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7 日财经晨报
核心结论:政策端聚焦新质生产力、扩内需与 “两重” 建设,流动性持续宽松;市场热点集中在 AI 算力、人形机器人、储能等赛道,部分个股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需重点关注政策受益板块与业绩确定性标的。
一、宏观政策与要闻
1. 顶层政策部署
- 习主席重要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求是》发表,强调 “十五五” 时期以科技创新引领、实体经济为根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国常会部署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提出强化 AI 融合赋能、发展柔性制造、培育消费新业态等措施,同时明确 “两重” 建设要注重创新要素投入与民间资本撬动。
- 财政部聚焦扩大内需,从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建设统一大市场三方面发力;证监会谋划 “十五五” 资本市场发展,推动市场稳健韧性、制度包容。
2. 流动性与行业监管
- 央行 11 月 17 日开展 8000 亿元 6 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当月净投放 5000 亿元,流动性持续宽松。
- 四部门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2026 年 1 月 1 日起,注册不满 180 天的出口车辆需提交生产企业售后确认书。
3. 其他重要资讯
- 外交部与文旅部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当地针对中国公民违法犯罪案件多发,安全环境恶化。
- 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中东部大部降温超 10℃,部分地区达 15℃,多地创下半年气温新低。
二、市场热点与产业动态
1. 科技赛道突破
- 华为 11 月 21 日将发布 AI 突破性技术,可将 GPU、NPU 等算力资源利用率提升至 70%,实现多品牌算力统一管理。
- 宇树科技完成 IPO 辅导,有望成为 A 股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带动机器人生态链关注度提升。
- 三星上调服务器内存芯片价格 30%-60%,行业供应短缺引发客户恐慌性抢购。
2. 消费与产业扩张
- 智能眼镜企业 Rokid “双十一” 销售额达 5000 万元,2025 年订单超 20 万副,明年目标冲刺 100 万副,行业迎来爆发期。
- 国产大飞机 C919、C909 将亮相迪拜航展,航空产业有望持续扩张;6G 技术完成第一阶段试验,推动万物智联发展。
3. 机构关注方向
- 半导体国产替代:中日关系紧张背景下,光刻胶、显影液、环氧塑封料等材料进口替代需求迫切。
- 流感防治:国内外流感疫情抬头,疫苗、检测试剂、特效药相关需求预计增长。
- 储能与液冷:海外数据中心建设加码,液冷技术应用加速,相关企业订单落地提速。
三、市场复盘与个股动态
1. 盘面表现
- 上周五三大指数震荡走低,上证失守 4000 点,上涨个股 1961 只,下跌 3323 只;福建板块、锂电材料、流感医药、燃气煤炭等板块领涨。
- 连板热度较高,孚日股份 7 连板、三木集团 6 连板,平潭发展累涨 200%,公司提示非理性炒作风险。
2. 公司重大动作
- 并购重组:电投能源 111.49 亿元收购白音华煤电 100% 股权,和顺石油 5.4 亿元收购上海奎芯集成电路 51% 股权。
- 合作与中标:容百科技成为宁德时代钠电正极粉料第一供应商(份额超 60%),浙江交科预中标 18.36 亿元高速公路项目。
- 业绩与融资:泽璟制药、复旦微电等拟发行 H 股或可转债;华昌达将回购规模上调至 4000 万元 - 7000 万元。
3. 龙虎榜数据
- 机构净买入前三:时空科技(2.08 亿元)、海陆重工(1.41 亿元)、中一科技(1.13 亿元)。
- 机构净卖出前三:华盛锂电(3.42 亿元)、众生药业(2.37 亿元)、安泰集团(1.60 亿元)。
四、今日重要事件与数据
- 上海合作组织总理理事会会议、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今日召开;2025 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在成都启幕。
- 小鹏汽车今日发布三季报,Q3 营收一致预期 208.01-209.26 亿元;1199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今日到期。
- 迪拜航展、广州国际家电展等多个产业展会同期举办,相关板块或受事件催化。
五、投资提示
- 机会方向:新质生产力(AI 算力、人形机器人)、政策驱动(扩内需、“两重” 建设)、涨价周期(存储芯片、锂电材料)、事件催化(航空航天、流感防治)。
- 风险提示:部分个股涨幅脱离基本面,需警惕炒作退潮风险;寒潮影响下,供暖、民生消费板块短期需求提升但可持续性有限。