需求。
业务机遇:多领域需求打开成长空间
垃圾焚烧市场需求广泛,下游转型升级推动渗透率提升;燃煤发电行业示范效应显现;化工、冶金、造纸等其他应用领域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打开。
风险提示
调研内容仅为机构与上市公司间的业务交流,不构成投研观点,信息以上市公司公告和分析师公开报告为准。
雅克科技:电子材料平台型企业,受益存储芯片需求放量与技术布局
核心业务布局
雅克科技长期深耕电子材料、液化天然气(LNG)保温绝热板材及阻燃剂三大领域,其中电子材料和 LNG 保温绝热板材为核心发展方向。电子材料业务产品矩阵丰富,涵盖半导体前驱体材料、光刻胶及配套试剂、电子特气、硅微粉和半导体材料输送系统(LDS)等。
半导体前驱体:存储芯片头部供应商
公司半导体前驱体包括高介电常数(high-k)材料、硅基材料和金属材料等,广泛应用于 3DNAND、NORFLASH、DRAM 内存芯片和逻辑芯片等先进制程。研发上构建中国和韩国双研发部门,跟踪前沿技术,开发先进制程所需前驱体材料。江苏先科半导体前驱体国产化项目产品通过客户端测试,批量化生产中,2025 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 30%,在手订单与交付量持续攀升。
客户覆盖三星电子、英特尔、台积电、SK 海力士、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等国内外半导体头部厂商。同时,公司规划布局前驱体金属原材料国产化,保障供应链稳定并降低成本。
光刻胶:显示面板领域领先
公司是国内显示光刻胶行业领先供应商,拥有红绿蓝彩色光刻胶、TFT-PR 光刻胶和 OC/PS 封装透明光刻胶等品类,应用于超宽大尺寸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多个生产线满足不同客户适配性与技术规格要求,且持续开发彩色光刻胶关键原材料色浆和树脂,推进显示光刻胶关键原材料部分自供以降低成本。客户包括京东方、LG 显示、华星光电、惠科和深天马等主流显示厂商,还布局印刷 OLED(UPOLED)相关彩色打印墨水,已在主流显示厂商小试产线验证测试。
含氟气体:产能与市场双拓展
特种气体业务由子公司成都科美特经营,产品包括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应用于电子、能源、通信等领域。含氟电子特气在高压特高压输变电绝缘和半导体刻蚀气领域需求旺盛,成都科美特工厂满产满销,拓展中东和东南亚市场。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成立内蒙古科美特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提升含氟电子特气产量并降低成本,项目投产后将为电子特气业务新增长期增长动力。
湿化学品:收购韩国企业,客户突破
公司收购韩国 SKC 集团旗下 SKC-ENF Electronic Materials Limited 的 75.1% 股权,控制南通子公司,其主营半导体湿化学品显影液、蚀刻液和稀释剂生产销售,产品质量行业领先。2024 年 11 月完成股权交割后,公司协助开拓市场,成功开发多家大客户,产能充分释放,国内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
券商观点与行业机遇
申万宏源认为,存储周期底部已过,芯片价格持续上涨,此轮景气由 AI 基建加速的真实需求拉动,未来存储需求曲线将更陡峭持久。国内长鑫、长存 IPO 加速推进,扩产带来材料需求增量,雅克科技作为电子材料平台型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星源材质(300568):储能超预期带动锂电需求上修,隔膜业务量价齐升,固态电池布局打开长期空间
核心逻辑:储能爆发推升锂电需求,隔膜产品涨价 + 结构优化双驱动
储能需求超预期增长带动锂电需求持续上修,公司隔膜产品涨价诉求强烈。2025 年上半年干法隔膜价格实现近 30% 涨幅,2025 年 8 月中塑协组织干法隔膜行业企业探讨 “反内卷”,干法隔膜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湿法隔膜行业在储能需求旺盛背景下,整体产能利用率较高,行业供需格局助力隔膜企业优化客户结构、提升利润水平。
财务预测与估值
中银证券武佳雄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48/4.97/6.16 亿元,同比增长 - 59.4%/236.4%/23.9%,对应 PE 分别为 137.4/40.9/33.0 倍。
业务亮点
全球化隔膜布局与高盈利海外市场
公司在欧洲、日本、东盟等地建立分支机构,推进全球化布局。截至 2024 年底,欧洲瑞典工厂一期已投产,马来西亚东盟基地预计 2025 年中期投产,年产能 20 亿平湿法及涂覆隔膜。海外市场具备高盈利特性,2024 年国外毛利率达 49.38%,显著高于国内的 26.50%,海外大客户如三星(22.2 亿平方米订单)、大众子公司(20.9 亿平方米订单)有效支撑业绩长期增长。
新业务拓展:半导体与电子皮肤
半导体:收购日本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龙头 Ferrotec 股份,双方在半导体与新能源材料领域深化合作。Ferrotec 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扩散、刻蚀、薄膜沉积等工艺设备。
电子皮肤:增资杭州慧感智能,电子皮肤是具身智能产业化落地的关键方向之一,公司在膜材料领域的积累有望推动电子皮肤产业化进程。
固态电池赛道布局领先
公司将固态电池研发与市场开发视为重要战略方向:
固态电解质材料方面,参股的新源邦已具备氧化物电解质百吨级产能,实现十吨级出货;硫化物电解质预计 2025 年吨级出货。
开发了高强度耐热型、高孔隙率型、高耐热型大孔等多种复合骨架膜产品,可用于生产不同类型全固态电池,实现高能量密度和本征安全性,同时优化机械安全性和热安全性。
风险提示
价格竞争超预期,产业链需求不达预期。
光伏行业周期底部迎双重利好:反内卷推动盈利修复,头部企业技术与出货领跑全球
行业动态:反内卷持续推进,价格与盈利修复明显
近期光伏领域技术突破频现,如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团队研发出光电转换效率 27.2% 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原型器件,纤纳光电发布全球尺寸最大的钙钛矿光伏商用组件。
申万宏源研报指出,“反内卷” 参与主体持续扩大,产品价格修复效果显著。2025 年三季度,多晶硅行业在 “不低于成本销售” 的价格法规要求下开始提涨,企业盈利随价格回升明显修复。
兴业证券分析,光伏主链 Q3 “减亏” 已成为行业趋势,行业处于周期底部,有望迎来业绩环比改善 + 反内卷实质性推动的双重利好。建议关注供给侧改革预期及新技术变革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相关上市公司亮点
隆基绿能:研发投入居光伏行业第一,BC 组件 1-9 月累计销量达 14.48GW,其中 HPBC2.0 产品产销量环比快速增长,预计 2025 年末 HPBC2.0 电池产能占比将超 60%。
通威股份:光伏技术全面领先,TOPCon 组件功率突破 778.5W,HJT 组件效率达 25.46%,钙钛矿 / 晶硅叠层试验线效率达 34.69%;截至 2025 年 6 月,高纯晶硅年产能 90 万吨、太阳能电池超 150GW、组件超 90GW,硅料与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组件出货量稳居全球前五。
爱旭股份:以 ABC 技术引领 N 型技术时代,第二代 N 型 ABC 组件量产交付转换效率达 24.4%。
苹果卫星互联网战略曝光
种种迹象显示,随着苹果公司的卫星互联网战略伙伴可能被SpaceX收购,一场与卫星通讯有关的范式转变即将到来。知名爆料人马克·古尔曼在最新通讯中披露苹果公司布局近10年的卫星互联网战略,其中特别提及明年上市的iPhone将支持5G NTN(非地面网络)技术,进一步拓展该技术的用户覆盖基数。古尔曼透露,除了5GNTN以外,苹果正在开发多项卫星功能:包括为第三方开发者构建接入卫星通讯的API接口;为自家地图应用接入卫星连接,使得iPhone在没有蜂窝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导航,还有增强版卫星消息,除了文本信息外还支持发送图片。
我国近年来多次出台卫星互联网相关扶持政策。在政策保障下,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有望从星网建设逐步向商业化落地。长江证券宗建树指出,目前,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上游卫星制造及发射环节有望率先受益,通信网络建设设备和应用终端也将逐步落地,建议关注产业链各环节的核心供应商
本川智能:公司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应用市场,具有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性等特点,与客户在6.5G、6G、低空卫星等通信领域进行相关PCB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新雷能:公司开展了首款通用低轨卫星用有源钳位PWM控制器芯片研制工作,该芯片可广泛应用于商业航天飞行器领域的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